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99675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红薯创业项目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薯小窝头红薯 400 克,胡萝卜 200 克,藕粉 100 克,白糖适量。红薯,胡萝卜洗净后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晾凉后剥皮,挤压成细泥,加入藕粉和少许白糖拌匀,并切成 50 克左右一个的小团,揉成小窝头,放入蒸锅中用旺火蒸约 10 分钟后取出装盘即可食用。用红薯制成的小窝头色泽金黄,鲜香适口,是老幼皆宜的营养食品。常食有利于保持消化道的润滑,并起到生津止渴,养胃消食的作用。大学生创业:小小烤红薯做出大品牌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9-8-12 11:20:13 点击数:91 荐 红薯,历来都是被人们认为很不起眼的一种食物,而今天讲的这个卖红薯的大学生王杰却把红薯玩出了花样,与山东、

2、鲁山的加工厂合作生产出了新型的红薯干果及饮品系列小吃。目前,他已经在北京、西安、郑州开了近十家连锁店了。王杰来自鹤壁,2001 年毕业于郑州牧专,之后一直从事销售行业,他性格豪爽又很健谈,从普通的医疗器械业务员到中菱集团售楼部业务经理,从月薪一千到月薪三五千甚至一万,王杰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的满意。可是到了 2003 年来了一场非典,全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房产行业受的影响更大,公司不济员工生存不下,王杰无奈只得离开。北京游玩业余摆地摊工作了两年,也有了一些积蓄,王杰也想去自己向往已久的首都玩玩,于是等非典过了他就去了北京。在北京的同学带领下,不长一段时间王杰就把北京各个有名的景点逛了

3、个遍。没有事做,王杰就想摆个地摊,顺便赚点小钱,“当时看到一种流行的小东西,我就批发了些卖了起来,那种东西叫不上它的名字,但是闪闪发光的挺受人喜欢的。”就这样王杰白天出去玩,晚上在夜市上卖东西,潇潇洒洒半年过去了。半年之后王杰想回家看看了,巧的是刚回郑州在火车站他就遇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那个同事正批发了一些音像制品在火车站摆摊卖的,久别遇故知,两个人好好谈了一下心,王杰又给他帮了一段时间的忙。这一段时间没白帮忙,激发了王杰卖音像的想法,王杰觉得同事卖音响卖的那么好自己不也可以卖吗?反正自己也有些积蓄,就租了个店面卖起音像来,那时影吧很流行,音像销售的也好,等影吧过了流行期,生意开始差了起来,王

4、杰就把店关了。都是韩风惹的 “祸”转眼就到了 2007 年,王杰关了音像店正闲着没事,就一直在寻找其他的项目。这时一个从韩国旅游回来的同学跟王杰说了一个项目就是卖红薯,那个同学说韩国很流行的一种时尚小吃就是红薯片,吃起来干脆爽口。他把这个情况跟王杰一说,王杰也有点动心,就开始上网查有关红薯的资料。原来这普通的不起眼的红薯竟然有这么多好处,它含有十多种维生素,被誉为蔬菜中的冠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 3年的研究和评选,红薯已经被列为 13 种最佳蔬菜的冠军呢。这时王杰的一个同学在北京也在调查这个项目,北京已经开始有几家专卖红薯的店了,这些店除了烤红薯以外,经营的其他的产品就是在韩国

5、比较流行的那些红薯条红薯片之类的,还有很多红薯加工的各种干果、饮料等等。红薯本是很普通的一种食物,在新中国成立前被贫下中农作为最低级的饭食,从那时过来的老一辈人也经常是觉的红薯没什么特别的,如今把它做成休闲小吃并当成专门的品牌来卖却成了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了。单看北京的青年老少每次买红薯小吃都排几十米的长队,足以证明红薯的市场有多大。王杰本自有些心动,同学在旁边又是擂鼓加油,大家都有激情来做这个项目,天时地利人和,齐了,就开始干吧,有的同学干脆把自己在北京很得意的工作都辞了,来做这个项目。“过街薯”要的就是个性他们决定先从烤红薯做起,先是买了一个烤红薯机,然后租了一个报亭来卖。大家都知道“过街老

