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9170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原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 800 字。一、 关于作文题型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文字陈述黑白照片,第二段文字陈述数码照片。题目中对所陈述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有多重对比:数量多少、记录内容、欣赏方式、留存状况、保存记忆等。黑白照片很少,数码照片很多;黑白照片只记录

2、下人生的几个瞬间,数码照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黑白照片与家人一次次翻看,数码照片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黑白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照片从不泛黄,永不模糊;黑白照片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对于“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本身给人的影响应作辩证思考,两者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但毕竟“数码技术”适应了当今的信息时代,所以它在今天基本取代了“黑白照片”技术。 二、 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 “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内容”如照片与欣赏方式、照片与

3、保存记忆等。 “含意”可以指上位概念和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其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科技与生活方式、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又如书信、电子邮件与情感传递等。 (一) 关于材料的内容 1. 如黑白照片唤起记忆;黑白照片与家人分享等。 2. 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可能会稀释记忆;数码照片传到网上与他人分 享等。 3. 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容易泛黄、模糊;数码照片稀释记忆,但不会泛黄、模糊。 (二) 关于材料的含意 照片是时代技术的载体,记忆是人类情感心理感悟。考生由照片联系到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等方面都可以。 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电

4、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与信息获取等。 “书信和电子邮件”跟照片一样都属于科技,而“人的情感传递”则属于人类的情感心理方面。 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或者由个别到个别,都是不能离开内容的中心的;照片与记忆、照片与欣赏方式。而且必须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科学技术,另一个方面是心理/情感或生活方式。三、 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根据评分标注,内容项的一、二等卷,都必须是符合题意的。那么怎样才是符合题意的呢?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一个中心” ,指的是“照片/科技” ,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的记忆/情感” ,二是“人的生

5、活方式/生活态度” 。 如果从“内容”角度立意, “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照片” ,如果从“含意”角度立意, “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 ,也可以是其他属于科技的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但是,谈科技或其他属于科技的事物,都要从照片谈起,谈照片是一种科技,或照片与某种事物类似: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感或生活。 (一) 符合题意 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 ,或者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都属于符合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用与材料内容具有类比关联的论据或事例来展开写作,是符合题意。如围绕“书信和电子邮件(慢与快) ”或“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少与多、慢与快) ”来

6、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态度” ,就是属于具有材料内容的同类对比。 要注意的是:仅仅指出“书信和电子邮件”和“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相类(同属于科技)还不行,还要阐释“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情感传递方式的关系,或者谈“书信和电子邮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照片/科技” ,主体部分与“照片/科技”无关;或者仅仅谈“照片/科技” ,没有联系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三) 偏离题意 离开“照片/科技” ,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都属于偏离题意。 许多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

7、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 ,则为偏离题意。 从“内容”与“含意”角度立意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即从“内容”角度立意与从“含意”角度立意均可。四、 关于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一) 第一段文字 可参考的角度:1.翻看黑白照片唤起美好的回忆,表达亲情、友情、爱情;2.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3.黑白照片虽然很少,但情感却非常丰富;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心灵却非常澄澈;5

8、.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感不会老化;6.黑白照片很少,留给人们美好回忆有限;7.其他角度。 (二) 第二段文字 可参考的角度:1.数码技术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2.数码技术可以把很多照片上传到网路与他人分享,人与人之间可以加强沟通;3.数码技术虽然发展了,但有的人却失去了纯真之情;4.数码照片多了,人的情感却少了;5.数码照片清晰了,人的心灵却蒙上了灰尘;6.生活节奏太快了,未能好好品味和珍惜这“点点滴滴” ;7.珍贵的感情不能被科技发展所稀释;8.其他角度。 (三) 综合两段材料 可参考的角度:1.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给人的影响有利有弊;2.照片诚可贵,感情价更高;3.纯真的感情不能因科技

9、的发展而褪色;4.发展科技与守护真情;5.新科技带来新的人文价值观;6.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7.其他角度。 高考范文数码时代之困惑 网络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一句话道出了在科技突飞猛进,数码产品充斥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所导致的感情危机。确实,在数码时代,人与人的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有一位父亲,他发现儿子没事就喜欢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有时又拿着手机拍照。当父亲向他问起问题时,儿子总是漫不经心地回答,且眼睛从不离开手机。父亲感伤地说,以前,父子俩相处得轻松愉快,有了手机这个“障碍” ,

