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用品的配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400416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用品的配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会议用品的配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会议用品的配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会议用品的配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议用品的配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用品的配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议用品的配备学习目标:掌握会议的需要用的用品课时:4 课时讲授方式:讲授法内容:所谓会务,就是会议事务性工作的简称。一次成功的会议,对工作的开展、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开好会议,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做好会议的筹办工作,对会议进行组织安排,并向会议提供必要的服务,保证会议按计划进行。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做好会务工作的基本套路和诀窍。一、会务工作的基本套路会务工作的事项和套路,主要根据会议的类型而定。会议的类型繁多,从会议规模来看,有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小型会议。从会议议题来看,有综合性会议、专业性会议、专题性会议。从会议的形式来看,有例会、临时性会议、专业性会议,如常

2、委会、党委全会、首长办公会、各专业领导小组的领导成员会等;有部署工作性会议,如党委扩大会议;有交流表彰性会议,如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事迹交流和表彰会、为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召开的命名大会等;有报告、动员性会议,如传达贯彻上级会议或指示精神的报告会、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汇报会、发动开展某项活动的动员会等;有调查研究性会议,如就某些问题所举行的汇报会、座谈会和研讨会等;有选举性会议,如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而召开的全区军办代表大会、为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而召开的党员代表会议、为选举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而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等。由于会议的作用和规模不同,会务工作的重点和

3、要求也必然各有侧重,但基本的工作套路大同小异,一般分为会前准备、会间服务、会后处理 3 个阶段。(一)会前准备阶段。除例会和小型会议及不安排食宿的短会,准备工作可适当简化外,一般会议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在会前做好以下 13 项准备工作。1、制定会议方案。对会议的名称、主旨、形式、规模、会期、议题、日程安排、经费预算、组织领导等拿出意见,提交领导讨论审定后,即作为组织筹办会议的依据。如作变动,需及时请示报告,不可自作主张,随意改变方案。2、拿出会务工作实施计划。主要筹办人员对本次会议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按内容或承办部门归归类,按时间顺序排排队,开列出共有多少项工作,每项工作拟由哪个部门或个人负责,

4、以及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完成时限等。这样做可以使分管会务的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心中有数,避免忙乱和大的疏漏。3、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较大型会议会务工作任务重,服务保障的部门多,要根据需要,组成会务工作班子,召开会议筹办工作协调会。会务工作班子一般设秘书、材料、保障和新闻 4 个组。中型或小型会议可不设组,固定几个人分管几个方面的筹办工作即可。召开会议筹办工作协调会的主要内容是:传达或印发首长审定的会议方案,明确各组或各人的任务,研究和补充会务工作实施计划 ,协调一些交叉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组到人。4、印发会议通知。召开会议的基本问题确定以后,要尽快发出会议通知,给

5、参加会议的人员留出准备时间。会议通知一般包括“八要素”:即会名、主要内容、参加人员、报到时间、会期、会址、着装、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主要讲需要携带什么材料或物品,要不要提前报告与会人员名单,要不要报告报到时需接站的人数及所乘坐车次,以及有问题如何联系等。5、印制会议票证。大中型会议对正式出席会议的人员要发给出席证,列席会议的人员要发给列席证,会议工作人员要发给工作证,进行选举等其他重要会议,还可印制使用印有座号的座次证,密级较高、进出住所需严格控制的会议,还要印制车辆通行证。各种票斑点颜色要鲜艳,且互相区别,以便于辨认。会议各种票证应于会议报到前印制好,出席证、列席证、工作证一般在报到时核发,座

6、次证一般在举行全体会议之前临时分发。如会场有条件摆座签,最好用摆设座签的方法取代座次证。6、准备会议用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按照会议方案中的预算,为与会人员购置文具等会议用品。文具一般包括文件包(袋) 、笔、本等。表彰会议还要购买奖品等。如果会议有选举任务,要提前准备选票、票箱和计票人胸签及计票所需物品。7、印制与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名册。住房分配、餐桌划分、电话安装、座签填写等,都需要依据人员名册办理。为节约时间,可采取“找”和“报”相结合的方法,即找以往会议名单或其他资料,提前拟个名单,下面报名单时,进行对照修改即可。在掌握了大部分人员名单之后,即可印制少量非正式名册,发给工作人员用。正式名

