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5923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年教师汇报课教案课题: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授课班级:高二年级三班授课科目:政治授课教师:王瑞二 O 一三年十月十五日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的作用。2、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师情感的引导,是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作用。难点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方法、手

2、段】1、教学方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结和讲授法。(2)学法小组探究法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文化传播最基本、最主要的三种途径是什么?现如今,什么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为什么?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承是什么意思?即传播与继承,第三课我们已经讲完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要讲到的是第四课关于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新课讲授: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课堂探究:教材 39 页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从图片中能看出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生:略师:综合同学们所说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

3、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2传统文化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等等从上述特点中我们来给传统文化下个定义: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过渡语:既然说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又保留在现实生活中,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生活中,如果没有文化的继承,就不会有文化的积累。那么究竟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课堂探究:教材 40 页结合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图片及材料反映的是对传统文化哪方面的继承?生:略师:是对传统

4、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课堂探究:教材 40 页菊儿胡同的图片及材料学生思考:图片及材料反映的是对传统文化哪方面的继承?生:略师: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小组探究: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赞成这种观点吗?生:略师:传统建筑中有很多并不占用太多土地资源,如蒙古包是可移动的,即使是占用土地资源也不能将传统建筑彻底抛弃,应该适度保留。课堂探究:播放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哪方面的继承?生:略师:传统文艺。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

5、民族精神的火炬。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孙中山的大同书以及孔子学院和儒家文化的图片学生思考:这些是对传统文化哪方面的继承?生:略师:传统思想。它对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提示:多媒体展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以及传统思想的表格并让学生结合优化设计 21 页从它们的含义、影响、地位及举例四个方面对这四个表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渡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有所了解后,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传统文化在今天。二、传统文化在今天展示图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学生思考:图片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些方面的继承?生:略师: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以及传统思想。同时红色代表喜庆与祥和,体现

6、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字体的变换以及诚信思想的延续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3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过渡语:事实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特点还有很多,我们所讲的只是最基本、最鲜明的特点。例如发源和流传于山西的跑鼓车文化至今已经有 2700 多年的历史了,现如今跑鼓车文化已成为当地民众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方式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等。2.传统文化的作用小组探究: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还是与时俱进比较好?试举例说明。生:略师:传统文化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若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若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7、、妨害人的发展。例如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思想” 。过渡语: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小组辩论: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教师总结: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过渡语:那么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课堂小结: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文化在今天(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

8、确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其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及其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练习:1.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 C )A.传统习俗 B.建筑 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 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 ,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 ,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3.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 D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A B. C D4.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了文化的

9、( A )A继承性 B.积累性 C.稳定性 D.民族性 45. 2009 年 1 月 15 日,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何评价儒学的价值是当前国学研究中的焦点。只有对儒家的价值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才可能避免陷入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复古主义的误区,合理地、充分地开发利用儒学乃至整个国学的资源为现代社会服务,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服务。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待儒学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答案:(1)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因此,我们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儒学,我们要辩证的认识它在

10、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作业布置: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板书设计: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民族性、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时俱进积极作用一成不变消极作用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个人全面发展教学反思:5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预计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辩论的设计应该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的播放也会使学生对传统文艺的继承有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但是由于这节课重点较多,还有难点攻破,再加上学生知识积累的不够,一课时的教学可能会比较紧凑,所以时间的把握以及讲解的详略得当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和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