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康复疗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99691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位一体康复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位一体康复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位一体康复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位一体康复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位一体康复疗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护理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五位一体”康复医疗法是指五种治法(即透穴位醒脑开窍、注射神经生长液、头三针药物植入、心脑血同步治疗、经络导平建功能)有机结合,选择性配合针灸推拿、药物透入、中药等对中风、偏瘫、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瘫、脑神经衰弱等脑病进行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首先透穴位刺激能激活浅度、深度昏迷的脑细胞,挽救濒死的脑组织,最大限度地改善脑组织损伤,还能打通各关节经络。注射神经生长液直接进入脑细胞间隙而与脑细胞接触,营养活化未被开发的脑细胞,以代替坏死的脑细胞,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语言等功能。头三针药物植入是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同时参考头针国际化标准

2、,对相应皮质功能区进行持续刺激,以达到激活脑细胞重建神经元功能。心脑血同步治疗是指脑活素、心活素、血活素三种成分有机结合,协同作用,改变以往单一治疗,对心脑血管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同步治疗,使患者康复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络导平建功能,是根据经络理论,调节阴阳二经,疏通经脉诱导重建瘫痪肢体的正常功能。“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其特点是什么?“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治疗脑血管障碍和脑功能障碍,改变已往只对脑血管障碍的治疗。对脑血管障碍的治疗表现在扩张狭窄的血管,消除脑内血栓,清除脑内淤血,增加脑内血流量,改善血液质量。对脑功能障碍的治疗表现在激活受损大脑神经细胞,

3、完善受损大脑神经修复,促进受损大脑神经生长,增强受损大脑神经连接,重建受损大脑神经功能。其特点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贯通,前因与后果相照应。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住院、无副作用,不易复发、远期疗效好、费用低等特点。“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的理论根据和治疗技术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死而复生是不可能的,神经元也是这样。但这不等于说中风后不可能恢复正常。大量的临床证明,有部分人经过康复后又重新站了起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结果,也就是说脑损伤后残留的部分通过功能上的重组,重新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了的功能,也称再学习理论或功能重组理论。美国康复学教授 Ri

4、taBY 其父中风后每天接受 3 小时的康复训练,最后又恢复工作,并能登山。死后解剖发现他的锥体束只有 3保留完好。还有那些缺少双臂的人练成了用足写字、吃饭等生活本领。这充分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功能重组包括系统内重组和系统间重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从时间上分(1)超早期,损伤后 48 小时内。(2)早期( 3 天 3 个月),此期影响恢复的内部因素为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如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闭塞血管的再通,病灶周围侧支循环的形成,形态与功能脱节的改善,潜伏通路与突触的启用。外部因素有神经营养药物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及是否开始康复治疗。(3)中后期(3 个月2 年),内部因素

5、主要为轴索长芽、病灶周围脑组织和对侧大脑功能代偿。继续潜伏通路及突触启用。外部因素继续营养神经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全面综合康复格外重要。(4 )后遗症期( 2 年以后),功能恢复主要依靠健侧脑的代偿及潜伏通路和突触启用。外部因素为预防复发,功能训练也从患侧转向健侧躯体代偿和辅助器具的应用。中风康复的治疗技术是神经发育疗法,或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通过对躯体的良性刺激,抑制异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运动模式,引出并促进正常的反射,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分哪几步?“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分三步。(1)卧床期:只要 3 周后即可产生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因此及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变换体

6、位,保持良好体位,预防感染。并心理治疗,预防抑郁或精神衰退。(2)离床期:发病 2 周后,病人即开始坐位训练、床上站立训练、垫上训练,进入康复为主的训练期。此期应避免发生无用综合征。(3 )步行期:体位已能平衡及重心转移时可步行训练,同时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如有失语症,认知功能障碍,应同时训练。同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训练主要以恢复肌力、肌萎缩、肌功能为主。不要把训练方法用来康复中枢神经损伤。“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的必要性是什么?中风在急性期引起的障碍不仅是疾病本身引起,而且长期卧床不起也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足内翻等,