7、册出来后,要及时调换,防止不太准的名册扩散后引起误解。8、印制会议须短 。 会议须知一般包括 6 个方面的内容:即日程安排、会议编组、作息时间、会务组等会议保障人员的住室及电话号码、文化生活安排、注意事项。会议编组主要根据会议的任务确定,可以按单位划分,也可以按业务系统编组,每组要确定一至二史召集人,如需讨论,要划分每个组的讨论会场。9、安排好生活保障。主要包括食宿、医疗、安全保卫和通信 4 个方面。会议方案确定后,要把会议人员、伙食标准及其他服务保障要求及时通知接会的招待所或宾馆。会议报到前3 至 5 天,要督促招待所或宾馆进行会议生活供应的各项准备。会议报到前 1 至 2 天,负责会议住宿

8、安排的工作人员应进住招待所或宾馆,对与会人员的住室、床位和就餐桌位,固定到人,并贴好门签、摆放好餐桌座签。较大型会议都要抽调医生、护士及食品检验人员,设立医疗化验室,抽调安全保卫和执勤人员。还要根据会议需要,增设通信线路,架设电话。10、筹办文娱活动。文娱活动一般安排在晚间,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影响次日开会。会期较长的会议,一般要为每个住室订 1 至 3 份报纸,做到会议人员一报到,所订报纸就能发到。11、设置会场。设置会场主要是两项工作:一是布置主席台,主要包括悬挂会标、摆放背景、排定座次、架设并试用话筒,主席台座次要按照“中为主、左为上”的惯例排定,拿不准的要及时请示。二是会场座区的布设,一

9、般要将正式出席人员安排在会场靠前和中间位置,列席人员和工作人员安排在靠后或两边位置。不可擅自主张,凭想当然安排。另外,对会场的供电、供暖(冷) 、音响等设备要全面了解,如无把握,应有应急方案。12、做好接站准备。依据与会人员报到时间所乘车次,印制接站安排表 ,主要列清什么时间、接哪个车次的哪些人、什么车去接、由谁负责等,发给有关人员按表抓落实。13、进行会务检查。会务工作主要负责或承办的同志,在会议报到前一天,要对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漏办事项或办得不理想的事项,要责成专人、限定时间立即补办或完善,发现其他问题也要随时研究解决,督促各组再接再励,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准备工

10、作,保证会议按期召开。(二)会间服务阶段。会议从报到之日起即进入会议阶段。会议召开期间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以下 12 项工作。1、组织好会议报到。安排接站人员和车辆,及时去机场、车站、码头迎接,把参加会议的人员接往会议住处。及时核发会议证件、文具和会议材料。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报到情况。2、开好预备会议。会议人数较多、会期较长或程序较为复杂的会议,人员报到之后,正式会议之前,一般应召开简短的预备会议,由各组召集人或工作人员参加,大会负责人或秘书长主持。主要内容是,简述会议筹备情况和开法,介绍会议服务保障安排和打算,征求各组意见和建议,并对如何开好会议提出希望要求。3、会场组织工作。每次举行全体或

11、分组会议时,会务工作人员要提前进入会场,首先检查会场设置和设备,然后协助会议主持人做好下列工作:组织与会人员入场、就座;清点并报告会议人数,掌握和随时通知有关人员调控会场音响、温度、照明等;督促服务人员及时送水、倒水;组织会间休息和散会退场;做其他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保证大会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如会议临时动议需要调整议程,增减议题,扩大或缩小与会人员范围等,也需要随时进行调度,作出适当安排。4、组织大会发言工作。会议安排有大会发言的,会务组要和材料组共同做好发言的组织安排。如会前已排定发言名单,准备好发言搞并已印有材料的,届时组织有关人员发言即可。如会议期间临时确定安排发言的,应通知有关人员抓