6、鼠人人喊打”这个俗语,他们就故意反其讽意把店名取做了“过街薯”,他们还自编了一幅对子,“薯条薯片薯我棒,过街红薯不一样”。但是经营了两个月他们就发现卖的产品太单一了,有很多顾客来了会向他们问其他的红薯类的小吃有没有卖的,王杰知道,顾客说的小吃是市场上卖的薯条、薯片之类的。原来王杰他们只是想探测一下市场,就先是只卖了烤红薯,现在发现市场这么大,他们就开始增添新的红薯小吃。但是很多小吃市场上并一定能批发到,于是他们就开始决定自己加工这些小吃。要加工小吃就需要红薯材料,需要工具,需要技术,这就需要很多的开支,于是几个人一合计,各出一份资金,一共凑了 11 万块钱。为了加工小吃,他们请了很有经验的糕点

7、师来做指导,看红薯加工成什么样的小吃比较好,然后又请专门研究红薯的教授来做指导,看选用什么样的红薯来加工,后来又联系了山东、鲁山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食品加工厂生产这些小吃。通过各方面的学习研究,他们自己也学会了一些制作红薯小吃的手艺,另一部分红薯干果之类的就交给食品加工厂来做了。经过他们自己的制作和加工厂的生产,他们推出了 50多种红薯小吃。这时他们新开的一家店面也比较正规了,这个店面就成为了他们过街薯的第一家形象店。有市场就有消费,有消费就会促进市场的再生,随着生意的日益红火,他们决定再到西安开店。王杰说,西安是中国的九朝古都,那里经济比较繁容,一些国外游人也经常到那儿观光;另外他们采用的红薯原

8、料大部分出自西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同学在西安,对市场比较了解。于是他们的过街薯第二家店就开在了西安。刚开始过街薯也是在报亭一样的房子里经营,经过试验观察生意也像北京那边一样好,几乎每天买小吃的都排很长的队,王杰说生意好的话一天能赚两三千块钱,一般的情况也能赚个七八百。生意不错,他们就又租了门面房开起了形象店。半年多的时间两个城市都试验成功,他们开始把发展方向转向郑州,“因为我们都是河南人,不管在哪发展的有多好,我们都牵挂着自己的家乡。”但是他们也考虑到了,郑州的消费水平暂时还不如北京和西安的消费水平,人们对这个新事物也没有这两个城市易于接受。作为河南人,把“过街薯”推向郑州路都是人走出

9、来的,不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得通呢?于是 2008 年的 8 月份他们把过街薯开在了郑州。这时郑州市还只有他们一家这样专门卖红薯小吃的店,“不过我们开业没多久,其他的红薯小吃店也相继在郑州开了起来,我们心里自然而然就有了压力。”像以前一样,他们先后在丰乐路东风路和丰庆路博颂路经营了两家报亭店,并且在经三路的世纪联华超市设了一个销售点,王杰说目前这些试营点都不是稳定的,等经营了形象店说不定这些小店都要撤了。不过照目前情况看,他们当初预测的情况也应验了,郑州销售的情况的确不如北京和西安销售的好,好像郑州人对这个新事物还没有接受起来。但是王杰他们是很有信心拿下郑州这个市场的。为了宣传过街薯这个品牌,他

10、们光宣传页就印了五万份,目前正准备在电视台等媒体做些宣传和广告,并且在网上论坛里也做了大量的推广和宣传,他们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努力进取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随着各个店的经营,人们也开始对过街薯慢慢也有了认可,经营点都在公交车站牌附近,这样也有利于宣传和促进消费。所有的店都是王杰和同学分工管理的,这些店虽然销售的是不如北京和西安经的店,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人们排队购买的情况。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王杰他们又在不断地做宣传和推广,虽然只有三四米远的队,但是已经可以证明人们对这个新事物正在慢慢地接受。现在王杰他们已经经营了近十家的连锁店,北京、西安、郑州各有三家。 “虽然表面上在外人看着经营的有些

11、小规模了,但是对于我们计划的把这个项目做成比较规范系统(原料搜集、系统加工、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话,还需要一两年或者几年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其实才刚刚卖出一小步。”王杰说。王杰说现在他们已经拿到了过街薯的商标了,郑州的市场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发展了,等经营的好了,北京和西安的店就要撤了,“身为河南人,一定要为河南人做事,我们都有信心做成功!”看着王杰那么自信,我们也为他加把劲吧!越众创业网忠心地祝愿王杰和他的朋友们,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紫红薯的吃法 好吃又保健文章发布者:xiaojiong 来源:致富快报收藏本文 紫红薯营养价值高,是天然保健品中的首选,它的吃法很多,煮、蒸、炒、制作糕点等,现

