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0336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向反馈教学法初探苏联教育学家奥加涅相指出:“区别于传统教学,现代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当前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双向反馈教学法”是比较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对此进行了比较初步的研究,并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初探。一、双向反馈教学法的意义;二、双向反馈教学法的课堂结构;三、双向反馈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一、双向反馈教学法的意义什么是双向反馈教学法?双向反馈教学法是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指导学生从系统的、创造性的学习、应用知识和总结学习结果为目标,借以检查教学实践效果,提

2、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颖科学的,集讲解式、启发式、研讨式、练习式、自学式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上背诵几个数学公式,让一般学生能够莫名其妙地记下来而不求甚解,这是容易的。但要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一个数学过程的原由讲清楚,并使学生把它作为明显而又合理的结果来加以接受并能记住,那就不容易了。长期来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上普遍停留在“模仿加记忆”的状态,即教师的讲授不是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内容,而只能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并记住有关结论,这是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低劣或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的双向反馈教学法,首先着眼于普遍改善课堂教育环境中师生关系(即改变

3、命令与服从、师讲生听关系) ,改变学生之间关系(即变互不相关为互帮互学,共同研讨) ,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上距离缩短,创造融洽与合作的良好环境。双向反馈教学法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控制与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控制论观点看,教师对教学过程信息交换流程的控制,主要根据学生反馈系统,而学习、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是学生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教学步伐,以便科学地控制教学过程,使教学结果更接近于教学目标。从信息论观点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教材(教学内容)为媒介,将教师和学生(主体)联系起来的一个共同体信息系统。这时知识

4、成为信息,教师既是信息的输出者,又是信息的输入者。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在变量的作用,根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使输出的知识信息最优化,并及时输入(接收)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作为主体的学生来说,他既是知识信息的输入(接收)者,又是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程度信息输出者。双向反馈教学法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将从依靠经验的教学发展到科学化的教学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能使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在行动上协调一致,特别强调教师控制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的过程,并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活动的水平(再现性、启发性、创造性等) ,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

5、兴趣、注意力、学习情感、思维常态、求知欲望等非智力因素,均可在双向反馈教学法的执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表露,这种表露有助于师生双方的自我调整和控制。二、双向反馈教学法的课堂结构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加强教师的主导控制作用与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执行作用,使其实现教与学的活动达到和谐与协调一致,保持动态平衡。1 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教师备课与授课环节,教师在这个系统中担负着执行控制、实施主导作用,并根据反馈系统回来的信息不断地进行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所谓“控制教学过程”是指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实施状态及学生课内的反映,优选措施来控制知识信息发出的数量,速度和深度,以达到教和学两

6、方面活动的协调一致(动态平衡) ,使教学结果和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缩小差距(甚至相同) 。这个系统是由教师的潜在变量、决策变量和操作变量三部分组成。潜在变量:是潜在于教师身上并影响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教学思想、师德修养、事业心、自信心、责任感、活动能力以及教学理论水平等。决策变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相应的措施、创设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应变手段等策略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教学目的,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确定,教具的选择,合理使用辅助教学手段等。操作变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操作因素,包括备课、钻研教材、写出教案,课前教学准备,讲授知识、技能的要领

7、,组织课前讨论,板书与口头表达的艺术,演示教具,提问的技巧及批改作业等。2 执行系统。这个系统是指学生学习、探索、应用知识、练习、巩固并发展思维的过程。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同样,构成这一子系统的有三个变量因素,即潜在变量、决策变量和操作变量。潜在变量:这是潜在学生身上影响学习结果的心理因素以及原有的认识结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显然,学生所有的心理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求知欲、好奇心、注意力等。决策变量:这是学生用以指导自己学习的策略因素,包括学习目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时间的科学安排,合理的学习次数以及正确处理的师生、生生关系等。操作变

8、量: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过程中的操作因素,包括学生在自我控制的认识过程、记忆过程和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操作水平和自学程度,如在阅读、观察、听讲、讨论、答题、作业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活动。3 反馈系统。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教师信息输出学生输入(接收)信息学生反馈(输出)信息教师输入(接收)信息教师发出新信息,循环进行,其终端是教学结果及作业。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完成作业。学生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学结果,这个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则可通过测量作业评估。测量是回收信息,评估是辨别、评定信息。将评估鉴定的结果再反馈到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形成双向反馈,师生双方根据反馈信息再

9、调整教与学的活动,倘若结果与目标偏离,则予以补救校正;若结果正确一致,则予以强化。三、双向反馈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双向反馈教学法的本质特征(从教师方面说) ,是教师力求控制教学过程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及时检查(包括教师的自我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双向反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教学的课堂结构一般是以教师传授知识(注入式)为主,学生则一般处于消极被动和受压抑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这样做既不利于传授知识,也不利于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双向反馈教学法在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信息由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反馈,实行立体式的课

10、堂教学,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控制教学过程和控制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包括:(1)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一定的逻辑途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2)在教师创设的融洽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紧张而愉快地完成学习活动;(3)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反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和渴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4)教师在解决学生在数学问题上的争论时,不采用直接告诉答案的方法;当学生回答问题是死记硬背时,不轻易表示同意,而要求拿出例证;在学生答题时善于抓住他们表达中的每一个瞬闪思想,能及时为他们揭示某种创造性的思维。2 能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

11、的执行系统的作用。其中包括:(1)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维的参预度,能使学生认识活动按一定的逻辑途径展开;学生独立思考、口头答问、板演及群体性练习时间充足,能较好地做到动脑、动口、动手三结合;(3)因才施学,学生能按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数学技能和思维发展水平在同一教学内容中开展不同层次的主动学习;(4)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能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开展积极的讨论,变束缚型学习为开放型学习。3 师生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口述的、直观的、实际操作的、书面语言表达的) 。双方合作调整和控制教与学的过程,从教的方面说,可使教学效果更接近教学目标,从学的方面说,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把学习结果优化。这样不仅使智力优秀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又使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增强自信心。4 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德。能较好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个性心理品德。5 能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作出教学结果的准确评估。此外,如双向反馈教学法的基本模式、适合的课型、反馈信息(包括发散信息与特种信息)的收集与及时处理等等,都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参考资料1中 朱作仁主编 教育辞典 ,江西教育出版社。2中 郭思乐、刘远图中学数学教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3中 李镜流 教育心理学新论 ,光明日报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