12、紧做好发言准备,并将发言题目收集整理,呈主持会议的领导人审定。发言顺序一般按编制序列,也可按发言内容排列。经及时按发言顺序提前把发言人请到前台或台侧就座,以免临时喊人、出入耽误时间。对没有形成材料的发言,在发言后一般应将其发言稿留下,以便随后印发或留存备查。对重要会议的大会发言,还应组织试讲。5、会议主持词的撰写。会务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会议安排的变动、学习讨论的重点、传达贯彻的意见等,一般是通过首长的会议主持词来公布和明确的。尤其是会议进行选举或表等事项,会议主持词实际等于会议的“脚本” ,会务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主持词,才能协助主持人顺利完成会议预定议程。6、做好会议记录。没有材料的要依据

13、重要程度做详细记录或摘记大意与要点;有材料的,着重记录作出发挥、增补或解释的地方。重要报告、讲话要录音、录像。领导人的即度讲话,重要的也要录音,以便事后按录音整理出讲话稿。会议记录要使用专用的会议记录本,力求真实、准备、完整,不遗漏主要观点,不改变讲话原意,有争议之处也要照实记录,客观地反映会议的内容和进程,为日后查考提供依据。7、分组讨论安排工作。分组讨论前,首先要协助各组落实好讨论场所,与各级召集人或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分组讨论时,会务工作人员一般应分头参加各组的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果首长要分头参加各组讨论,要注意做好协调、分组、通知等工作。分组讨论的发言一般由各组工作人员记录,通过召集

14、分组讨论情况汇报会、碰头会或收集各组记录本的方法加以汇总整理,向有关领导报告。8、现场参观组织工作。事先要派员察看现场,与被参观单位商定现场会开法和参观路线,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现场距离较远、需乘坐车辆时,要按组定车、编排车号、做好乘车组织工作和行车安全保卫工作。参观时,会务工作人员要分工把口,加强联络协调,统一指挥调度,维护好参观秩序。9、会议简报编印工作。有的会议为使领导成员与参加会议的人员之间和各组之间能互通情报,交流情况,给领导主持和指导会议提供依据和参考,要编印会议简报,由材料组或会务组编印分发。编印简报的一般要求是:标题要醒目,内容要精炼,篇幅要简短,印发要及时。10、文化生活的安排

15、工作。根据会议日程和文化生活计划,一般安排电影、录像,有时组织看文艺节目或体育比赛。对业余文化生活的组织安排,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好事办好,使与会人员心情舒畅。11、会议材料回收工作。会议印发的属于保密范围的文件材料,在会议结束前应予以回收,以防止发生失泄密事故。对因特殊情况而缺交、漏交的,会后仍要跟踪回收,不留死角。尤其对新闻单位或其他临时赴会借阅文件的人员,发文时一定要登记和交代清楚,他们离会时及时回收。12、做好与会人员的返程服务工作。会务组应在会议结束前摸清底数,早作安排。需乘火车的,要提前 2 至 3 天征询车次,预购车票,并分别按乘车时间编组,做好送站安排等。在这项工作中,最关键的是

16、抓好安全,应在会议结束时,通过主持会议的领导强调返程安全问题,严格不开夜车、不开快车等规定。(三)会议善后阶段。会议结束,会务工作不能同时结束,还要继续做好会议的善后工作。会议善后工作主要有以下 5 项。1、搞好财务结算。会议结束后,要及时与招待所或宾馆有关人员一起,核算住房、伙食等费用,并尽快结算印刷厂、服务社等外围帐目。对凡属已列入会议预算或预算外开支应纳入会议报销的经费,都要作出处置,不要有遗留问题。2、搞好会务工作总结。会工作基本完成后,大会秘书处应及时召集全体会务工作人员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找出经验教训,并对表现好的人员进行表扬。对从外机关抽调来的人员,要将其会议期间的工作表现告知其所在单位,并明确回单位上班的时间,避免会议一散,各奔东西,没有个交代和说法。3、会议文件材料的合订留存。会议形成的一切文件材料,包括主持词和发言记录等,在会间都要注意收集,会后要系统排列,装订成册,留作资料,一般应装 2 至 3 套,一套留存,其他可作为借阅资料。4、会务用品的归还和整理。每次会议结束后,对一些常用的会议用品,借来的应立即归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