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0409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正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 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如果教师再用老 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小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无师自通,就等于打开了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古人云:“馈 之于鱼,不如授之于 渔。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要掌握驾驶知识的本领。如今,我们培养的将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要使他们能在新世纪中成为建设良才,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一、 培养学生养成良

2、好、认真读书的习惯 1、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 认真读书的习惯,教 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明白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书,懂得认真读书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所以,教 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找问题的答案,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 边读边想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仁怀市第九届小学教研经验交流会材料学生边读边想懂得只有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把文章读懂。二、体现工具书、参考书的价值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弄懂意

3、思。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可以增强主动求知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勤用字典扫清阅读的障碍。如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生字词,老师 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动手查查字典了解读音、选择字义,这样一来不学生对这个生字的字形结构、意思等都会比老师讲解的了解得比较透切,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提高阅读能力。三、 因势利导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要教 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摘取知识的桂冠。教师在教学中应切切实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学习,以便自己去探索知识的真

4、谛。 1、朗读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通过朗读可以领会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 现”这就是说朗读可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养成朗读的习惯。教 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在条件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角解人物性格、品质。2、 比较比较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通过知识的比较可以达到对知识牢固的掌握,可以说比较也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学生在阅读中可以通过对有物性格的比较、正反两方面等比较理解文章。为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比较,将方法传授给他们,培养他们

5、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对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就更容易,也就会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自学能力就会提高。 3、回顾、概括回顾是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自我反省的阶段;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所学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进行回顾、概括,将如何进行回顾和概括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引导学生通过板书进行回顾、 总结,启 发 学生对前面知识进行回顾、概括。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终身受益的一种学习方法。只有把能力的培养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里。我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才是一名教师最高明技巧所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定会持之以恒,我会为学生叩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让 每个学生都有这把闪光的金钥匙,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