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9927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瓜蒌栽培生产和加工贮存环节病虫害防治研究【关键词】 瓜蒌;栝楼;病虫害防治;栽培生产;采收加工;综述瓜蒌系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主治胸痹的要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等。为了对栝楼的种植和生产规范化奠定基础以及对相关病虫害防治有一全面了解,对近十几年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现整理如下。1 栽培环节1.1 病虫1.1.1 透翅蛾 程氏等1较早专门开展了对透

2、翅蛾的研究,认为栝楼透翅蛾系鳞翅目透翅蛾科粗腿透翅蛾(Melittia bombyliformis Cramer)。其为害特征表现在:7 月下旬幼虫孵化后,在茎表面蛀食,在离地面约 1 m 左右侵入,其分泌的白色透明胶状物和排泄的粪便混在一起,粘附在虫体表面,蛀入茎后,逐步将茎吃空,并使茎部逐步膨大,形成虫瘿。7 月初羽化高峰期以 50%磷铵乳剂2000 倍液喷茎部,防治效果可达 95.2%;8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1.6%。7 月 1530 日的幼虫一、二龄时采用 5%西维因粉剂防治效果可达 86.1%。冬季翻土挖茧,可减少越冬虫口。丁氏等22001 年在河北平山县

3、发现,虫口密度达到单株 1025 头,多者达 54 头;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受害部位逐渐膨大如瘤,严重时茎蔓表皮开裂,使水分和营养向上输送困难或中断,导致茎蔓、叶片、栝果萎蔫干枯而绝收。随着栝楼生长年限的延长,其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对此可采用人工捕捉幼虫,或用敌敌畏乳油涂抹茎蔓、扦药棉球、灌根和喷雾等方法进行化学防治。1.1.2 黑足黑守瓜 黑足黑守瓜(Aupacophora nigripennis Motsch.) 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栝楼的主要害虫,也是栝楼减产的主要原因。其在山东省为害甚烈,主产区长清县危害面积达 100%,济南地区 1 年发生 12 代。成虫有群集为害的习性,常常十几头甚

4、至几十头为害一株栝楼,将叶片食为网状,而相邻植株受害较轻;成虫喜在叶背取食,排出的粪便落在下面叶片的正面,使叶面布满灰绿色的虫粪。幼虫孵化后先食其卵壳,然后为害根表皮,随着虫体长大,逐渐蛀入根内,3 龄幼虫蛀食性强。若于清晨露干前轻拍棚架,则震落成虫的捕杀率达 85%以上3 。孔氏等4指出,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效果良好,特别是面糊粘捕法更好,不仅费用低、没有农药污染、不伤害天敌,而且能保持田间生态平衡。该法受到了栝楼产区药农的普遍好评,可作为成虫防治的主要措施。另外,还可用 2.5%敌杀死乳油或 2.5%功夫乳油 30005000 倍液喷雾作为成虫防治的辅助性防治措施;用 50%辛硫磷

5、乳油或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500 倍液灌根对防治幼虫效果理想。1.1.3 菱斑食植瓢虫 菱斑食植瓢虫(Epilachna insignis Gorham) 异名菱斑整瓢虫 Afissa insignis (Gorham),属鞘翅目瓢虫科食植瓢虫亚科。王氏等5研究表明,该虫在汉中地区 1 年发生 1 代,6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期,随着虫龄的增长,食量及取食速度增加。幼虫潜害叶下表皮及叶肉,食完全叶后再转移到其他叶片上危害,46 d 后,全株叶片干枯,仅留蔓枝及生长点,严重者新生长的嫩叶上也爬满幼虫。8 月中下旬后,幼虫化蛹,蛹期 45 d,羽化的成虫在栝楼上危害一段时间后,转

