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生化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98390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中药生化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中药生化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中药生化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床中药生化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中药生化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中药生化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 临床中药生物化学复习1、名词解释1.酶原:无活性酶的前体。2.酶原激活:酶原转变为酶的过程。3.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和电泳行为都不相同的一组酶。4.生物氧化: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CO2 和 H2O 并释放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过程。5.呼吸链: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CO2 和 H2O 并释放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过程。6.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营养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所释放的自由能推动 ADP 磷酸化成TP ,这一过程称为氧化

2、磷酸化。7.糖酵解:在细胞液中,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经过多步连续的化学反应,最后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8.糖的有氧氧化:当供氧充足时,葡萄糖在胞液中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彻底氧化分解成 CO2 和 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9.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由乙酰辅酶 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三羧酸)开始,柠檬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后,最终又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10.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经过 6-磷酸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 NADPH 和磷酸戊糖的途径。11.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12.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

3、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13.脂蛋白:与脂质相结合的水溶性蛋白质。14.酮体: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的统称。15.一碳单位:有些氨基酸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含 1 个碳原子的活性基团16.氮平衡:是指摄入氮与排出氮之间的平衡关系,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 1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的食物蛋白混合食用,可以互相补充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8.逆转录:是以 RNA 为模板、以 d NTP 为原料、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 DNA 的过程,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向 从 RNA 到 DNA,与转录过程从 DNA 到 RNA

4、 的信息传递方向相反,所以称为逆转录。19.启动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均由转录起始位点、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及控制转录起始的调控序列组成,是启动转录的特异序列。20.转录:是指生物体按碱基互补原则把 DNA 碱基序列转化成 RNA 碱基序列,从而将遗传信息传递到 RNA 分子上的过程。21.复制:是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从而将遗传信息准确的传递到子代 DNA 的过程。22.翻译:翻译又称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核糖体协助 tRNA 从 mRNA 读取遗传信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 mRNA 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过程,或者说是把碱基语言翻译成氨

5、基酸语言的过程。23.遗传密码:从 mRNA 编码区 5端向 3端按每 3 个相邻碱基为一组连续分组,每组碱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称为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24.胆色素:血红素的主要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25.生物转化:肝脏可将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增强起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26.脱水:指机体内水、钠缺失,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27.碱储:血浆中 NaHCO3 的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缓冲酸的能力,习惯上将血浆NaHCO3 称为碱储或碱储备。28.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规律(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RNA

6、,再从RNA 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DNA 的复制过程。2、简答题1.试从下列各点比较糖酵解与糖的有氧氧化的不同点:(1).反应条件; (2).反应部位 ; (3).终产物; (4).产能 .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反应条件 无氧 有氧反应部位 细胞液 细胞液+线粒体终产物 乳酸 CO2、H2O产能 净生成 2 分子 ATP 净生成 36-38 分子 ATP2.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在线粒体中进行,整个循环不可逆; 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有 2 次脱羧反应,生成molCO2; 有 4 次脱氢反应,生成molN

7、ADH+H+ 和 1molFADH2; 有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1molGTP; 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 1mol 乙酰基,可生成 12molATP; 循环从草酰乙酸开始,以草酰乙酸再生结束。 3 试述脂肪酸或胆固醇合成的原料及其来源。胆固醇能转变成哪些物质?原料 来源乙酰 CoA、ATP 主要来自糖有氧氧化。NADPH 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胆固醇可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4.氮平衡有哪三种类型?如何根据氮平衡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 (举例说明)1氮总平衡:是指摄入氮等于排出氮,表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维持动态平衡。常见于健康成人。2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

8、出氮) ,表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多于分解代谢。儿童、孕妇和康复期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属于氮正平衡。3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 , ,表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多于合成代谢。长时间饥饿者以及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和大失血等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属于氮负平衡。5.叙述胆汁酸的分类、代谢过程及功能。胆汁酸分类:1.按结构分类:游离型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 2.按来源分类: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胆汁酸的功能:1.参与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2.是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形式 3.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沉淀(结石)胆汁酸的代谢过程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肝脏转化胆固醇生成初级游离胆汁酸。初级游离胆汁酸在肝细胞内转变为初级结合胆汁

9、酸。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结合胆汁酸进入肠道,重新生成次级游离胆汁酸。次级游离胆汁酸重吸收入肝脏,转变为次级结合胆汁酸。3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进食脂类物质后,胆汁酸参与脂类消化吸收,约有 95%的胆汁酸被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进入肝脏,游离型重新转化成结合型胆汁酸并汇入胆汁,随胆汁入肠,形成胆汁酸的肝肠循环。6.试述钾、钙、钠与心肌细胞及神经肌肉应激性的关系。当血钙浓度降低或血钾浓度升高及碱中毒时,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强,或引起抽搦。反之则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减弱,会出现肌肉软弱无力甚至麻痹。当血钾浓度过高时,心肌兴奋受抑制,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收缩力减弱,严重时心跳会停止于舒张状态。当血钾浓度

