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描述性整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9679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的描述性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 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变量分布呈右偏时,有( )A 众数 B 0MXe 0MeXC D 05权数对均值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各组的权数绝对值大小 B 各组的权数是否相等C 各组的变量值的大小 D 各组权数的比重6当数据分布有对称性的集中趋势时,其均值( )A 趋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B 趋于变量值小的一方C 趋于权数大的变量值 D 趋于哪方很难断定7某单位有两个部门,1990 年甲部门,乙部门平均工资分别为 200 元,210 元。1991年甲部门职工在全单位职工中所占比重上升,乙部门所占比重下降,如两部门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该单位平均工资 1991 年比

2、1990 年( )A 提高 B 下降C 持平 D 不一定8某企业 1991 年的产值比 1990 年增长 13%,1992 年比 1991 年增长 11%,1993 年比 1992 年增长 12%,求该企业三年来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应采用( )计算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 D 还应有其它条件才能决定9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众数或中位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10由组距数列计算均值,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B 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C 各组的

3、组中值能取整值 D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11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次数都增加 10 个单位,而组中值不变,则均值( )2A 不变 B 上升C 增加 10 个单位 D 无法判断其增减12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组中值都增加 10 个单位,而各组次数不变,则均值( )A 不变 B 有可能不变C 增加 10 个单位 D 无法判断其增减13在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平均差C 方差 D 标准差1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意义不同 B 计算条件不同C 计算结果不同 D 数学处理方法不同15标准差等于( )A B 2)(XNX2)(C D 2 216计算标

4、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减去任意数 ,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比较( )A 变大 B 不变C 可能变小 D 少了一个 A 值17若把次数分配的权数 f 换成权数比重 ,则方差( )fA 变大 B 不变C 变小 D 无法确定18变异系数为 0.4,均值为 20,则标准差为( )A 80 B 0.02C 4 D 819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每人每天加工零件数为:32,25,29,28,26;第二组为:30,25,22,36,27。则两组工人加工零件的差异程度( )A 一组大于二组 B 二组大于一组C 相同 D 无法比较20当数据不全为零时,简单均值等于加权均值的条件是( )A B C D 2

5、1某生产小组有 9 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2,15,9,12,13,12,14,11,10。据此计算的结果是( )A 均值=中位数 =众数 B 众数中位数均值C 中位数均值众数 D 均值中位数众数3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产值 50 万元 B 职工人数 1000 C 固定资产 30 万D 利税 20 万元 E 商品库存 10 万元2时点数与时期数的区别是( )A 时点数反映现象瞬间的水平,时期数反映现象一段时间内的水平B 时点数是相对数,时期数是绝对数C 时点数可以相加,时期数不能直接相加D 时点数的大小与计算期长短无关,时期数的大小与计算期长短有关E 时点数的计

6、量都采用实物单位,时期数计量则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价值单位3下列数据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A 1993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92 年增长 3%B 农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 1/3 左右C 1993 年的积累率为 23%D 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 400 公斤E 燕京啤酒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70%4在组距数列中,均值大小不仅受组中值大小的影响,也受权数的影响,因此( )A 当组中值较大且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B 当组中值较小且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C 当组中值较大而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D 当组中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E 当各组的权数

7、相同时,权数对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5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 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A 均值 B 几何平均数 C 众数D 中位数 E 调和平均数6平均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E 7方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E 8平均差的缺点是( )A 最易受极端影响4B 未充分利用每一个数据的信息C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D 不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E 数学处理中要考虑绝对值,计算中有很多不便9在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程度比较时,不能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A 均值不同 B 方差不同 C 数据个数不同D 计量单位不同 E 离差之和不同10离散系数数值越大说明( )

8、A 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B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越小C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越大 D 平均数代表性越小三、填空题1数据汇总的操作方法可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和 。2常用的手工汇总技术有 、 、 三种。3分布棒图中,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4分布直方图中,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各直条面积等于各组的 ,所有直条面积之和等于 。5频数密度表示在该组中平均一个单位组距所拥有的频数,它等于 。6描述数据分布的图形主要有 、 、 和 等。四、名词解释1频率2分布列3频数密度4频率密度5累计分布数列五、简答题1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2离散特征数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3什么是累计分布数列?累计分布数列分为哪两种

9、类型?累计次数分布的特点是什么?4如何计算绝对数统计变量静态数据的平均数?5如何计算比率类型统计变量静态数据的平均数?6权数的实质内容是什么?7方差的简捷计算公式是什么?8计算离散系数有何意义?9简述对数据做组距式整理的步骤。六、计算题1试根据某地农村地区五个乡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调查资料,计算全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及五个乡入学率的标准差。5乡名 学龄儿童入学率(%) 已入学的学龄儿童数(人)1234590879185899001020870920760合计 44702某企业职工生产某种产品件数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件数(个) 工人数(人)8090 390100 7100110 13110120 512

10、0130 2计算产品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3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 件,标准差为 9.6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件数 工人数(人)1020 152030 383040 344050 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差异程度大?4某集贸市场上市的 5 种活鱼的价格分别为:4 元,5 元,8 元,9 元,11 元,试计算:(1)5 种活鱼各买一斤,平均每斤多少钱?(2)5 种活鱼各买 10 元,平均每斤多少钱?5某商场三个柜组第一季度销售情况如下:第一柜组实际销售额 25 万元,完成计划12

11、0%;第二柜组实际销售额 18 万元,完成计划 95%;第三柜组实际销售额 20 万元,恰好完成计划任务。这三个柜组销售额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6某企业工人完成生产定额的资料如下:按完成定额程度分组(%) 工人数比重(%)8090 1090100 15100110 35110120 256120130 15试计算: (1)均值;(2)众数;(3)中位数;(4)平均差;(5)标准差;(6)离散系数。7根据测度值之间的关系计算:(1)已知 , ,求方差。(2)已知 , ,求离散系数。(3)已知 ,求各数据值对 50 的方差。(4)已知 ,求各数据值对 400 的标准差。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

12、择题1 A 2 C 3 C 4 B 5 D 6 C 7 B 8 C9 D 10B 11D 12C 13A 14D 15C 16B17B 18D 19B 20C 21A二、多项选择题1 BCE 2 AD 3 BCE 4ADE 5 CD 6 BD7 ABCE 8 CE 9 AD 10CD 三、填空题1手工汇总、电子计算机汇总2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3分组变量、频数或频率4分组变量、频数密度或频率密度、频数或频率、总频数或总频率5各组频数/该组组距6棒图、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四、名词解释1频率:用各组次数除以总次数计算的结构相对数叫频率。2分布列:统计分组的各组名称与相应的频数或频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数列叫做分布列。3频数密度:各组频数与该组组距的比值。4频率密度:各组频率与该组组距的比值。475累计分布数列:在数量标志分布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