6、移到其他植物上危害。幼虫及成虫啃食栝楼植株叶片,对果实的产量及质量影响很大,一般受害株减收 8% 10%,重者全株枯死,造成绝产。在防治方面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旬,对幼虫 13 龄期用 40%氧化乐果 1000 倍液、30% 增效速灭杀丁、 20%灭扫利 2500 倍液喷雾叶背面,防治效果平均为 94.8%;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对成虫盛发期用 20%灭扫利2000 倍液喷雾,效果可达 90%以上。另外,也可在进行田间管理的同时,就地捏杀,可有效减少虫口数量。卵孵盛期用阿维菌素 1000 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该瓢虫的卵、幼虫及成虫6。1.1.4 瓜藤天牛 瓜藤天牛(Apomecy

7、na saltator Fabricius)是栝楼的主要害虫之一,1 年发生 1 代。尹氏等6对瓜藤天牛的成虫、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表明,冬季清除田间枯藤,集中烧毁或沤肥,可以有效降低瓜藤天牛越冬基数,明显减少来年虫源;并发现藤蔓外挂虫粪时,用尖锐细铁丝斜刺藤蔓 35 次,对在藤蔓中的幼虫,特别是高龄幼虫的刺杀率很高;虫害严重时,用吸足 80%敌敌畏乳油 1020 倍液的棉球,紧裹外挂虫粪处的藤蔓,可有效防治瓜藤天牛的幼虫。1.2 病种1.2.1 炭疽病 炭疽病由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 Mont) Arx侵染所致,其发病的最

8、适温度在 24 左右,是栝楼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栝楼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危害也日趋严重。徐氏等7在安徽潜山县的调查表明,炭疽病病田率达 80%100%、株发病率达15%55%。该病常年发生,89 月是主要危害时期,其症状表现为叶片发病 ,首先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枯斑,病斑多时会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中部出现同心轮纹,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果实发病,病斑首先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扩大成圆形凹陷,后期出现龟裂,重发病果失水缩成黑色僵果;果柄发病可迅速导致果实死亡,损失最大。防治以 10%世高效果较好,其次为三唑酮、多菌灵。胡氏等8发现,从栝楼幼苗期到成株期都能受炭疽病的侵染 ,叶片、

9、茎蔓、果实上均可为害。从无病植株、健全果实内采收种子,并以 50%多菌灵 500 倍液浸种 1 h,或 150 倍液农用链霉素浸种 15 min,或用温水浸种,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发病初期或具备发病气候时,及时喷布农药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这些农药有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 4000 倍液、2% 抗霉菌素(农抗 120 水剂)200 倍液、2% 武夷霉素水

10、剂200 倍液。1.2.2 根腐病 薛氏等9针对山东长清县普遍发生的栝楼根腐病问题 ,通过对病株的大量分离表明,在块根部位分离到了镰孢霉,通过致病性测定证实病原菌为镰孢霉属尖镰孢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和腐皮镰孢 F.solani(Mart.) Sacc.。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表明,病原菌只侵染块根,对茎部则不发生侵染作用。在田间的主要表现为,病株出苗偏晚,幼苗长势较弱,成株茎蔓纤细,叶片比健康叶片小,花少,结果率低,果实小,产量降低;地下块根发病时,先在块根上端发病,逐步向下端扩展,主要表现为微管束发黄,微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受到损伤而变为褐色,严重者块根变褐腐

11、烂。根腐病的发生随着栝楼栽培年限的延长而加重。闫氏等10针对山东宁阳县栽植栝楼根腐病的问题,就其发生与矿物质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锌两种元素含量的高低与根腐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即该两种元素含量高的块根发病率低;种植在该两种元素含量高的土壤中的栝楼发病率也较低。栝楼块根组织内缺磷,使得块根组织发育不良,代谢功能削弱,抗病力下降,导致根腐病的严重发生。增磷处理可促进栝楼植株的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植物的长势也较旺盛;增锌处理也可促进栝楼生长,并使总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病情减轻。该研究建议,防治栝楼根腐病主要应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改重氮轻磷为控氮增磷补钾,在生育的中后期搞好根外追

