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281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报告 3 例心脏血管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并复习有关文献。 【关键词】 右心房血管肉瘤诊断外科手术化疗原发性心脏肿瘤是罕见病,发病率为 0.0017%0.0033%,其中 25是恶性的,肉瘤最为常见,而在肉瘤中血管肉瘤又占了约 301。血管肉瘤无特异性症状,诊断困难,明确诊断多数已到晚期,预后差。自 2003 年 5 月到 2008 年 4 月,我科治疗了 3 例原发性血管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患者男性,45 岁,因“活动后心慌 2 个月,双下肢浮肿 1 个月”于 2003 年 5月 14 日入院,入院查体: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 ,心率(HR)85

2、 次/min,心音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 ,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86 次/min ,胸导联低电压;全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 0.6,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脏超声提示右房有占位病变。于 2003 年 5 月 19 日在体外循环下行右房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心包腔内有 200ml 血性积液,右房肿瘤源于右房游离壁,约 543cm3,侵及房室沟及壁层心包,肿瘤为鱼肉样坏死组织和血栓混合体。切除大部分肿瘤及侵犯的壁层心包,房间沟处肿瘤有残留,应用自体心包片重建右心房。病理检查示血管肉瘤,术后第 14d 出院,术后 35d 死亡。病例 2:患者男性,50 岁,

3、因“活动后心慌 1 个月余”于 2008 年 2 月 22 日入院。入院查体: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 ,心率 75 次/min,心音弱,心尖部可闻及2/6 收缩期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 ,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94 次/min,T 波低平;全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 0.7,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心脏超声示右房内见一中等回声实质性团块,约 3.9cm6.7cm,与右房壁及三尖瓣均有粘连,边界尚清晰,活动度差,大量心包积液。于 2008 年 3 月 4 日在体外循环下行右房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腔内有 800ml 血性心包积液,心脏表面有

4、大量纤维素沉积,右房肿瘤位于右房游离壁处,前至房室沟,后至房间沟,上缘至上腔静脉开口处2cm,下缘至下腔静脉开口处,约 7cm4cm4cm,侵犯壁层心包及右肺静脉,肿瘤为鱼肉样坏死组织和血栓混合体。切除大部分肿瘤及侵犯的壁层心包,房间沟处肿瘤有残留,应用自体心包片重建右心房。病理检查示血管肉瘤,术后第 9d 出院,术后 43d 死亡。病例 3:患者男性,28 岁,因“右侧胸痛 20d,发热 1d”于 2008 年 4 月 11 日入院。入院查体:颈静脉无怒张,右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低,肝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34 次/min ;心脏超声示右心

5、房有占位性团块,大量心包积液;胸部 CT 示大量心包积液,右心房内见充盈缺损;心包穿刺抽出血性心包积液 2000ml,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于 2008 年 4 月 22 日在体外循环下行右房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心包腔内有约 500ml 血性积液,心脏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沉积,右房肿瘤位于房室沟处,约 3cm2cm2cm,有一窄蒂连接至房室沟,侵犯心底部,侵及主动脉壁及右室流出道,约 8cm8cm4cm,肿瘤为鱼肉样坏死组织和血栓混合体。切除右房内肿瘤及心底部大部分肿瘤,残留侵犯主动脉壁及右室流出道的肿瘤。病理检查示未分化血管肉瘤,术后第 9d 转入肿瘤科化疗,共进行 4 个周期化疗,前 2 个周期化

6、疗方案为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氮烯咪胺,后 2 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三苯氧胺,复查心脏超声示右房、右室有占位病变,术后 4 个月死亡。2 讨 论心脏血管肉瘤中约 2/3 生长于右心房,平均发病年龄是 48 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 倍2,3。我科的 3 例患者均为男性,血管肉瘤均生长于右心房,且均位于右房游离壁,向外向心包侵犯,较少侵犯房间隔。早期症状多为呼吸困难和胸痛,中晚期随着血管肉瘤的生长和侵犯心包,常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和心包填塞,有时还合并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等46 。心包穿刺可抽出血性积液,但脱落细胞学通常找不到恶性肿瘤细胞,即使肿瘤侵犯到心包壁层。我科 3 例患者早期症

