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99950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作者:杨力文自从有了战争,作战的双方都力求有效地杀伤敌人,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在进攻性兵器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出另一类武器战具防护器具。概论这一类器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穿著在武士身上,或用来遮护驾车乘骑的盔铠甲胄、马甲;另一类是武士以手执握的盾,用来抵挡敌人所用的格斗兵器,特别是远射兵器,盾类中还有镶等。这两类防护装具有机的配合,构成了两条防线,以达到有效保护自己的目的。防护装具的历史与进攻型兵器一样古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其发展与进攻型兵器并驾齐驱。以甲冑为例,在早期,进攻型兵器以石制、骨制的时期,甲冑以皮革、藤条制造;商周时期,进攻型兵器改用青铜制造,并出现了青铜

2、盔冑,甲虽然仍用皮革,但遮护部位扩大了,选材也严格多了。当时除了犀甲、兕甲等单层甲外,还制造出用两层以上的皮缝合而成的合甲 。到了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应用于武器制造,在制造铁矛、铁戟、铁剑的同时,也开始制造铁甲片。唐代的甲已有十三种之多,质地有钢铁、皮革、木、纺织品。盾类到东汉时期,甚至出现了兼具防护和攻击两种功用的钩镶。防护装具中的盾、镶多是与格斗兵器配合使用的。从战国出土的铜镜图案中,可见武士一手持盾,一手挥剑斗豹的形象。东汉画像石中,可见武士一手执盾或镶,一手舞环首刀相斗的图形。在魏晋壁画中,常可见武士执戟,或执环首刀、盾的争战图。古典文献的记载中,也有防护装具与远射兵器、格斗兵器配合作战

3、而取胜的实例。班固汉书李广传附李陵传说,武帝天汉二年(前九十九年) ,李陵在浚稽山,以五千士卒对匈奴三万人,结果以少胜多,杀敌数千人,靠的就是几个兵种协同配合作战。李陵在两山间,以大车列阵,前面的士卒手执长戟盾牌,后面埋伏弓弩手。匈奴兵马冲近,李陵先指挥执盾、戟的士卒与敌拚杀,继而弓弩手骤出,万弩齐发,匈奴兵猝不及防,败溃而去。汉军乘势追击,一举得胜。 宋书武帝纪载武帝刘裕北伐时,于义熙十二年(四一六年) ,在黄河两岸用彭牌(盾)为掩护,以大弩破敌。一箭射出,毙敌三、四。防护器具也随着战争形式和作战方法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战争形态。战国以前,以车战为主,武士多站立在战车上作战,不需要剧

4、烈活动,所以披挂的铠甲也比较笨重。如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皮甲,有高直的甲领、长过肘弯的甲袖,以及宽肥的甲裙。到了汉代,骑兵成为作战的主力,铠甲的形制也渐趋轻小。唐代出现了防御尖利马的编成铁网形式的锁子连环甲。明清时期,为了抵御早期火器的攻击,创制以丝制品为面,扎实棉胎为芯的棉甲,甲上密排铜钉。由于棉胎柔韧又有一定弹性,所以威力不很大的火器难以将它击穿。防护装具与进攻型兵器在发展进程中,是互相配合前进的。一般论,防护装具的发展略迟于进攻型兵器,先有矛后有盾,但不尽然,有时防护装具的发展决定进攻型兵器的消长。战国时期,卜字形铁戟开始出现于战争舞台,并很快成为军队士卒的主要格斗兵器,历经汉、魏、

5、晋近四百年。可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竟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长柄双刃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改变的呢?原来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成为战场的主宰,人着重铠,马披具装,其防护性能远比汉魏时期优良。这样的铠甲,以斫为主要功能的卜字形铁戟很难将它刺穿。但马就不同了,它有双面刃和锐利的锋尖,以直刺发挥威力。骑兵手执马,靠人的攻击,马的冲力,就能较容易地达到目的。由于它的优越性能而取代了卜字形铁戟。可见在古代战争史的长河中,防护装具和进攻型的兵器就是这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甲古代军队中用来遮护身体的装具,与冑配合使用。在古代又有甲 、 函 、 铠等不同名称。先秦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另有用青铜甲片编缀者

6、。战国时期用铁甲片编缀的铁甲始称铠,自此至明清两千多年,铁甲一直是铠甲的主要品项。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人们从动物有韧皮厚甲得到启示,把兽皮等披在身上,又用藤条编成片状遮身体,以御攻击,这就是最原始的甲。在商周春秋千余年间,青铜兵器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铠甲的改进。为了武士着甲后活动灵便,皮甲已由整片改为先依据武士身体的部位,把皮裁成各种形状不同的甲片,再用丝线、皮条编缀成甲。据考工记冬官函人记载,当时的皮甲有犀甲、兕甲,还有削去革里肉,以两层或两层以上皮面制成的合甲 ,若论质量,当以合甲为上,兕甲次之,犀甲又次之。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

