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96128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摘要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观和课程管理体系,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带来了库区地理环境的重构,交织着的两个变革催生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地方课程。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课程为培养库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选择本土化的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开发出具有乡土性、交互性、选择性的地方教材,选建点、线、面结合的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立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化、活动化、互动化的“三化”教育模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环境教育;地方课程 三峡库区是位于长江上游渝东北地区,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大坝的修筑,在坝上形成的一个以长江河谷型水库为轴的狭长

2、地理单元。三峡库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稠密、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淹没区的 11 座县城、114 个集镇的大规模搬迁建设,120万人的庞大移民,这些新的人类活动给三峡库区先天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摆在库区人民面前的首要大事。学校环境教育具有“教育一个,影响全家” “教育一代,影响几代”的功效,是全民环境教育最经济、最有效的形式。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正是我们要找的植根于库区、适用于库区的地方课程。 2二、开发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实践探索 重庆市万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开发出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并在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

3、地方教材、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提炼地方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总结出“创造适切每个孩子发展的课程” “地方课程开发策略” “库区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策略” “环境教育课程化模式” “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等有价值的经验。 (一)培养库区“ 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选择本土化的教学内容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依据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施指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为库区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对当地环境和环境问

4、题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基础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研究区域性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选择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征及环境问题高度相关的内容,如“三峡工程与库区移民” “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移民后靠垦殖与库周水土3流失的治理” “库区蓄水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积重难返的水污染与水库自净能力减弱的矛盾” “城市搬迁建设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治” “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问题” “库岸消落带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库区淹没生物的抢救与保护问题” “库区劳动力过胜与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问题”等。 (二)制订实施方

5、案,确保课程扎实有效实施 为确保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我们制订了百州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明确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规定前期准备、实施启动、实施深化、完善提升等四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和实施内容;提出“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课程理念”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活动带知识” “建立三峡库区中学环境保护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 “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建立环境教育学生实践基地”等四点要求。同时,我们还制订了万州区中学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将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与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机结合,解决高中学段基础课程多、课时紧张的矛盾,使地方课程的实施更有料分

6、项研究合力解决等学习模式。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并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有机结合。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公民环保素质基础层面上的观念品德教育;在拓展型课程中,我们着力帮助对环境科学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较系统的自主学习,重在环保知4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型课程中,我们以专题或问题为切入口,联系当地实际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重在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将环境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又造就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环保小卫士。 2增强渗透式环境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7、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和相关性。因此,中学的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课程是环境教育极好的载体。我们在开设环境教育专门课程的同时,依然重视环境教育渗透模式,通过学科教研会和研究课,着力增强相关学科教师渗透环境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许多教师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实施都很自然地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其中,使环境教育无处不在。几年下来,教师们完成了上百篇优秀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二) 活动化的环境教育 1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尤其是本土环境教育,必须在现实环境中去体验、感悟。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的策略,以综合性

8、或专题性的学习目标与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考察或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感知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近几年来,万州区学生有几万人次参与专项的环境考察、事件调查、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环保体验等实践活动,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环保实践活5动成果,如“库岸消落带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苎溪河水污染调查报告” “太白岩危岩治理研究性学习成果” “万州区水土流失调查与研究” “龙宝河综合治理工程考察报告” “高峰镇生态农业考察”等。 2环境保护主题活动 环境保护教育是一种强调参与性的自我教育活动。我们利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契机,采取学校自己组织或与环保局、共青团等机构联合组织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

9、几万名师生参与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长江三峡库区清漂行动” “绿化社区行动” “全民植树活动” “中学生环境保护征文比赛” “节能环保我行动” “学校节水周”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改变了学生的环境行为,还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使学生在本土化的环境行动中不断成长。例如:清泉中学的“长江清漂体验活动” ,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万州区第二中学“气候酷派”小组在“重庆中学生气候酷派环保宣传方案设计比赛”中获第二名。熊琳琅同学在由重庆市环保局、教委、科协、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的中学生环保大使评选活动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中学生“国际环保大使”称号。 (三)互动化的环境教育 1学生 家庭互

10、动的环境教育模式 学生 家庭互动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家长,家长督促学生。一些学校还在初中建立了学生环保个人6行为联系卡,要求家长和学生对出门关灯,电脑、电视、插线板用后关掉电源,洗手、洗澡抹香皂时关掉水龙头,少买一件衣,拒绝一次性碗筷等个人行为进行互相监督。这样,学生与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2学校 社区互动的环境教育模式 教育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而社区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好对象。社区环境保护与学校环境教育的自觉结合是环境教育产生社会效益的具体表现。学生组织的大多数环境保护活动都是在当地社区举行的。这一方面利用了社区的环境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宣传和影响了社区环境建设。许多学生对社区环境建设建言献策,他们不仅成了社区居民的环保宣传员,也成了“绿色社区”的建设者。同时,社区也成就了学校的环境教育,一些政府的官员、高峰生态农业园的农民、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员等都成了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员和环境实践活动的指导员。学校与所在社区、乡镇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校 社区环境教育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