7、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后均出现心包填塞、发热等症状,第 3 例患者心包穿刺后多次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因此,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的青中年男性患者,如合并血性心包积液填塞,不宜追求诊断反复行脱落细胞学检查。血管肉瘤的预后极差,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后 1 年内死亡7。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超高速 CT 和磁共振。尽管经胸超声可以诊断血管肉瘤,但经食管超声可更为精确地描述肿瘤的大小、起源和侵犯范围。超高速 CT 和 MRI 可以更为精确地显示血管肉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血管肉瘤大体病理检查可见瘤体内多发出血、坏死灶,多侵犯心包。CT 上血管肉瘤通常表现为低密度结节状或不规则形状占位,常起源于右

8、房游离壁,肿瘤中心坏死区可与心腔相通。CT 可清晰显示肿瘤浸润心肌、压迫心腔、侵犯心包和大血管,CT 增强显像可更为清晰地显示坏死和出血区域 8,9。血管肉瘤的坏死和出血区域并存,在 MRI 上显示为不同密度的信号。血管肉瘤的出血区域在 T1 加权相上常显示为局部或外周的高密度影。Kim 等对血管肉瘤在 MRI 上的显像描述为“菜花状” ,即在 T1、T2 加权相上中等密度区域中混杂着高密度的结节状病灶10。我科的 3 例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作为主要诊断方法,它无创、价廉,可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但对于是否有心肌浸润、外侵范围不能明确诊断,术前判断完全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范围较困难。血管肉瘤

9、生长迅速、局部侵袭性高和易远处转移,手术切除实质上仅是一种姑息性治疗,因此预后很差,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一年内死亡。完全性手术切除可提高生存率,但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后因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已不能完全切除。即使已不能做到根治性切除,对于肿瘤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患者,为了改善血流动力学,必须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Mayer 等的研究中显示姑息性切除术可明显缓解症状11。血管肉瘤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需要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目前,成人患者的辅助化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一例大宗个案报道的 meta 分析显示含有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P=0.016) 、远处复发率(P=0.0003)和无

10、瘤生存期(P=0.0001 ) 。但是仅有提高生存期的趋势(P=0.12) ,10 年生存率仅提高 412。虽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辅助化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但是肿瘤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仍然是有益的。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需行活检明确组织学类型。Mayer 等11报道的 2 例患者接受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其中 1 例患者经过化疗后获得手术的完全切除。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姑息性化疗也可以迅速地缓解症状,Mayer 等12研究中有 11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化疗,2 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5 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我科的 3 例患者因肿瘤侵犯范围大未能完全切除,前 2 例患者术后

11、因经济原因未接受化疗,术后生存期不到 2 个月;第 3 例患者术后接受 4 个周期的化疗,进展较不化疗患者缓慢,术后 4 月死亡。 综上所述,血管肉瘤各种治疗效果仍然较差,扩大根治手术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方法。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对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考虑有无右房血管肉瘤的可能,采用经胸心脏超声明确诊断。心脏超声诊断为右房占位的患者,因右房血管肉瘤生长迅速,不宜等待进一步检查明确其性质,应立即手术治疗,以期获得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切除术后肿瘤生长迅速,术后需早期接受化疗,以延长生存期。参考文献: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 158 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

12、97 年 10 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 126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 年 06 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 05 期 4 张随学 ,谭正辉 ,孙叶梅 ,李梅 ,俞玉芳 ,韩峰;3003 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http:/ 年 06 期 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 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 年 09 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 年 03 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年 09 期 8 陈五一;痤疮辨治

13、体会J;世界中医药;http:/www.xtd- 03 期 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 J;新中医;http:/ 年09 期 10 李东华;异维生素 A 酸治疗痤疮J;新医学 http:/ 年 10 期 1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 年 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年 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 27、60、65、70 的影响D; 北京中医药大学;h

14、ttp:/ 年 1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年 16 张随学;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 D;复旦大学;2005 年 17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 年 1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 天津中医学院;http:/ 年 19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 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 年 20 李秀玉;张随学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年6佚名.周庆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 3 例并文献复习.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