12、将几种简易的吃法介绍如下。一、用紫红薯泥制作小食品将紫薯洗净去皮蒸熟,捣成泥,加白糖(根据各人口味加量),和均匀,用作汤圆、饺子、包子的包心原料。也可将糯米粉与紫红薯掺和在一起制作颜色鲜亮的年糕。还可在糯米团中包入紫红薯泥,拍扁后上面撒黑芝麻,放入油锅中小火慢煎,当两面呈金黄色,紫薯小煎饼就制成了。二、制作扣肉的好搭档扣肉切片后,中间夹上紫红薯切成的薯片(可稍厚一点),按照常规方法蒸熟,食用效果很好。三、三色糕原料:山药 700 克,小南瓜 1 个或小金瓜 2 个,紫红薯 700 克,炼乳 15 克(也可用牛奶代替),冰糖或白糖适量(根据各人口味而定),膜具盒。制作方法:将紫红薯制成的泥放入膜

13、具盒的最底层,将南瓜或金瓜与鱼胶粉打碎后,均匀洒在紫红薯上面,再将山药泥加在最上面。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把易溶化的鱼胶粉加冰糖或(白糖)分别放在紫红薯、金瓜(南瓜)和山药内,使其凝固,最后倒入炼乳,然后进行烘烤,香喷喷的三色糕就做成了。红薯加工 致富金路来自:未知 作者:马振 点击: 328 次 时间:2010-02-21 11:08 【点睛之处】小眼睛里大世界;轻轻一点,开阔视野。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

14、反,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热量只有大米的 1/3,而且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能。我国是世界红薯生产第一大国,全国红薯种植面积在 9000 万亩,总产1.26 亿吨。一般传统红薯种植亩产值只有 900 元左右,红薯经过技术加工成为淀粉、粉丝等产品后,价值便大大提升。由于附加值空间大,红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可为创业农民带来新的致富商机。致富实例 取别人的经;致自己的富致富事例一小红薯 大产业一块小小的“红薯” 发展成一个产业,一个企业把近 70 万农户带到致富路上,经过技术创新,这种不值几文的传统农产品迅速脱掉“土气”,变为广受欢迎的系列方便食品。在

15、绵阳,光友的创业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全国有名的“粉丝大王”邹光友历经十余年,把红薯加工企业从小作坊做到国内农业龙头企业,靠的是重大技术的创新。第一次技术革新:他带领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精白红薯粉丝的研发,解决传统工艺中粉丝的发黑问题;第二次技术革新:发明方便红薯粉丝,提升红薯产品附加值;第三次技术革新:首创无明矾粉丝,为进军国际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创新路上无尽头,邹光友的企业先后获得 42 项中国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8 项。正是一次次的技术创新,才一次次提升了红薯的身价。 “科技”让红薯增值 40 多倍 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的邹光友,1992 年“下海”,开始从事红薯加工淀粉、粉丝科研生产

16、。经过 14 年的发展,他创办的光友薯业,从一个资产 5000 元的小企业变成年销售额 1.4 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也成为全国有名的“粉丝大王”。 经过四次重大的技术创新,红薯的价值连连翻番。粉丝由黑变白;从粉丝变成方便粉丝;发明无明矾粉丝;推出全薯营养粉丝。注入了科技含量之后,方便粉丝的价格也越卖越高,而红薯的价值提高了好几倍。 邹光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 公斤鲜薯1 公斤全薯淀粉12 碗全薯方便粉丝,从鲜薯到粉丝,其价值相差 40 多倍。因为巨大的增值空间,光友薯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红薯的生产和加工中,为全国薯区增收 3 亿多元,新增利税近 1 亿元。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路径 去年 5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光友薯业列为国际马铃薯中心中国科技示范基地。这是因为光友薯业掌握着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红薯深加工技术。目前,光友薯业获得的国家专利达到 47 项。 更重要的是,光友还成功探索了一种帮助农民致富的工业新路径。光友将薯区视为“没有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