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6114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全县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新春佳节将至,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给大家拜个年,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顺利。虽然你们不在一线工作,但一直关心、关注着兰西的脱贫解困进程,积极献计出力,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对此,向大家表示由衷的谢意。下面,把 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 20*年工作思路作以简要通报,请大家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一、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年,全县上下以经营理念深化“五个调整” 、推进“七个重点突破” ,举全 县之力加快五大 类项目开发 建设,新上和续建投资超*万元项目*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全县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城

2、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亿元、*元和*元,同比增长*%、*%和*% ;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举全县之力推进了五大类项目开发建设。一是“中国*” 轮廓日益清晰。营销体系初步确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畅通的销售体系,*的亚麻系列产品遍布全国各地。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投入运营,我县与新疆、我省北部农场的营销关系进一步密切,产品打入欧洲、澳洲、中东等地区,销售额达到*亿元;成立了亚麻协会;注册了*亚麻原产地和绿色亚麻用品两个专用标识;“*”品牌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麻类企

3、业发展到*家,启动并实施了林亚 800 吨前纺、2中泰 2500 锭纺纱、*20 万套编织等 9 个麻类加工项目,全县干湿纺、织布、编织生产能力分别达到 2.8 万锭、1200 万米和 50 万套(件),同比增长 75%、41.2%和 400%。亚麻工业实现增加值 8600 万元,拉动社会就业 1.3 万人。原料基地域内种麻 12.5 万亩,域外种植 15 万亩。二是“ 中国 *”短链产业 化初步形成。建成年出 栏 1 万头商品猪示范项目3 个,二级扩繁场达到 28 个,扩繁点增加到 52 个,商品量达到 35 万头;域外连锁店发展到 16 家,在绥芬河设立了对俄销售窗口;20 万头*屠宰加工

4、、3 万吨专用饲料项目正在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对接。三是“滨 北 *经济带 ”实现 分区启动。项目规 划由省工程咨询评审中心编制完成,今年经济带共上马 25 个子项目。旅游开发实现收入*万元,同比增长*%。东方和林荣两个小区入驻企业 9 户,新组建的瑞全制药已通过 GMP 认证,绥奥汽车内饰板项目已进入设备订购阶段。2 个 A级绿色食品品牌、9 个无公害品牌拉动全县绿色、无公害基地面积*万亩,特色瓜菜哈市销售率*%。以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康荣果菜批发和滨北果菜批发市场为载体,带动全县物流交易额*亿元。四是城市经营多领域开发效应初显。聘请有资质部门完成了城市经营总体规划。城镇应急水源二期工程全

5、部完工,铺设镇内供水管线 21 公里,供水普及率提高到 60%;铺设城镇排水管线 2000 延长米;建安工程量10.16 万平方米;增加镇内白色路面 5.5 公里;用立砖改造巷道 29 条7000 延长米;收储土地 24 万平方米,显化土地资产 1670 万元。五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推进。规划的 59 个库塘池项目已有 24 个启动实施,其中大红星水库已竣工;打机电井 46 眼,中井 400 眼;泥河灌区田间配套工程投入使用;202 国道县城至哈尔滨段拓宽工程正在施工;*段竣工通车;改造通乡、通村路 80 公里;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8 所;修建敬老院 5 所;改造乡镇卫生院 3 所;人民医院

6、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县疾控中心投入使用。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在广大民众中叫响发家是第一3要务,多门路打通促农增收渠道。一是农转牧取得新成效。优质粮食面积达到 150 万亩,粮食产量 6.06 亿斤。突出“两畜两禽” 重点,增加秸秆养牛 1 万头;实施场点辐射、大户牵动,东北民猪养殖大户增加到200 户;全县肉牛、生猪、鹅禽、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 13.1 万头、60.2万头、552 万只和 17.2 万只,同比增长 16.1%、10%、13%和 7.5%。二是扶贫开发扎实推进。首批实施的 18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已经完成,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2467 万元,覆盖农户

7、 1.63 万户,9805 个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第二批启动的 18 个重点村养殖项目,已下摆扶贫牛 2234 头、猪 5000 头、羊 5000 只,大部分农户提前一年受益。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涌现出了*魏高庄屯、*大崴子屯等一批整屯输出典型。培训农民工 8000 人,其中技能培训4000 人。转移劳动力 7.3 万人(内转 2.8 万人、外输 4.5 万人),创收 2.1亿元。四是林草业有了新发展。完成了“三北” 四期和退耕还林年度任务,造林 2.3 万亩,人工种草 1.5 万亩。3、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一是“一免两补” 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 4156

8、万元,落实粮食直补 2410 万元,良种补贴 185.8 万元,农民直接受益 6761.8 万元,人均受益 179 元,户均受益 805 元。二是“ 三项改革” 顺利完成。 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乡镇机构、乡镇财政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三项改革。精简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 270 名;建立完善了“乡财乡用 县监管” 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精简教师 175 人。三是“四个完善 ”稳步实施。完成“一事一议”筹资项目 130 个,筹资 338 万元,筹劳项目 48 个,筹劳 8.7 万个工日;确定农村低保对象 3.2 万人;妥善解决土地纠纷 3000 户 3.9 万亩;清理涉农收费 44 项,涉及资金

9、 47 万元。四是“ 两个遗留” 问题进一步解决。化解乡村债务 2045 万元,清理农民税费尾欠 108 万元。4、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设立高中班,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入学率达到 90.5%;救助特困生 3487 名,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42.4%以下;召开了第*届体育运动大会;城乡医疗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7.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40%;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 50%和 7.5%;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4122 人,11950 人纳入城镇低保;结成“一帮一” 对子 700 个;破获刑事案件 326 起,打掉犯罪团伙 8 个,解决重大信访积案 32

