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595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 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和加入 WTO 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出口,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县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一、综合2002 年,我县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出口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势强劲,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据统计,2002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9%。其中第一

2、产业增加值 8.2 亿元,增长 8.0%;第二产业增加值 12.7 亿元,增长 19.8%;第三产业增加值 8.8 亿元,增长 18.7%。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30.541.827.7 调整为 27.642.92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7407 元,比上年增长 15.8%。二、农业全县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提前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0%。种植业结构进一步

3、优化。全县实现农业产值 4.3 亿元,比上年下降 4.6%。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缩减到 17.5 千公顷,降幅达 17.8%。其中早稻减幅尤为突出,全年早稻种植面积为 0.7 千公顷,比上年下降 71.7%,早稻减少的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量的近五成。与此同时,果用瓜、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农业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全年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 10.7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29.9%,其中果用瓜种植面积 1.6 千公顷,增长 4.3%。全年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比由 2001 年的 7228 调整为 2002年的 6238。林业生产朝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方向发展。全

4、年共完成造林面积 411 公顷,林木抚育 1547 公顷,封山育林 8733 公顷,四旁植树 32 万株。绿色通道建设步伐加快,新增通道绿化 56.8 公里。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年末生猪存栏 7.5 万头,比上年增长 0.9%,年内出栏生猪 7.7 万头,增长 4.5%;家禽年末总存栏 61.0 万只,增长 1.6%,年内出栏家禽 60.0 万只,增长 9.5%;全年肉类总产量 8460 吨,比上年增长 6.5%;禽蛋总产量 4657 吨,增长 40.1%。渔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 18.2 万吨,比上年增长 13.6%。其中海水养殖产量 15.5 万吨,增长 15.1%;淡水

5、养殖产量 1.0 万吨,增长 21.5%。全县水产养殖面积 26.0 万亩,增长 8.2%。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花鼓漫、县工业园区、沙柳旗门南塘等高标准海塘建设顺利开展,病危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且正逐步铺开。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放劳动积累工 242 万工日,完成土石方 250 万立方米。完成河道疏浚 39.4 公里,整治 6.9 公里。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14.6 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016 吨,全年通过围垦海涂、土地整理等新增有效耕地 3588 亩。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2 年,我县按照“抓园区谋集聚,抓引进求增量,

6、抓改革活机制,抓改造促提升”的总体思路,以抓四大支柱行业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致力于扶优扶强,完善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步伐,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2002 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 1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5%。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 4.6 亿元,增长 24.6%。工业做大政策效应明显,优势行业、优势企业的发展势头较好。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企业凭着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抢占市场份额。2002 年列入统计的 54 家国有和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

7、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9%。其中,产值超 1000 万元的企业有 34 家,实现产值 18.1 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93.5%;超亿元的企业有 6 家,比上年增加 2 家,实现产值 1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8%。经过几年的政府扶持培育,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企业。三维橡胶、奋飞橡塑、同步带厂等橡胶行业领先的重点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全年橡胶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7%。正明、解氏、三化、经纬、康宁等医药化工行业的企业亦有不俗表现。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县国有和年销售收入 50

8、0 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 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2%,其中利润 1.4 亿元,增长45.8%。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 205.4 分,比上年提高10.2 分,居全市第五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16.6%和7.94%,分别比上年提高 2.31 和 1.08 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 2.05 次/年,比上年加快 0.21 次;全员劳动生产率 40700 元/人,提高 1.6%;产品销售率为 95.78%,提高 3.36 个百分点;亏损率为 2.00%,下降 0.51 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继续增长。2002 年全县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9、 2.1 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全县 13 家资质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 8.5 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利税 0.7 亿元,增长 61.9%;全员劳动生产率 95088 元/人,提高24.1%;施工房屋面积 103.4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53.0 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2 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2%。其中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 4.0 亿元,增长 41.6%。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等单位投资 5.4 亿元,增长 81.5%;集体经济投资 3.5 亿元,增长38.1%;城乡私人投资 1.3 亿元,减少 22