7、三百年。 考工记中还记载了函人制甲的标准、选材及制甲的各道工序的注意事项,因而制成的甲既坚固、实用,又非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大江南北出土过许多皮甲,保存最好者首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者,达十三领之多。皮甲有保护胸腹的甲身,保护下身的甲裙和保护两臂的甲袖,有效遮护相当大,甲片髹漆,用丝带编缀。战国时期伴随着钢铁格斗兵器的出现,铁甲诞生了。先是遮护臂胫的铁衣,称铁幕 ,继而出现用铁甲片编缀成的铁甲。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过铁甲片。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个陶俑,为研究秦代的铠甲提供了大量素材,这时的铠甲已相当完善,不同的兵种已装备不同的铠甲了。西汉时期,铁甲已普遍用来装备军队;因铁色黑,故称玄甲

8、 。早期的甲片甚大,称札甲 ,愈往后,甲片愈趋细小,如柳叶,似鱼鳞,遂有了柳叶甲 、 鱼鳞甲之称。铁甲的遮护部位也由胸背扩大到腰胯、肩膊。河北省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就有这样一件细鳞甲。东汉已出现用百炼钢甲片编缀的钢甲。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对制作钢铠,写过作刚铠赋 ,据说他还创制了一种防护性能更好的铠甲,以极为重视遮护上身上臂为主,叫诸葛筩袖铠 ,这种甲后来成为两晋的主要铠甲型式。三国时的良甲尚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等。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驰骋疆场,对甲冑要求甚高,当时武士皆着重甲,马披具装。早期多为遮护前胸后背的两当铠,后又加上遮护肩膊的披膊。北魏流行明光铠,这种铠甲由身甲、披膊和膝

9、裙构成,最突出的特征是前胸及后背各有两个镜型圆护,明光映日,遂称明光甲 。上述铠甲型式,都可以在南北朝墓葬出土的陶俑找到蓝本,隋唐时代明光铠也很盛行,唐六典把明光铠列为首位,其次还有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材质有铁、皮、木、白布、皂绢。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绘有五领铠甲图像,并附有简单的文字记载,大意是甲有护身的甲身,上面缀有遮护上臂的披膊,下面有护腿的吊腿,颈上有兜鍪及护脖的顿项,能有效地保护身体的主要部位。 宋史兵制绍兴年间甲制为,一套甲用甲片一八二五片,重四十五五十斤,且对披膊、甲身、兜鍪须用甲片多少,以及甲片的重量都有严格规

10、定。与南宋对立的金国,有一种重装铠甲,可严密地遮护武士的身体,称铁浮图 (铁塔) 。 宋史刘锜传:方大战时,兀朮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 。 从宋代起,火器开始应用于战争,传统的防御装具不再适用。为了抵御火器的攻击,出现了用新材料制作的铠甲,如绵甲,从宋代开始使用,明清广泛用于装备军队。这种绵甲用棉花和布制成,将棉花浸湿压实,反复缝纳,后来又密植铜钉,据说乌铳都难以穿透。明代军队中还广泛使用一种锁子甲。曹魏时期就有锁子甲的记载,是由无数个铁环,环环相套制成,特点是重量轻,折曲度高,防护性能好。清代的铠甲保存至今的很多,最珍贵的是太祖努尔哈赤的铠甲,复制于干隆年间,通

11、体为坎肩大褂式,绿地红番蓬闪缎面,上布镀银铜钉,袍里缀二百片精铁片。长一百一十腰宽、六十八公分,重十二公斤。清代还有为标显荣耀的特制铠甲,如武状元甲,与武状元冑相配套。 清会典图武备二记载:武状元甲,炼铜,红绸里,红片金缘。通簇贝文铜鍱。两袖铜鍱四重,裙下周结绿,下垂红緌,前后各四十行。 清藤牌军虎衣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铠甲军服,上衣下裤两件套,黄色,绘黑色斑纹,仿虎皮纹,与虎帽配合穿戴。马甲古代军队作战时用来遮护战马的装备。又称具装、马铠,主要用皮革制作,也有用铁者。一副齐备的马甲应包括遮护头部的面帘、遮护颈部的鸡颈、遮护胸部的当胸、遮护身腹的身甲、遮护臀部的搭后,以及插立在马臀搭后上的装饰物