10、过低时,心脏自动节律性增强,易出现期前收缩等心率紊乱的症状,严重时心跳会停止于收缩状态。血钙浓度和血钠浓度增高时,心肌兴奋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拮抗 K+对心肌的抑制作用。7.何谓低血钾?引起低血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低血钾患者治疗原则是什么?1) 血钾浓度低于 3.5mmol/L 称为低血钾。2) 低血钾病因: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布异常、碱中毒3) 低血钾治疗原则:1在处理原发病基础上给予补钾。2掌握“四不宜”原则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量,每日量不超过 4g;不宜过浓,一般为 0.3%浓度;不宜过快, 1 天量需在 68 小时以上滴完。8.血液正常 pH 值是多少?它的相对恒定是由体内

11、什么机制调节的?了解血液 pH 值对判断酸碱平衡有何意义?答:血液正常 pH 值是 7.357.45.机体可以通过血液缓冲、肺呼吸和肾脏的排泄与重吸收来维持体液 pH 值的相对稳定,维持酸碱平衡。了解血液 pH 值有助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情况。正常情况下血液 pH 值是 7.357.45;在酸碱平衡失调初期,由于体液的缓冲作用和肺、肾脏的调节及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可以获得部分代偿,此时虽然 NaHCO3 和 H2CO3 的绝对浓度已经有变化,但二者的比值仍维持在 20:1 左右,所以血浆 pH 值尚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7.357.45) ;当酸碱平衡严重失调、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时,人体酸碱平衡调

12、节系统虽然已经发挥作用,但NaHCO3/H2CO3比值发生改变,血浆 pH 值超出 7.357.45 范围。如果血浆 pH 值超出 7.07.8 范围,会危及人的生命。9.胆红素在体内的大致代谢过程。1) 游离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红细胞被但和吞噬细胞系统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成血红素,血红素裂解成胆绿素。胆绿素在细胞液中还原成胆红素。这种胆红素直接释放入血,形成游离胆红素。2) 游离胆红素的转运:游离胆红素入血后与血浆清蛋白作用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3) 游离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随血液进入肝脏后,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与载体蛋白结合,运送至滑面内

13、质网。在滑面内质网,胆色素与 UDP葡糖醛酸缩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4) 胆红素在肝外的代谢:结合胆红素在肠道还原成胆素原,大部分随粪便被排出体外,未排出的由肠道重吸收回到肝脏。重吸收的胆素原大部分被仍排至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其余进入人体循环,随尿液排出体外。10.参与 DNA 复制的主要酶类有哪些?各有何功能?1) 解旋、解链酶类:1.解链酶:从复制起点双向解开 DNA 双链,形成两个复制叉,然后在后随链的模板上沿 53方向移动解链。2,拓扑异构酶:切断 DNA 双链的一股,松解其超螺旋结构,然后再把切口封闭,使DNA 变成松解状态。拓扑异构酶:同时切断 DN

14、A 双链的两股,在消除超螺旋结构或引入负超螺旋结构之后再连接起来。3.单链 DNA 结合蛋白:稳定解开的单链 DNA,阻抑其重新形成双链,并抗核酸酶降解。2).引物与引物酶:DNA 复制需要 RNA 引物,RNA 引物由引物酶催化合成。3).DNA 聚合酶:催化四种 dNTP 以 DNA 为模板,从 RNA 或 DNA3-OH 端按 53方向合成 DNA4).DNA 连接酶:催化环状 DNA 或冈崎片段合成后切口处的 3羟基与 5磷酸基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11.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异同点;模板:复制的模板为解开的两条 DNA 单链,而转录的模板是一条 DNA 链的一段,故为不对称转录。两者都是以 D

15、NA 为模板。参与酶:参与复制的酶主要有 DNA 聚合酶、拓扑酶、解链酶、引物酶、连接酶,参与转录的酶主要是 RNA 聚合酶。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催化核酸合成的方向都是53,其中核苷酸间均以 3,5- 磷酸二酯键相连。两者都是酶促的核酸聚合过程,都需要依赖 RNA 聚合酶。原料:复制的原料主要是四种 dNTP,转录的原料主要是四种 NTP。两者都是以核苷酸为原料。引物:复制需要以 RNA 为引物,而转录不需要引物。配对:复制的碱基配对是 A=T,GC ;而转录的碱基配对是 A=U,GC,T = A。两者都遵循碱基配对原则。连续性:复制方式是半不连续复制,而转录是连续进行的。后加工:复制产物为两条与亲链相同的子代 DNA 双链,不需要加工修饰。而转录产物为与 DNA 模板链互补的 RNA 分子,还需要经过剪接等加工过程才有生物学活性。产物:复制产物是子代双链 DNA,而转录产物是 mRNA、tRNA、rRNA。12.试述 DNA 损伤(突变)和修复的几种类型。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 缺失和插入 ,重排DNA 的损伤修复类型包括:光复活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错误倾向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