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0294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 20072008 年 )自 评 说 明二九年九月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评说明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30)1.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教育工作,及时报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工作,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本指标有 4 个要素共 15 分:

2、出现区域性违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象的一票否决。没能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教育工作,未能及时报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扣 5 分。没落实到学校指导工作的扣3 分;为教育办实事每缺一年扣 1 分。校园和周边环境安全保障不力的扣 5 分。出现重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07年 1507年分值 15自评分 08年 15他评分 08年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自评说明我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坚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2007、20

3、08 年全市没有出现区域性违反国家教育方针、法律的现象;本人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并要求各相关单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运作,解决了华罗庚中学周边公共交通和治安防范等问题,使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快速提高;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坚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师生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全市学校无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编 号 题 目1- 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相关资料1- 市委常委、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1- 党政领导到学校调研办实事的相关资料佐证材料目录1- 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的相关资料工作总

4、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评说明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30)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制定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规划、措施,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促进区域内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本指标有 2 个要素共 7 分: 没能制定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规划和措施,每项扣1 分;没有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扣 2 分;区域内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没改进扣 1分

5、。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扣2 分07年 5.507年分值 7自评分 08年 5.5他评分 08年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自评说明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制定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规划、措施,2007、2008 年分别输送生源 1910 人、2008 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普及率逐年提高(06、07、08 年高中毛入学率分别为:72.6%、78.3%、80.5%) ,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教育,真正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

6、以兴教为责”的良好氛围,积极促进和改善区域内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以县为主”及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城镇学校和边远山区学校存在差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水平不够高,此要素扣 1.5 分。编 号 题 目2-普及高中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规划和措施、积极促进区域内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材料佐证材料目录2-体现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关材料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评说明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7、 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30)3.按照省定编制及时足额配齐教师,代课教师逐年减少;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重视校长、教师的培养、培训,教师资源配置合理;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基本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本指标有 5 个要素共 8 分: 没按省定标准核定编制配齐教师、代课教师没能逐年减少扣 2 分。 没有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福利扣 2分。 校长、教师培养、培训的规划、措施和资金配套没能落实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扣 1 分。 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没能满足教育发展扣2 分。 没有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扣 1分。分值 8自评07年 7.5

8、他评07年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分 08年 7.5分 08年自评说明按省定编制基本足额配齐教师,代课教师逐年减少,并规划于 2009 年全部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全市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逐年增长,我市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持平”工作在广东省率先启动并全面落实,关爱教师,从 2006 年起,建立了困难教师医疗救助机制,2007、2008 年共救助困难教师 137 人;重视校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定并全面启动了惠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20072009 年)工作方案 ,培训资金落实

9、到位,从 2008 年起,市财政拨付的教师培训经费从原来每年的 150 万元提高到 300 万元,并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教师资源配置合理,2006 年 4 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 ,全市近一半的城乡学校和师生参与结对联动发展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基本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因少数学校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此要素扣 0.5 分。佐证 编 号 题 目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

10、3-教职工编制、编制核查相关材料及惠州市代课教师情况表、规划方案3-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并逐步增长的有关材料3-校长、教师培养、培训的计划措施、资金配套材料及城乡教师交流相关材料3- 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的相关材料3- 教师公开招聘的相关材料材料目录8-2007-2008、2008-2009 学年初惠州市基础教育统计及其它综合分析表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评说明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二、投入与保障(30)4.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占

11、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逐年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本指标有 4 个要素共 10 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扣 3 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扣 3 分。“三个增长”中每有 1 个没有增长扣 1分。没有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的扣 1 分。07年 9.507年分值 10自评分 08年 9.5他评分 08年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

12、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自评说明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06 年为 1.37,2007 年为 1.56,2008 年为1.77) ;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决算中逐年提高(2006 年为 19.16,2007 年为 19.61,2008 年为 21.49) 。我市建立和完善了基础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把教育发展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在市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坚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06 年为1.87,2007 年为 0.39,2008 年 8

13、.78) ;使在校学生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6-2008 年分别为:普通小学: 1477.26 元、2164.97 元、2364.93 元,普通初中:1655.42 元、2363.32 元、2540.79 元,普通高中: 3029.09 元、3124.22 元、3898.97 元,中等职业学校1890.63 元、2611.97 元、3340.44 元)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6-2008 年分别为:普通小学: 249.12元、383.52 元、479.9 元,普通初中:456.85 元、543.32元、609.58 元,普通高中: 636.27 元、850.99 元、

14、1038.1元,中等职业学校 542.97 元、546.50 元、623.63 元) 。我市高度重视“创强”工作,近年来,在创建省教育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强区、强镇工作中,政府总投入(含划拨土地所折合的款项)78380 万元。其中惠阳区 36275 万元、惠城区 13490万元、大亚湾区 7169 万元、博罗县 10880 万元、惠东县6021 万元、龙门县 4545 万元。此外,政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资 9824 万元。公办中职学校没有完全实行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管理体制,此要素

15、扣 0.5 分。编 号题 目惠州市 2006-2008 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7-2009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7、2008 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工作用表 2附表 1: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主要指标的数据之惠州市教育经费情况惠州市“创强”投入统计表佐证材料目录 4-“三个增长”的相关原始凭证复印件工作总结 规章制度 情况汇报 教学教案 办公应用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 版权归原作者惠州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评说明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分办法二、投入与保障(30)5.落实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用于教育资金、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30%。本指标有 2 个要素共 10 分:转移支付、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每有 1 项不落实或使用不规范扣 2 分。城市教育费附加不落实、使用不规范扣 1 分,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未达 30%扣 1 分。07年 9.507年分值 10自评分 08年 9.5他评分 08年自评说明依法征收和使用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发展(2006-2008 年征收和使用的情况分别为 8269 万元、11548 万元、13947 万元) ;市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