12、施磷、钾、锌等肥料,以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力。1.2.3 根结线虫病 孔氏等11对山东产区的栝楼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 进行了研究,认为栝楼根结线虫主要在根内越冬,2 龄及其他龄期的幼虫、卵和少量雌成虫均可越冬。由于栝楼为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旦发病,线虫便会在根内和根际土中迅速积累,病情逐年加重,直至绝产。因此,防止病害传播、杜绝初次侵染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播前用克线磷、益收宝按每亩有效成分600 g 进行土壤处理,3 个月后再用克线磷每亩有效成分 600 g 进行苗期施药效果较好。用 25%克线磷乳油 200 倍液浸种根 1 h,防治效果可达 100%。深翻晒土可有效地消灭土壤中的线虫,防治效果

13、可达 80.2%。鉴于克线磷较好的防治效果 ,建议推广使用。1.2.4 枯萎病 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吴氏等12研究表明,该病是一类幼苗期从根部侵染、维管束内寄生的全株性病害,其病原是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该病一般幼苗期较少显症,染病植株多从开花结瓜期,特别是瓜果膨大期开始陆续显症。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出现似缺水状萎蔫,尤其是心叶萎蔫下垂较明显,至傍晚或次日清晨可恢复正常状况,但第2 日中午萎蔫加重,傍晚、清晨恢复得慢些。如此反复,快的 23 d,慢的 56 d,病株就不能再恢复,逐渐枯干而死,田间常连片发生。多数病株的根部受损不大,但主蔓茎基部

14、外皮常出现纵裂,湿度大时表面长出一层粉红色霉层。将病株茎基部剖开,可见到维管束变褐色。生物防治可采用抗枯宁喷洒、灌根或浸种。药物防治必须在播种前处理土壤或苗期施药才会具有一定防治效果。苗期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0%世高水分散剂12001500 倍液淋根,每株约 300 mL,淋 12 次;幼苗和伸蔓期可每株用 250 mL 高锰酸钾500800 倍液灌根。而在重病区,整地时施入石灰粉以改变土壤 pH 值可起到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选用 15%消病灵水剂 400 倍液或 70%敌克松 1000 倍液灌根13。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到黄守瓜、瓜蚜、瓜绢螟、茄廿八星瓢虫、瓜实

15、蝇、叶螨、斜纹夜蛾、野蛞蝓等虫害及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斑枯病、白粉病、疫病等病害14-18,但这些病虫害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尤其是运用天敌或生物防治技术进行虫害的防治可能更有研究意义。2 加工和仓储环节瓜蒌因含糖量高,且有一定的水分,在夏季常易虫蛀。孙氏等19研究表明,该害虫是印度谷螟,其繁殖速度惊人,尤其是盛夏,短短几天内,即可完成由成虫卵幼虫蛹成虫的周期。瓜蒌被虫蛀后,可见其果瓤中有 0.11 cm 不等的幼虫蠕动,并有少数成虫飞出,较严重者果瓤被蛀空,仅存外皮。要防止瓜蒌虫蛀,应注意采收、切制、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操作。2.1 采收按照传统的方法,栝楼果实成熟后,连果柄剪下,将果柄编

16、结成串,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然后剪去果柄,用软纸逐个包装保存。但孙氏20发现,该法在贮存时往往互相挤压 ,破碎,裂伤,到了夏季极易受潮,约 1/3 的瓜蒌发生霉变、虫蛀。为此 ,建议在果实成熟,果皮表面开始有白粉,并为淡黄色时即可采收,纵切成 2 瓣或 4 瓣,置阴凉通风处晾放,冬天移到室内晾干;也可置暖气或烤箱低温烘干至内部果瓤不沾手时,装入罐内密封备用,可长年保存不变质。另外,在果实表面开始有白粉并为淡黄色时,连藤剪下,置室内堆积 23 d 后,编织成串,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至春节前后干燥后,剪下果柄,包装上市。操作中避免果皮撞伤碰裂,可防虫蛀或霉变19。也有人建议,首先把新鲜果实的蒂向下倒挂阴干 10 余日至半干,在底部果皮发生皱缩时,再将蒂向上用绳吊起,阴干即成。这样不致溃烂发霉,切开时其瓤柔软,呈新鲜状态,比直接把蒂向上吊起干燥要优越,可防瓤内含水较多、果瓤与底部果皮粘连、溃烂发霉、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