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9032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辅导二:文言文考纲解读,刘义青,QQ:502908061 邮箱:,大学语文考试说明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门公共必考课,几乎报考所有自考专业的考生都要参加此门课程的考试。其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凡是考试大纲,教材没有变动的,每年的考试试题难度,出题的角度都不会有变化。因此,2012年10月大学语文试卷出题的角度,难度都没有变化。并且是严格按照教材命题,也就是说凡是教材以外的知识一律不考。尤其强调的是:近年来考试在难度上有所加强,不仅考核考生是否熟读了课文,还考核考生是否真正地深刻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过去考试的试题用一个地方的知识就可以回答,近年来试题往往需要

2、用几个地方的知识综合地回答,因此考试难度加大;需要考生认真研读课文,真正地钻研。并且每年试题都有几道题是“活题”,是要用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考核考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以及运用能力的。2012年10月大学语文试卷比较容易。难题不多。,其二,大学语文考试内容仍然是:1、考核课文的内容,要求考生熟读教材上面的所有课文。2、考核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知识点,课文后提示是对考试大纲的知识点的展开。3、考核语文知识,这部分知识是难点,每次考生丢分很多。这些语文知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描写人的五种方法;九种修辞方式;十二种表现手法;叙述的顺序;诗歌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六种间接抒情方法)等等。4、作文,3

3、0分。其三,每份试题的难度:一般来说,占20%的试题是十分容易的试题;占30%的试题是比较容易的试题;占30%的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其中约有20%的试题有难度,需要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

4、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二)文学知识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第一单元 散文(一)10篇议论文中的四篇文言文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

5、思想。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1、概括本文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解读】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1)反对兼并战争。(2)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3)注重教育。(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5)以民为本。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具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6、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解读】孟子善用比喻。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讽刺揭露了梁惠王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形象、生动,具体深刻。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解读】文中的第三部分使用了两组排比句,列举出多个小前提,然后通过两步总结得出结论,形成了严密的归纳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而且还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

7、”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知识解读】文章层次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孟子运用比喻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5、6、7自然段):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本文以“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三个句子收束各个部分,环环相扣,中心线索鲜明突出,文章结构严谨周密,层次清晰明白。 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并未从根

8、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否定其盲目自大心理,这是“抑”。同时,针对其渴望使“民加多”,希望得民众拥护的心理,孟子又给以肯定和勉励,劝导他施行仁政,这是“扬”。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2、秋水(节选)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9、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8、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解读】本文中心论点: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可以概括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现实意义: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解读】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10、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解读】文章中通过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海神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解读】本文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的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出叠见,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例如:“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以“梯米之在大

11、仓”比喻“中国之在海内”;“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毫末之在于马体”比喻人与万物的关系,结论是微不足道,不必自多。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进行说理的地方。【解读】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在论证中又多用形象比喻来说明抽象道理,其中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其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乃知己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对比论证。,7、认知文

12、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解读】文中“井蛙”、“夏虫”、“曲士”三句是排比,“四海”、“中国”、“万物”三句是排比,“五帝”、“三王”、“仁人”、“任士”四句也是排比。北海若的话几乎全是排比句,有些排比句同时还是层递句式。排比句的作用或是同构铺陈,或是层递推进,都可以造成行文的一种滔滔莽莽、宏肆张扬、不可阻挡的气势。8、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解读】文中的排比句往往以反诘语气呈现:“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不似羁空之在大泽乎?”、“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这些反诘句,不仅强化了肯定的语气,而且与排比相呼应,双重

13、累加性地强化了行文的气势和说理力度。,2(补)、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明确:文章第一段以两种景物的描写,隐喻空间的变化带来认识的变化,第二段以海若的论述直接阐明中心论点:首先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予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类比论证人的认识有极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和教育程度的限制。接着用“礨空之在大泽”、“梯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来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阐明个人的地位、认识之渺小;最后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3、五代史伶官传序1、识记本文是一篇

14、史论。2、理解文章“国家兴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解读】本文选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伶官传前的序文。从内容来看是一篇有名的史论。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解读】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15、这两个警句告诫后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一个人为事业奋斗,都必须勤勉、发奋,不可贪图安逸、意志消沉。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 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解读】“满招损,谦得益”出自尚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患勤劳能够使国家兴盛,逍遥游乐能够使自身消亡;“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祸患常常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并且大智大勇的人常常被所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限制。,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解读】文章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服力极强。作者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其败时

16、“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进而得出“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显示出成败由人的道理,显得令人信服,发人深省。其中,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推出警戒性的对比短语,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并引用尚书上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对中心论点进行印证。两个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更是用得发人深思。前句以反问否定了得难失易,后句用“自于人”三字,与开头“岂非人事哉”呼应。至此作者还不止笔,而是援引古训,进一步追本求源,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使论点进一步得到强化。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解读】(1)文章第二段选用了事实论据,用庄宗先成功后失败、先强盛后衰微的历史事实恰当、准确、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文章第三段的论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论据有二:其一是理论论据,尚书上的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其二是庄宗“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本段是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和论证,强调“人事”因素对国家“盛衰”的决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