10、.1%。在国有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 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9%,更新改造投资 0.7 亿元,增长 16.2%。房地产开发有较大突破。全年完成投资额达 0.5 亿元,商品房销售和预售面积分别达 1.4 和 8.5 万平方米。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我县以举办青蟹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能迅速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开展“显山露水,理山治水”工作,美化城市环境。2002 年,完成蟠龙公园第一期、滨江公园、光明路降坡拓宽和县城入城口形象工程等建设。大湖塘新区建设已拉开,城区框架不断完善,形象日益丰满。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岭枫公路建成通车,主楼高 15 层的县医院医疗综合大

11、楼于 2002 年 8 月份主体结顶,总投资 5 亿元的浙江三门核电工程(四通一平)已完成 23.0%,黄金坦至三角塘公路改建工程进展顺利。五、交通和邮电业交通运输继续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 656 万人,客运周转量 47033 万人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货运量 314 万吨,货运周转量 55040 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1%和 26.7%;港口吞吐量 15 万吨,增长 50.0%。年末拥有各种客货运汽车2260 辆,比上年增长 35.9%,货船 58 艘,增长 45.0%。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6%。年末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交换机总容量

12、 11.5 万门,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6559 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 74286 户,比上年末增长 28.7%。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 68818 户,比上年末增长 34.2%。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 14.4部/百人提高到 18.5 部/百人;年末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 17.2 部,比上年末增加 4.3 部。年末全县国际互联网用户达 8819 户,比上年末增长 78.2%。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旺盛。2002 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5.1 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 4.6 亿元,增长

13、23.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2.3 亿元,增长 14.8%。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外出就餐在城镇成为时尚,餐饮业有较佳的表现,全年完成零售额 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3%。城镇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升,通讯器材、家具、健身器材和电脑等消费品成为消费热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继续扩大,全年商品成交额 4.9 亿元,增长11.1%。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引进外资有较大突破。2002 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出*货值 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5%。新批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 13 家,年末全县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 22 家。据海关统计,全县自营出口总额 2631 万美元,增

14、长 91.2%,其中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额为 1154 万美元和 1316万美元,分别增长 36.9%和 146.9%。全年共引进外资项目 11 个,比上年增加 8个,协议利用外资 1252 万美元,增长 18.6 倍,实际利用外资 191 万美元,增长 5.8 倍。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充分远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蛇蟠岛、木杓沙滩、龙母山等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七、金融和保险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2.32 亿元,比上年新增 4.66 亿元,增长 26.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7.08亿元,新增 1.42 亿元,增长 25.1

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2.19 亿元,新增1.95 亿元,增长 19.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7.35 亿元,新增5.54 亿元,增幅高达 47.0%,高出存款余额增幅 20.6 个百分点,存贷比由上年末的 66.8%提高到 77.7%,为近几年的最高水平。从贷款投向看,主要集中在农业贷款、工业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上,分别新增 1.02 亿、1.18亿、1.95 亿和 0.98 亿,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 18.4%、21.3%、35.2%和 17.7%。保险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单位 73 户,家庭 2059 户,责任险 102 户,机动车辆险

16、 9452 户,人身险承保人数 67660 人。全年承保额46.9 亿元,保费收入 549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2%;支付已决赔款及给付1533 万元,增长 9.9%。八、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开展科研项目 131 项,其中国家立项项目 4 项,省立项项目 40 项,国家级星火项目 2 项,省级星火项目 1 项。省级新产品鉴定 13只。上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2 家,上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1 家。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继续加强。2002 年,我县制定了传统特色农产品“三门湾锯缘青蟹”标准,填补了国内外青蟹标准空白,出台了无公害三门密梨、无公害甘薯粉丝、无公害绿芦笋等 3 个系列地方标准和三门县农业标准化实施意见,制定、备案了 25 个企业标准;代码换发证 418 家,IC 卡发放 377 家,出口企业电子口岸代码资格审核确认 10 家;条码新增 5 家,复审 6 家;日常周期检定计量器具 1180 台(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670 台(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30.0%和 15.0%。同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后处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