10、父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一两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说自己与父母无法沟通,有没有想过,自己本身有没有给机会父母和你沟通?面对面的不好好说话,难不成要到微信、QQ 空间里去交流? 人与人的感情是需要维系的。有一个词语叫做“礼尚往来” ,说的就是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相互探望,嘘寒问暖。慢慢地就由陌生到相识,由相识到相知,甚至成为刎颈之交。你看“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是喝了多少坛子的酒,出生入死过多少回关系才会变得那么铁的。礼尚往来的过程保证了感情的真与诚,脱离、跳过了这一过程的情感是经不起考验的。在相对落后的“非数码时代” ,一次平凡的送别都会引发无限的感伤。王维有“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叹,高适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慨,孟浩然有“日暮孤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之痛,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当然,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但何以现今不再见“断肠人”了呢?古人一别,不知归期,其情当然浓郁,今人一别,千里之外,一日可还,且在去途与归途中仍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 ,可对话可视频,可微信可 QQ,哪还有那份“断肠”的念想?就算是李白,怕也不会有那份心思去吟风弄月了吧。久而久之,人不是变得愈来愈麻木、愈来愈冷漠了吗?到那时可真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了。 可见,数码时代对感情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不过话得说回来,数码产品也不是一无是

12、处,凡事都得两面看,数码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光彩,在很多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恐怕是应了“针无两头利”那句俗语吧。 【邹天顺简评】作为我工作室成员,罗老师第一个完成了今年高考 作文的下水任务。文章急救而成,但写得很有特色。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而最后却让你豁然开朗。文章读完了,观点鲜明了,作者的意图当然也“你懂的”了! 文章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整篇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情怀,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的穿越,加上文章的语言活泼得很有灵气,给了读者愉悦的美感享受与文化熏陶!何事秋风悲画扇?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行走,而时代的发展总会在人类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从农耕时代到工

13、业时代,在到今天的科技时代,文明的每一小步,都是人类发展的一大步。但人类又是一个会思考的精灵,面对大时代,我们往往显得步履蹒跚,于是我们就会哀叹、自怜,当然也在哀叹、自怜中反思。不得不说,我们是一个情感复杂的矛盾体,对于时代的发展,我们爱之,也怨之、怜之,而其实,正如人生难以如初见,奈何秋风非要悲画扇? 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人类的矛盾之处,就如黑白胶片的时代,面对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为数不多的照片,我们深知这代表人生印记的影像的珍贵,我们希望这样的印记能再多一点,再多一点。而在数码技术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记录、分享日常生活的点点

14、滴滴,但那从不泛黄,永不模糊的照片却又让我们觉得若有 所失,因为太容易获取的“点滴”往往也代表着无需珍惜。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焦灼的矛盾中怨之、怜之。 这是人类的“维纳斯”之憾。面对这样的遗憾,现实却替我们给出了答案。若论黑白胶片时代的代表,恐怕非柯达莫属。那一圈圈的胶卷,那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了我们父辈多少的青春年华,也留下了我们年幼时的纯真印记。一张照片背后往往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生情谊。但是,再美好的记忆,再珍贵的情谊,在无情的时间面前总归渐渐淡忘、消退。而曾为我们留下无数印记的柯达,也因无法跟上数码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最终也走向没落、消亡。时间终归是会流逝的,而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

15、,那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照片代表着的是我们的美好印记,但并不指向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可以籍照片追忆过往,但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沉溺过往。我们可以怀念那纯真的青春年华,但却不应停止成长;我们可以为那流逝的过往而黯然神伤,但却不应拒绝未来。人类那柔软的心灵,滋长了情感细腻的诗人情怀,而我们那睿智的头脑,更因引领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所以面对那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照片,我们可以怜之,但却不应对那代表新生活的数码照片拒之、怨之。 须知,当某处风景渐行渐远的同时,也有另一处风景向你款款而来。更何况,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与情感的记忆并不冲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都只是情感印记的载体,只要情感未变,那些

16、值得珍惜的生活“点滴”又怎么可能被稀释呢? 电影归来中,因为女儿的不解与怨恨,几乎把所有照片中的陆焉识的头像都抠掉了,以致当失忆的冯婉瑜面对已然归来的陆焉识时视作路人。陆焉识看似归来了,但却是永远也无法归来了。而如果剧情可以假设,当那无数的从不泛黄、永不模糊的数码照片放在冯婉瑜面前时,那不是更美好的归来吗?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可以珍藏记忆,更重要的是,科技与情感并不冲突,而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维系彼此的真情,增进彼此的沟通,其实才是我们面对时代发展的应有态度与行动。 春花的凋零会为了孕育那盛夏的果实,以期那金秋的收获。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由黑白胶片的时代步入数码技术的时代,这不是一件值得哀叹、悲 伤的事情,科技为我所用,记忆更需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