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460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81 年提出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 疾敢择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康复基本内涵:1、 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的措施。2、 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3、 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4、 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佘为最终目标。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 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医疗康复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两个名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本质区别。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 为现代化

2、医院的基本功能。这四个学科的关系不是以时间划分的阶段关系,而是互相关联、 互相交错、四环相扣的关系。(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 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 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人,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 学的三级预防。康复预防与预防医学在上述方面的内涵一致。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主动参与 全面锻炼四、基本政策和法规2残疾人保障法: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

3、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 复内容为重点,政府规划 1988 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 ,有创见地提出三项康复(白内障复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听力言语训练 。残疾人节日:中国助残日:每年 5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9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 国际残疾人日:每年 12 月 3 日1992 年 10 月 14 日,联合国第 47 届大会决议 。1.残疾 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 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并不同程 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

4、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这些功能障碍通常不能通过单纯的临床洽疗而痊愈。2、原发性残疾 原发性残疾是指由于各类疾病、损伤、先天性异常等直接引起的功能 障碍,导致残疾常见原因有疾病、外伤、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和老年病等。3、继发性残疾 是指原发性残疾后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即各种原发性残疾 后,由于躯体活动受限,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出现失用或失用性改变,导致器官和系统功 能进一步减退,甚至丧失。例如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导致的关节挛缩、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 能障碍等。4、残疾人 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性异常的人群的总 称。其机体结构、器官功能、心理与精神

5、功能障碍或丧失,失去部分或不能以正常方式从事 正常活动的能力。如小儿麻痹症患者、痴呆儿、聋哑人等。5、残疾学 是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病因、流行规律、表 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残疾学以医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 教育学、管理学和政策法令等。3残疾分类1、国际功能、残疾和徤康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是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1 年 5月通过的新残疾分类概念。用于残疾评定,可以 用残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来表示。用于反映健康功能状态,可以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来表示。分类为研究人体与健康有关的功能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医护人员、健康

6、人、患者、残疾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利于社会对残疾者的理解和沟通。2、中国残疾分类 1986 年国务院批准五类残疾标准 ,1987 年全国抽样调查,包括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但没有包括内脏残疾。第三节服务对象与内容服务对象1.残疾者:。康复治疗是改善残疾者躯体、内脏、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 要手段,也是预防残疾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2老年人:老年人有不同程度退变(包括内脏、肌肉、骨关节等) 和功能障碍,这些功能 障碍往往都和缺乏运动有关。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人的康复锻炼是防治老年 性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3、慢性病患者:主要是指各种内脏疾病、神经疾

7、病和运动系统疾病患者。4、疾病或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5、亚健康人群:二、工作内容 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基砷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和社区 康复。也有将康复护理列人基本内容。4三、工作方式康复团队模式(指如多学科和多专业人员合作,共同致力于患者功能康 复的工作方式。团队会议:团队会议 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由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等组成,从各自专业角度讨论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治疗情况、下一步治疗计划等。第二章: 解剖学解剖学方位术语1.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8、;上肢垂于躯干 两侧,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方位上下:靠近头部为上,靠近足底为下。前后:靠身体腹面者称前(腹侧,靠身体背面者称后( 背)侧。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 侧和背侧。内外: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远离正中线的为外。在描述上肢前臂结构时,由于 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将前臂外侧称为桡侧,前臂内侧称为尺侧。 在描述下肢小腿结构时,由于胫、腓骨并列,胫骨在内侧,腓骨在外侧,故可将小腿外侧称为 腓侧,小腿内侧称为胫侧。浅深:靠近体表的为浅,相对远离体表的为深。3、轴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设立三个典型的相互垂直的轴。 、矢状轴(前后轴):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

9、额状轴(冠状、纵轴: 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3、垂直轴(纵轴:与身体长細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4、面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 的切面称为纵切面,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称为横切面。5横断(水平面:与身体或肢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矢状面:与横断面相垂直,沿前后方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纵切面。如果该切面恰 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称为正中矢状面。额状(冠状面:与横断面相垂直, ,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人体分部1.头部包括额、顶、颞、枕。颈部躯干包括胸、背、腰、腹。四肢包括肩、上臂、肘、前臂、腕、手、臀、髋、股、膝、小腿、踝、足

10、体表标志线1.胸部标志线前正中线:又称胸骨中线,自胸骨柄上缘中点向下至剑突做垂线。可延伸至腹部。锁骨中线:自锁骨中点做垂直线(分左右两线 。 腋前线:自腋窝前皱襞向下做垂直线。 (4)腋中线:自腋窝中点向下做垂直线。 (5)腋后线:自腋窝后皱襞向下做垂直线。2背部标志线后正中线:以脊柱棘突向下做垂直线。 (2 胛线:以两肩胛下角向下做垂直线。3腹部标志线 (1)肋骨线:通过两侧第 10 肋最低点的横线。 棘间线:两侧髂前上棘之间所作的横线。 左、右纵线:由两侧腹股沟中点向上所作的纵线。1.头面部标志6头顶:自前发际至枕骨粗隆延线及两耳廓以上部位。(2、额部:前发际至两眉弓间。枕部:以枕骨粗隆为

