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作业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9553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专题作业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汉语专题作业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汉语专题作业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汉语专题作业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作业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专题作业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共 10分,每词 2分)1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4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二、填空(共 20分,每空 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

2、 2000年 10月 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 年 1月 1日)起实施。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 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

3、(声调)三个部分。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正确。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i行、u 行、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 y、w,其目的是要把 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不对。使用 y、w 的主要目的是分隔音节界线,避免音节混淆。3io

4、u、uei、uen 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不对。这三个韵母在使用中与辅音声母结合时省略韵腹,自成音节时韵头元音要换成 y或w,没有省略韵头的情况。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 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不对。注音时,无论 i是不是韵腹,只要上面有声调符号,i 上面的一点就要省略。例如zhu,字母 i并没有充当韵腹,因为有声调符号,所以省略了一点。分析说明:有些同学根据声调标在韵腹上面的规定,认为本题说法正确,其实不对,i 充当韵腹,如果是轻声不标调,上面的一点也不能省略。5韵母 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不对。 行韵母与声

5、母 n、l 相拼时,上面的两点不能省略。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不对,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典范。7韵母 iang 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不对。普通话的中响复韵母共有 4个 iao iou ua ue,都属于复元音。这些韵母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再从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不响亮,比较轻短,中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8普通话声母 Z 和 zh 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对。这两个声母从发音方法上讲,都是塞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相关部位先是闭合,阻塞气流,然后打开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但是它们的发

6、音部位不同,Z是舌尖前音,zh 是舌尖后音。因为发 z的时候,舌尖部位比较平直所以也叫平舌音,发zh时,舌尖向上卷起或者叫翘起,所以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不对。构成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要素。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不对。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 ia、uo e,其中的i、u、 是韵头,

7、a、o、 是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 ai、ei、ao、en,其中的 a、e、a、e 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 20 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 分)。b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堵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 发音时,口腔大开,舌头前伸,舌位低,舌位居中,嘴唇呈自

8、然状态。如“沙发”、“打靶”的韵母。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前伸,前舌面上升接近硬腭,但气流通过时不发生摩擦,嘴唇拢圆成一小孔。发音情况和 i基本相同,区别是 嘴唇是圆的,i 嘴唇是扁的。如“语句”、“盱眙”的韵母。2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15 分)露富(lou 去 fu去) 作料(zuo 阳 liao去) 凿子(zao 阳 zi轻) 床笫(chuang 阳 zi上) 皈依(gui 平 yi平) 发酵(fa 平 jiao去) 龋齿(qu 上 chi上) 脍炙(kuai 去 zhi去) 抵掌(zhi 上 zhang上)喑哑(yin 平 ya上) 光烨(guang 平

9、 ye去) 荼毒(tu 阳 du阳) 谧号(shi 去 hao去) 水獭(shui 上 ta上) 小觑(xiao 上 qu去)把柄(ba 上 bing上) 咀嚼(ju 上 jue平) 鹿茸(lu 去 rong阳)喟然(kui 去 ran阳) 砧板(zhen 平 ban上) 刹那(cha 去 na去) 憧憬(chong 平 jing上) 造诣(zao 去 yi去) 嗾使(sou 上 shi上)蘸水(zhan 去 shui上)五、问答题(共 30分,每小题 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

10、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

11、、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代汉语方言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现代汉语方言发展由过去的相对封闭变得相对开放。一方面受共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服从于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另一方面,各个方言区内部的差异正日益缩小,呈现出互相集中的趋势,第三方面,相邻方言有互相交融的趋势。原因是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大流动,特别是上亿人口的民工,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动,这些流动人口把方言带到全国各地,又通过互相接触,与当地方言或别的民工群体方言交融,形成新的方言变体。3为什么说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 iou uei uen在实际中永远不会出现?iou uei uen这三个

12、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在给汉字注音拼写出音节时,这三个韵母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都要发生变化,而不是直接使用。第一,它们同辅音声母相拼时,为了使拼式简短,要省略韵腹,韵腹省略后,声调符号的位置要作相应的调整,例如 di(丢)、zhu(追)、gn(滚)。第二,它们自成音节时,不同辅音声母相拼,因为是以 i、u 开头的音节,所以根据前面介绍的 y和 w的使用,这里也要作相应变化,写作 you、wei、wen。4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整个北方全归为一种方言,因为北方一马平川,经过多次战乱、迁徙,即使有各地不同的音,也都相差不大,融合了。北

13、方话区域一直是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话通行地域辽阔,使用人口众多。所以普通话以北方话作为基础。5普通话语音有哪些特点?(1)北京语音从听感上会觉得清亮,高扬;另一方面却又舒缓,柔和。主要体现在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没有复辅音,衬托元音的清亮。清辅音多,音节较舒缓;声调高扬转降,自成节奏。这些,都使普通话的语音具有一种音乐美,说起话来就显得特别动听。(2)音系比较简明。在与方言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通话浊音声母少,辅音收尾的韵母只有两类(-n -n),声调数目较少。学习普通话的法宝就是掌握 21个声母,39 个韵母和四个声调的发音。6、方言今后是向普通话靠拢还是不靠拢?谈谈你

14、的看法?答:从正反面阐述都可以。正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第一,方言在一定的地域中使用,普通话不会对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二,方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地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易受外来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根深蒂固的语言使用习惯,方言更具有使用上的亲和力。反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全民共同所书面语,这些都对方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要借助于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所以,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