12、寄生等六大部分。先秦时期,尤重车兵,这时的马甲多用来装备驾战车的辕马。 诗经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驷介即指披甲的战马,译作清邑的军队驻在彭地,驷马披甲驰骤不息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把马蒙上虎皮,冲击敌军,一战而胜。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陵包山楚墓中,都曾出土过皮马甲。曾侯乙墓出土者仅存马冑(面帘) ,马冑用整块牛皮制作,眼、耳部位挖孔,眼眶、颊腮部位压印花纹,满髹黑漆,花纹涂以红彩。包山楚墓出土马甲二具,皆由马冑、胸甲和身甲构成。与曾侯乙墓不同,包山楚墓的马冑由顶梁片、鼻侧片、面侧片各二块编缀,胸甲由五排二十五块甲片编缀,身甲由四十八块纵六列编缀,马甲两面皆髹漆,内黑

13、外红。这两副马甲就整体而言,可以有效的遮护战马的主要部位,又因为它是由多块皮甲片编缀而成的,灵活便捷,不影响马的运动,可以说性能相当优良。战国以后,战车没落,骑兵兴起,用于装备战车驭马的甲冑经改进而用来装备骑兵的战马。骑兵马甲始于东汉,但只是局部遮护。三国时期,马甲逐渐完备,已能遮护马的大部,但使用尚不普遍。到了南北朝时期,熊熊的战火,把骑兵推到了军队的首位,当时人喜重甲,马重具装,有些国家组建了专门的重甲骑兵部队。 宋书武帝纪 ,武帝命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从这一时期的壁画、画像砖以及墓葬出土的陶俑来看,战马具装铠已发展到了最完备的阶段,具备了前面所说的六大基本构件,以皮革,

14、或铁作材料。这样,除了必要裸露在外的耳、眼、鼻、口、四肢、马尾外,战马的各个部位都有效地得到了保护。马铠具装到隋唐时期虽渐趋衰落,但在军队中仍占一席之地。 宋史仪卫志记载: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宋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铠具装。 曾公亮武经总要中绘有马甲的图形,与南北朝具装相比,形制无大变化,仍有面帘、鸡项、荡胸(即当胸) 、身甲、搭后五大部分,只是少了竖立在马臀上的寄生。在辽和金的军队中都有重甲骑兵的建制。明清时期,再不见战马披具装的记载与实物了,马甲至此已完全退出了战争的舞台。冑古代军队中用来遮护头部的器具。又称为兜鍪、盔。汉许慎说文曰:冑,兜鍪,首铠也。 就是头戴的铠甲。冑的历史可追溯到原

15、始社会,当时的冑用皮革、藤篾制作,这可以从民族学的材料得到证实。商周时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冑了。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一四号商代晚期王墓中,一次就出土青铜盔冑一百四十多顶。这些铜冑形制大同小异,从前至后有一条突起的纵脊,看来是采用合范法铸造的。迎面铸饰牛头纹或兽面纹,有的两护耳部分还铸饰图涡纹,顶部立一根可装缨饰的铜管,高二十公分。冑的内部铸痕明显,只有衬垫织物或包上头巾才能戴。西周时期的冑见于北京昌平白浮墓葬中,它的形制很像敞口,顶部较尖圜,两护耳部外侈。冑顶正中立铸扎系缨饰的扇面形棱脊或立纽。冑的外表,还附贴各种饰物,如金银,贝壳等。 诗经閟宫 公徒三万,贝冑朱缦。 毛传曰:贝冑,贝饰也。

16、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把武器的发展推向了更高的阶段,装备军队的盔冑,不但有铜冑、皮冑,还出现了铁冑,铜冑形制与前无大变化,皮冑则大大进步,已改由多块皮片联缀而成,并有了护颈装置,外表用漆髹饰成各种颜色,与皮甲协调一致。目前发现的皮冑,大多出于南方的楚及相邻国家,以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者保存最好。铁冑出土于河北易县夏下都战国晚期墓中,它是由许多铁冑片编联而成的,上大下小,更像炊爨用的鍪,前面留出开脸,颈后垂有顿项 ,这种铁冑乃是秦汉军队的主要盔冑形式。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策刺慈马,而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说的就是头盔。这种铁兜鍪至南北朝、隋唐仍无大变化,但护耳部分明显加长,顿项改用环锁铠联缀。这样,不仅防护性增强,也更轻巧灵便了。宋代,冑始改称盔,和其它兵器一样,也多由国家统一制作,有比较固定的形制。曾公亮武经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