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96240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2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67 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 28%,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对于每一个家庭,而且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还有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从 50.6%的未成年人对这项工作不了解这个数字来看,我们宣传的力度和普及程度还不够。仍有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是游离在这项建设工作之外的。二是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阵地,其针对未成年人的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还有待改善。三,在学校加大德育工作的同时,更离不开家庭、社会、传媒传递给学生的正确信息。如果没有全社会,

2、没有每个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则效果不会好,更不会持久。 李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否认,与预期要求相比,的确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就包括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不理想的情况。就未成年人文化建设具体工作来讲,与城市未成年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状况相比,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主要表现为 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设施异常落后;对农村未成年人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文化部门的领导对未成年人文化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真正能够吸引未成年人兴趣的优秀文艺作品还十分匮乏;为未成年人举办的文化活动还比较单一;对未成年人文化工作的内容

3、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方面还有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等等。因此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参加活动 记者:刚才聊到有近 50.6%的未成年人对这项工作仍不甚了解,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未成年人并不知道自己就是这项牵动万千家庭心弦的民心工程的真正主角。这个问题应用什么办法解决? 程方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涉及到教育体制自身的问题。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发自内心地接受相关教育或参加相关活动。二是出在老师、学校甚至家长身上。不少老师,甚至是班主任仅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式化地进行,只是照本宣科地说说即了,主要

4、精力仍然只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其中尤其是“育人”的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应当让更多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媒体,加入到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队伍中来,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杨进:在实际工作中也感到有针对性的宣传的必要和重要。文件下发之初,教育部就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对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 8 号文件的六项重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认真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实招、硬招和高招。但

5、是,在宣传文件、落实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遇到难点,尤其是教育力量落后的农村地区,宣传很难到位。我们计划在今年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未成年人的宣传力度。还要不断探索新颖的宣传形式,例如将每年 9 月份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利用新生入学、教师节、“公民道德宣传日”、国庆等契机做文章。 学校教育仍是建设工作的前沿阵地 记者: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阵地的各级中小学校,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杨进:首先,学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去年,各级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改进了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部已先

6、后颁布了新制定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并正在进行实验。下一步将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继续改进教学方式,更多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感受。其次,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80.9%的未成年人在课余时间和假期的主要活动仍然是家庭作业。减负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既减轻学生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又保持中国教育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的有效方法,真正把应试教育逐渐过渡到良好的素质教育上来。另外,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

7、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杨英: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以童谣为载体,我校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于体验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我们可喜地发现,这种教学形式,开辟了一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早起问声长辈好说到做到守信用用筷八忌等童谣不仅成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传唱作品,还成为学生们规范行为的标尺。有的学生说早起问候歌告诉了他应该对家长有礼貌,现在他每天起床后一定先问爸爸、妈妈好。有的学生则把学习到的用筷

8、八忌运用到纠正爸爸吃饭夹菜上。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完善童谣这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多易于让孩子们接受的、生动的教学形式。 社会合力构建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记者:除了学校的直接教育外,家长、社会在实际生活中传递给孩子们的种种信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思想道德。在这项建设工作中,对扮演着同样重要角色的家长、社会又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杨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具体工程,需要基层学校的常抓不懈,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首先需要社会的大力宣传,应该提倡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家庭教育的脚步也需要跟上。家长们非常重视孩子学业

9、上的进步与提高,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却往往不太重视,而实际上这个被他们忽视的问题才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为此,我们加大了家长教育的力度,每学期都要请方方面面的专家为家长开办讲座,就诸如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等进行讨论。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家长反响良好也只能每学期办一次。我们希望这种对家长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以广播电视等方式,让家长们能多渠道地接受相关教育。家庭教育仍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李宏: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顺利开展的最大支持。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的熏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为了给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外部软硬环境,去年文化部

10、有关部门在公益性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集中整治、依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等工作方面下了大力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扩大优秀精神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推介工作的广度及深度,把更多的优秀儿童戏剧精品献给西部地区的广大未成年人,计划 2005 年至 2009 年每年演出 100 场,每个城市演出 10 场,5年内让西部地区 50 个大中小城市近 500 万未成年人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针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薄弱的问题,文化部准备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继续通过文化下乡等各种形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农村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程