10、 件。二、20*年工作安排2005 年,我们致力把经营理念转化为经营实践,以经营优势为牵动,大上项目,全民创业,开放运营,增量发展,以“城、乡、带” 建设推进产业升级,打造亚麻行业中心,建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承载基地。到年末,搭建以亚麻产业群体式开发为骨干,以医药化工、粮食化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补充的工业立县基本框架;建立以农转牧为牵动,粮牧互补、优质高效、多点增收、多轮驱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构筑以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雏形。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是:全县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亿元、*万元、*元和*

11、元,同比增长*%、*%、*%和*%。1、经营存量优势和增量优势,以产业升级构筑工业立县基本框架。把*亿多元城乡工业闲置存量全部推向市场,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路子。一是规模推进亚麻工业总量扩张。支持三和公司对原茎加工生产线进行改扩建,全县亚麻原茎加工能力达到10 万吨。加快三和 5000 锭 100 台织机、朝阳 100 台织机、五丰 6000锭纺纱等项目建设,干湿纺能力达到 4 万锭,织布能力达到 1500 万米。亚麻编织生产能力达到 60 万套(件)。亚麻工业实现增加值 1.2 亿元,拉动社会就业 1.4 万人。二是强力推进医药化工和粮食化工企业群族发展。支持瑞全制药进行

12、二期扩建;立项开发天兴油脂公司大豆精深加工项目;依托复烤厂、制酒厂、制板厂、儿童食品厂等可运营资产,定向开发医药化工、粮食化工项目,激活存量资产 5000 万元,扩大增量51.5 亿元以上。按照“六通一平” 标准逐步完善 东方小区基础设施,2005年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医药化工、粮食化工项目 23 个。三是扎实推进农畜产品深度开发。与东金集团合作,推进 1 万吨鲜食玉米生产加工项目,紧密龙头、基地和农户关系,用年时间在兰西建成亚洲第一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推进 2 万吨葵花仁生产加工项目,开发市场潜力大、符合准入要求的系列产品;与域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开发东北民猪屠宰加工、分割肉保鲜、

13、饲料加工项目;依托新企望公司,带动肉羊、肉牛产业升级;做大万寿菊、小杂粮、特色瓜菜精深加工,全县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 7.5 万吨。对接哈市“三外” ,加快绥奥汽车内饰板、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木材加工等吃配项目建设。2005年,工业增加值实现 1.68 亿元,同比增长 10%;第二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0%。2、经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品牌入市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经营“ 中国*” 、“中国*”品牌,优化配置人力 资本和粮食、秸秆、绿色特色等资源要素,走低成本扩大盈余、靠特色放大效应、打品牌进入市场的新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做大亚麻基地。采取农业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以

14、及其它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良繁和优质原茎面积力争突破 20 万亩。二是建强畜牧第一车间。加快东北民猪扩繁、秸秆养牛扩群、鹅禽总量扩张和肉羊舍饲扩容,裂变式发展、规模化推进。东北民猪二级扩繁场增加到 50 个,域外连锁店向大中城市延伸, “黑珠”品牌申报绿色标识 ,品牌入市率 100%。秸秆养牛探索推进股份联合、委托经营、规模饲养的增量模式,争创兰西肉牛品牌。鹅禽开发叫响“草原 鹅” 品牌,种草养鹅 ,扩大规模。肉羊舍饲以“草原宏兴” 品牌 为牵动, 辐射西部乡镇增加 饲养总量。2005 年,肉牛、东北民猪、鹅禽、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 14 万头、65 万头、580 万只和 19 万只,同

15、比增长 6.9%、8%、5.1%和 10.5%。三是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沿202 国道两侧开发滨北瓜菜走廊带,牵动全县绿色、无公害基地面积发6展到 60 万亩。开发建设葵花、万寿菊等特色作物基地 10 万亩。抓好烤烟生产,争取恢复*烤烟种植基地。开发品牌粮食,突出标准化生产,优质玉米、水稻、大豆面积达到 150 万亩。发展围水经济,做大河蟹、林蛙等特色养殖项目。造林 2 万亩。改良草原 2 万亩。四是提高劳务经济比重。坚持“市场 运作、民众受益” ,加大培 训组织力度,发展品牌、技能和跨国劳务。2005 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 8 万人,实现收入 2.4亿元。五是发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自我发

16、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建立以专业大户、经营能人为领带的产业协会。2005 年,每个乡镇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0 个以上。、经营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以全民创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以哈市为目标市场,推进“滨北*经济带 ”优先发展,让既有的区位优势充分释放,扩大边缘效益,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以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为龙头,主动承接哈市与北部十几个市县的亚麻、粮食、建材、农资、农机营销等业务。建设并完善营销体系,以亚麻编织等产品洽谈会为载体,收到商品集散、商家集聚的效果。2005 年,物流交易额达到 8 亿元以上,对财政贡献率达到 12%。二是推进城市经营。重点推进“*”城镇供水三期工程;完成哈黑路县城过境段配套设施建设;开发住宅小区 5 万平方米;增加绿地 1.5 万平方米;建设天益广场和休闲文化运动广场;立项推进城镇排水工程;改造镇内 40 条巷路;用 23 年时间,把兰西城区建成环境优美、街巷整齐、秩序井然、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