11、中心部位。 (4)、颞部:分左右两侧。 、 5、耳区:包括耳廓、外耳道、乳突等。分左右侧。6、眼:包括上下睑、内眦部、泪囊部。分左右侧。(7)鼻窦:额窦位于两眉之间、筛窦位于两内眦之间;蝶窦位于两下眼眶与外耳道连线 的后1/3 处;上颂窦位于两眼眶下 1. 5 皿。 (8、鼻部:包括鼻前庭部。 (9、关节:外耳道孔前仏 III 处。分左右侧。 1.头面部神经标志(1)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出口居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 1/3 处。分上、中、下 三支,分别走向眼、鼻、颏部。2)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位于外耳道孔。面神经干自外耳道经乳突向前至耳垂前方。 分上、中、下三支,分别走向额、上颂及颏部。枕

12、大神经(出口处:两耳根上部枕后连线、距中线相当于玉枕穴。(4)枕小神经出口处:两耳垂后部枕后连线、斜方肌的外缘或距中线切瓜处 相当于风池穴 。5耳大神经出口处、胸锁乳突肌后缘上 1/3 点。 阑尾:中心点有两种定位法,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 1/3 点; Lanz 点:两髂前上棘连线右 1/3 点。7节运动系统1、概 述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 功能运动:为运动系统的首要功能;系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等 共同收缩而完成。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姿势。 保护:骨和骨连结以及肌肉构成体腔壁,可缓冲打击、震荡,保护内脏。二、骨1.概述骨是

13、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成人共 206 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 肢骨等。分类按形态可分为 5 类: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短骨:主要分布于承受压力而运动较轻微的部位。 3扁骨:呈板状,如颅的顶骨、胸骨、肋骨等。 (4)不规则骨。(5)混合骨。如由扁骨和不规则骨形成的颞骨等(考点)3、骨的构造骨质:含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多种细胞。!)分类:分为骨密质、骨松质。2配布:不同形态的骨,由于其功能侧重点不同,在骨密质、骨松质的配布上也呈现各 自的特色。如扁骨内外两面是薄层的骨密质,中间镶夹着少量的骨松质。 (2)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骨膜富含血管、神 经,通过骨

14、质的滋养孔分布于骨质和骨髓。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也衬着骨内膜。骨膜的 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注意关节面是没有骨膜随着的) ,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骨髓:是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85、骨的 X 线像骨骺:骨髓部骨松质呈密度较低的网状影像。在少年,骨干与骺之间的骺软骨显示 为带状透亮区。成年后骨骺与干骺结合处常留一条密度高的线状影像,称为骺线。关节:骨连结根据连结形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致密结締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没有 关节腔。这种关节基本上不活动或活

15、动甚微。根据连结两骨的组织不同又分为纤维连结、软骨结合和骨结合。 软骨结合:由于软骨音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关节软骨无血管神经分布,由滑液和关节囊滑膜层血管渗透供给营养。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某些关节为适应特殊功能的需要分化出一些特殊结构。1)关节的支持韧带:有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股骨头圆韧带、膝交叉韧带等为囊内韧带。功能:增强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运动幅度,控制关节运动方向,补充运动对侧的支持力;提供肌肉或肌腱附着点(有些韧带本身即为肌腱的延续,如髌韧带) 。2关节盘:半月板为些类的板。3关节唇:为附着在关节窝周边的纤维软骨环。

16、功能: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的稳定 性,增大关节面的作用,如髋臼唇。3、关节分类: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关节仅能围绕此轴做与之垂直的运动。又分为屈戌关节、车轴关节。屈戌关节:也称滑车关节,关节头呈敞车状,仅能沿冠状轴进行已见屈伸运动,如指间关节。双轴关节:有两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能作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的运动。如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 、鞍状关节(如拇腕掌关节) 。多轴关节:具有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允许各方位的运动。如球窝关节(可进行沿冠状轴的屈、伸运动及沿矢状轴的展、收运动和沿垂直轴的旋内旋外运动,一般关节窝9浅(如肩关节) ,其运动幅度较大;如果关节窝深,包绕关节头的 1/2 以上时,则其活动受限,称为杵臼关节(如髋关节) ; 平面关节(如腕骨间关节、跗骨间关节、椎间关节) 。运动学生物力学: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