11、方平:尽管各级各部门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良好社会环境的呈现和保持最终还是需要我们成年人自觉地创造。只有我们成年人真正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首先做好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谈得上为孩子们提供一片宁静的蓝天。因此,要进一步建设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离不开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同步建设。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才会有实效,也才能达到持续的效果。当代教育栏目将推出 7 集系列节目解读“问题”孩子央视国际 2005 年 05 月 26 日 10:53“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举办“未成年人的成长,成年人的教育关注未来行动”主题宣传周,为配合宣

12、传周活动,当代教育栏目将推出共 7 集的系列节目解读“问题”孩子,节目播出时间为 5 月 30 日至 6 月 5 日的每晚 21:10。 1、小陈皓的幸运 13 岁少年陈皓的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管教他,竟把他寄养在网吧里。他迷恋网吧,逃学、旷课、打架,成了一个“坏“孩子。有一次他偷了家里 2 万元现金离家出走。父母找到他以后,把他送进了工读学校。班主任唐老师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到正是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打骂让陈皓形成了孤僻和乖张的双重性格。唐老师通过让陈皓参加演讲比赛等方法鼓励陈皓,同时帮助他的父母改变教育方法,陈皓由此开始转变。 2、我为明天走四方 江苏省淮安市的徐向阳教育训练工作室从 1998

13、 年开始,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择差教育,专门针对差生进行特殊的行走训练,使差生转变,让他们重新找到信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3、走过去是个天 通过行走学校的野营拉练生活,这些所谓的差生,在离家的日子里学会了自立,在行走队伍中找到了友情,在艰苦境遇下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4、“假小子”和她的魏妈妈 于小玲,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脾气暴躁、爱打架,成绩不好,成为全校的风云人物。魏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用细心和爱心改变了这个外表强悍但内心脆弱的孩子。 5、一起走过的花季 2002 年的深秋,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将全校学习成绩最差,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了潜能生班,一时间,反对、

14、质疑声一片。 小华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爱好广泛、相貌出众,可从初二开始,她经常接到男同学的情书,谈起了恋爱。作为“差生”,小华进入了潜能生班,在两年后的中考中,她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潜能班为什么能让小华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6、康风的“网”事 康风曾经被称作一个网瘾少年。当考入重点班的康风第一次考试就排名倒数之后,大大地挫伤了他的自信,他开始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被父母发现后,康风遭受了一顿痛打。对儿子无计可施的父亲想到了请教“专家”。汪传华曾经十几年从事中学德育教育,在汪老师的指点下,康风的父亲当着众多亲属的面为打儿子的事向儿子道歉。父亲放下架子与儿子平等交流,康风慢慢理解

15、了父母的用心,他戒掉网瘾,专心学习,积极备战今年的高考。 7、网瘾少女 曲倩从小到大一直是公认的好学生,初中毕业时,她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市一所重点中学。然而在高手如林的新环境里,第一次考试,她就被排到一百名以后,这沉重的打击让她实在难以接受,而此时的母亲却没有意识到曲倩的心理变化,反而责问她。随着母女矛盾的激化,曲倩开始向网络寻求解脱,有一次,她竟在网吧里待了七天七夜不回家。曲倩不得不休学回家,百般无奈之下,她的母亲向媒体求援。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陶宏开走进了母女二人的生活,半年后,网瘾少女重新找到了方向。 道德观察六一系列节目央视国际 2005 年 05 月 26 日 13:47家

16、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成长不可回避的环境,三种环境中感天动地的真情故事使人欣慰,但三种环境中的道德缺失、缺位状态也令人堪忧。 我们坚信:子不教,父之过,同时也是学校之过、社会之过,即:孩子的教养,成人的责任重于泰山。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受害与犯罪,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无疑是最有效的。所以,道德观察六一系列节目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挖掘催人向善的来自成人世界的道德力量,找到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德源泉,针对诱发青少年受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道德因素,拨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层层迷雾,揭露青少年人生路上的种种陷阱,扫除侵害青少年身心的邪恶和腐朽,以达到关爱青少年成长,警醒成人社会的目的。 骗来的妈妈 杨女士被一个陌生人欺骗,无奈地带着一个身上有残疾女孩回家。为了给这个孩子治病,杨女士历尽艰辛。而那个陌生人却常常打电话让杨女士不必为孩子治病,在气愤的同时,杨女士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是捐助和支持。艰难的际遇最终让这对母女成为至亲至爱的亲人。 花酒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