7、这些合并症在发病 1 个月内即可发生,甚至 2 周内就发生。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合并症越多。这些合并症对功能恢复不利,如上肢的屈曲痉挛,影响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如进食、洗脸等。足下垂、足内翻,影响站立行走。这些后果比中风更严重。康复治疗最佳时间为脑栓塞发病后 3 天,脑出血发病 57天,就应康复与药物同步治疗。在发病 37 天内进行康复治疗的达到基本能生活自理需 4553 天,而超过一个月进行康复治疗达到同样效果则要 36 个月。因此中风后及时康复是必要的。“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家属应做些什么?A:定时变换体位。为防止褥疮发生因每小时翻身一次。忌长时间平卧。B:保持良好肢位。目的是防止肢体痉挛,

8、抑制异常的姿势,这一点非常重要。正确的肢位是:平卧位时,使患侧上肢维持外展、外旋位、肘关节微屈曲,腕略背伸,五指伸展,肩部垫软枕使患肩突前。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下放软枕,以使膝关节保持微屈曲。在足底放软枕,使足保持背屈,但忌 90 度背屈。健侧卧位时,两膝关节屈曲,二者之间放软枕,上肢前伸水平位。C:保证关节活动次数,每日 23 次,每次各关节活动510 次。,手法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损伤关节面。这不仅防止关节挛缩,也有助于对中枢神经良性刺激,促进脑血流量。但忌几十次上百次的活动。D:早期坐位,可有效防止体位低血压及改善全身状况,增强腰部肌力平衡,为站立创造条件。病情

9、稳定即可坐起,发病 35 天后,一般可以 30 度角背靠坐起,逐步到 80 度角,且无背靠能独立坐在床上达 30 分钟,一天坐 34 次。上述这些措施是任何药物所代替不了的,这些措施的实施要排除禁忌症。“五位一体” 康复医疗法的效果怎样?中风经治疗后常留下后遗症,这主要是治疗大多只从脑血管障碍考虑,对脑功能障碍没有采取必要的康复措施。如果中风偏瘫患者及时进行康复医疗,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肯定能促进功能恢复,甚至完全恢复。特别是发病一周内就开始康复治疗,多可在 13 个月内最大限度地恢复,康复效果最佳。但也不是 3 个月后就不用康复治疗。经过康复医疗 90患者可独立活动或完成活动,甚至可无功能缺陷

10、,或只轻度障碍。一般患者的康复之路:第一疗程,患者精神好转,肢体有蚁爬感,麻木感减轻,但可能出现轻微疼痛,知觉不同程度恢复,头脑轻松,对生活充满信心。第 23 疗程,偏瘫肢体逐步好转,有些可下地站立有些可行走(需搀扶),语言障碍有所恢复,思维情绪基本正常。第 46 疗程,卧床不起病人可恢复生活自理,不用人伺候,可享受幸福生活。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2.7 脱水护理 脱水治疗成功与否是抢救蛛网膜下腔出血成功的关键,脱水治疗不仅能直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且对治疗惊厥、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善有直接关系。脱水治疗必须做到:(1)严格控制 24 h 出入量。(2)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

11、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意识改变应立即报告医生。(3)注入高渗液时,勿使液体外溢,以免损伤组织,注入甘露醇时应掌握时间于 2030 min 内滴完。2.8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素的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清醒者可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喂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神志不清吞咽困难者应 12 h 后鼻饲高蛋白、高质量、高维生素饮食。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流质食物。2.9 皮肤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保持床铺干燥与清洁,对易受损的关节处,用棉花或软垫加以保护,防止擦伤,恢复期做好肢体被动运动,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10 心理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颅内血细胞刺激脑膜或高颅压,出现持续、剧烈的头痛,往往难以忍受以致捶头、辗转不安或呻吟不止,心理负担重,对治病信心不足,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常有烦躁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活动,表现为易怒、频繁翻身、擅自坐起、大声呼叫等用力过度动作,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语言亲切,关心安慰患者;尽量倾听患者的诉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多与他们交流,分散其注意力;耐心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自己的疾病,坚定战胜疼痛和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