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0556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风从哪里来-朱连芹搜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科学风从哪里来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科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实验准备:小刀 纸条 透明胶 蜡烛 雪碧瓶 火柴 小盘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 、 “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

2、好习惯。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本课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中的第二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生活中哪里有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风有关的现象及自己对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意识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活动重在学生开口说、动手做,充分体现科学课的趣味性、活动性。教学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造风的特点,为学习自然风的形成做准备。活动二:由

3、一个问题引出,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展示一幅图片,文字提示“我认为与气温有关”“我猜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三: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提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要求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地球的高层大气中有没有风?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随着人们对月球的关注,学生对月球也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将探究活动改为“探究在月球上有没有风?”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三年级中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

4、活经验。因此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观看风的图片,看完图片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要探究的问题,然后猜想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在学生进行充分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先让学生观看烟囱的图片再联系实际情况,在学生对要模拟的实验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设计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自由活动“海陆风是怎么回事”主要是让学生在对风的成因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点拨、引导学法:讨论、实验、归纳五、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5、。一 .从 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提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师:一年四季我们都在和风打交道,你认识这是什么风吗?1.展示一些典型风的图片:如龙卷风、台风、风中的景色图等。2.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看完这些图片你想了解有关风的哪些知识?看完图片,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简单的可以直接解决,有难度的可以在学习中解决。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 13 课风从哪里来 。 (板书课题)通过大胆的猜测和实验,自主合作发现风形成的原因活动一:研究人造风形成的原因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生活中与风有关的现象。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师:从同学们的谈

6、论中可以看出,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你有办法制造一些风吗?(学生利用书本扇、用手扇、用嘴吹)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风?(电风扇、吹风机、空调、冬天取暖的暖气片)师:这种人为制造的风称为人造风。想一想,人造风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学生猜测人造风的特点)师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研究,知道人造风是空气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周围的空气过来补充而产生的。 (板书:空气流动)活动二:猜测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师: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风呢?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微风习习、清风拂面、寒风凛凛都是用来描述风的。但有时这平常的风却有很多怪“把戏”,怪得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我们大体了解一下。 (见附页)自然界中

7、的风很多,这些风又是怎样形成的?与哪些条件有关系呢?根据你的经验和掌握的风的知识,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把你的猜想与依据写在记录表中。 (教师为每个同学发一张记录表。 ) 我的猜想与假设研究项目 我的猜想与假设 我的依据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交流)师:同学们大胆的提出了几种猜想,哪一种最有可能呢?(学生简单交流)活动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设计实验方案师: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进行的猜想,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对,可以做实验验证。在实验前先来看课件再联系实际,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说明了什么?烟囱里有风吹出。暑假的时候,天热的没有一丝风,骄阳似

8、火这时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风)风终于来了,你感觉到了什么?(凉爽) 。风与什么有关?(温度)师:我们能不能设计模拟烟囱里风的实验?(能)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想一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小组同学先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师: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相信都想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的好方法。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时,教师示范学生的想法。 )师:这个小盘子是干什么用的?(生答)我们准备的小盘子就是用来熄灭蚊香的。师:我们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点燃蜡烛后,火柴怎么办?(3)蜡烛和香不要烧到瓶子。 (4)熄灭香时,要将燃着的一头按在小盘上弄断,而不能吹。

9、师: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实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注意同学间的团结合作,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 (每组一张记录表)风从哪里来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活动学生实验时,每组有一个去掉底的饮料瓶。蚊香点燃放在饮料瓶的口处,观察烟的方向;将蜡烛点燃后放在饮料瓶的底部,再观察蚊香烟的方向。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香靠近小孔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有没有风?(2)风是怎么来的?点燃蜡烛后,瓶内的温度有什么变化?瓶内与瓶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师:我们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你认为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总

10、结汇报)教师小结:风的形成与气温有关,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自由活动:“海陆风是怎么回事?”提示:海往陆地吹风,陆地往海上吹风,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请每个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四: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师:生活中,风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和好处呢?(学生发言,风力可以发电,风可以推动帆船航行,风可以加快湿衣服的蒸发、有风才能放风筝。 )师: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风给我们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危害和灾难,谁来谈一谈?(大风刮到庄稼和树木,刮掉屋顶,台风造成房毁屋塌、龙卷风卷走人和

11、物品等。活动五:课外延伸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大气圈,哪些层中有或哪些层中没有风?到百度搜索一下板书设计 13、风从哪里来空气流动 温度变化 风的种类六、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三年级中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观看风的图片,看完图片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要探究的问题,然后猜想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在学生进行充分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的设计

12、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先让学生观看烟囱的图片再联系实际情况,在学生对要模拟的实验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设计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自由活动“海陆风是怎么回事”主要是让学生在对风的成因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是因为我的理解不够,所以这部分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引出风的成因模拟图(实验)由做实验的结论推出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最后总结出了风形成的原因。了解了风的成因后,继续了解风的的知识,例如风的危害及种类,风的作用最后根据教科书上的问题:海陆风是怎么回事?用课件作为重点解决。本课学习结束后,百分九十五的学生对风的形成过程有了了解掌握.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4、任务分配没有责任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