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6011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来源:医院建设 http:/ ccwa 发布福建省肿瘤医院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所集肿瘤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关键词: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福建省肿瘤医院改扩建设计The Modular Construction DesignThe Design of Fujian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福建省肿瘤医院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所集肿瘤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医院现有的土地、人才、设备资源,根据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通过新建肿瘤诊疗中心大楼,并对院区新老建筑进行分期规

2、划建设。通过设置住院病房、洁净手术部、重症监护室、医技科室、保障系统等医疗用房,合理调整全院医疗用房布局,达到既新增床位又改善原有床位的目标。充分利用医院专科的优势,扩大床位规模,提升收容能力,添置诊疗设备,改善医疗服务设施,提高医技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福州市福马路 420 号福建省肿瘤医院院内,总建筑面积为 75974.2,其中地上 26 层,建筑面积58112.9;地下 3 层,建筑面积 17861.3。大楼总高度 99.6m,核定床位 1162 张,设置地下停车位 461 辆。总体规划鸟瞰图总体规划平面图设计理念*总体规划的延续性、完整性、标志性对院区规划进行

3、梳理,将新建肿瘤诊疗中心大楼融入院区总体规划框架中,分期实施和建设,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同时,营造肌理延续、一脉相承而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新地标。*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以科学合理的宏观流程,整合全院的功能分区。强调医院功能的持续性、适应性,可变性。*绿色建筑,绿色人文以人为本,为患者、探视人员、护士、技术人员、医生和管理人员等提供优良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规划目标*协调完善城市和院区设计医院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交通复杂,人流汇集,规划方案沿福马路建筑退后,沿街设计了绿化及入口广场,将新建肿瘤诊疗中心大楼与原有门诊大楼以及未来建设的肿瘤防治培训综合大楼进行体型立面整合,不但缓解了交通压力,疏散人流

4、车流,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医院城市形象。*营造地域主义特色的院区景观环境充分考虑基地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把基地营造成为花园式环境,并将医院有机地融于自然环境中,配合当地的城市总体规划,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国际化的医疗建筑水平在特定的基础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院的方案设计标准.使建筑从内到外都达到国际水准。医院内部按国际流行的现代化医院标准及空调环境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医疗服务体系。建筑造型上的几何形象是总体平面布局的延续,着重强调整体建筑的空间感和体块感,简洁柔美的线条及硬质的材质的组合使用,构筑了具有现代感的医疗建筑新形象。*可持续发展的模

5、块式规则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要求:门诊医技、护理单元采用由内而外的模块化建筑布局,使医院具有最佳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建筑总体布局和造型上充分体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患者为中心的主体形象,形成医院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医院为核心、以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为后盾,以数字化医院为手段,改变传统的治病就医观念,满足人民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福州市及周边地区提供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总体规划分期方案在尊重院区原有肌理的前提下,对院区功能交通重新整合完善,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形成以中心“绿核”为核心,分区合理、流线清晰、功能完善的新医院形象。一期工程:兴建

6、肿瘤中心大楼并改造门诊大楼,规范停车位置;初步整理建设医院入口广场及病区入口形象;着手改造杂乱的院区交通系统为外环车行系统,为人车分流的交通网络打好基础,争取让北区车行系统成型。一期规划新建肿瘤中心大楼二期工程:新建综合大楼及质子刀楼,结合门诊大楼广场,完成院区入口形象重塑;形成半月形的景观廊道联系各个功能空间,将外环车行系统基本还通。二期规划 新建综合楼大楼及质子刀楼三期工程:征用土地,兴建新病房楼;外环车行路网还通,实现完全人车分流;拆除旧有住宅楼,改造水循环系统,完成院区中心景观区改造,重塑院区景观形象。三期规划 拆除原有住宅,新建病房楼改扩建后:解决了医院病房紧张的局面,特别是肿瘤诊疗

7、中心大楼和肿瘤防治培训综合大楼的落成,进一步促进了该院肿瘤病学的发展。在改扩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绿地面积比重增大,大大改善了医院的生态环境,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依照“医疗后勤”,“内外”,“动静”,“洁污”等对应的关系展开。功能布局从两个纬度上展开:由外及内、自下而上,医疗功能从人员密集的门诊医技区域过渡到相对安静私密的护理空间。肿瘤中心底层平面肿瘤中心标准层平面图表 8 肿瘤中心大楼外景门诊部对原来的门诊楼进行改造,增加功能面积,完成与医技、病房楼的功能对接,设大面积的前广场,满足大人流的集散要求。医技部医技为医院的技术根基所在,位于整

8、个建筑的地下一层及病房楼一至七层,与门急诊和住院部保持最近的距离,联系便捷。住院部住院部位于整个建筑综合体的上部,每层设 1 个护理单元,共设病床 1162 张,标准护理单元层面采用双内廊布局,北侧为医护办公和辅助用房,医患功能分区明确,使医生及护士均得到关爱。地下室全院设三层地下室,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主要功能为后勤保障、停车库、以及设备机房等。交通流线组织* 出入口布置南侧福马路设置院区主入口,北侧设置病房区出入口,来院住院、探视及医护人员上下班的主要通道,西侧设置后勤出入口。*交通组织对总平面的各种流线组织,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四大分流。门急诊以及住院车流分别通过

9、各自入口进入地面停车场以及地下车库,在入口处将人车进行分流。门急诊人流由福马路的院区主入口进入,通过门诊入口广场分流。住院探访人流从北侧病房区出入口进入,到达各个住院楼。医生和办公人员分别从各个功能入口进入,通过独立的流线进入办公区域;废弃物及污物通过各功能区的污物收集间集中,通过污梯到达地下室,通过专用通道运出,之后通过基地西侧的物资出入口运出基地。* 消防路线应急时作业。消防通道环绕建筑物设置,消防道路环通整个院区。*停车位设置全院停车采取地上地下停车相结合,共停车 687 辆,其中地下停车库可供 461 辆小型机动车停泊。地上设置226 辆临时机动车停车位,结合绿化布置,保持地面环境整洁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