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5785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河Ⅱ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2施工组织设计3.1 编制依据3.1.1 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招标文件第一章 招标邀请书第二章 投标人须知第三章 招标资料表第四章 合同通用条款第五章 合同专用条款A 标准合同专用条款B 项目专用条款第六章 技术规范第七章 投标书/投标书附录和投标保函的格式第八章 工程量清单第九章 协议书格式/履约保函格式及预付款保函格式第十章 履行资助的采购中提供货物/土建和服务的合格性10、A 投标人的资格后审第十一章 图纸3.1.2、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参考资料3.1.3、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标前会纪要3.1.4、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标前会纪要 附件一3.1.5

2、、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标前会纪要 附件二3.1.6、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其它书面咨疑3.1.7、淮安三线船闸工程施工图设计总图及水工分册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3(第二册)修改图纸3.1.8、淮安三线船闸闸桥施工图变更设计3.1.9、淮安三线船闸土建工程招标文件补充图纸3.1.10、淮安三线船闸工程施工图设计第八册船闸附属设备通用图3.2 工程概况3.2.1 工程地理位置淮安三线船闸地处淮安市三堡镇,距淮安市城区约 5.5 公里,位于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概总渠交汇口的下游,既是京杭运河(苏北段) ,又是淮申线航道的运水梯级。淮安枢纽现有通航船闸两座(两闸平行,中心线相距98m) ,其

3、规模分别为 202305m 和 232305m(闸宽闸室长门槛水深,以下同) ,1997 年过闸货运量为 3633 万吨,船舶通过量为 7050 万吨。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航道通过能力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已处于饱和状态,经常出现严重的待闸现象,急需兴建三线船闸。3.2.2 工程建设规模及其主要建筑物组成3.2.2.1 船闸工程兴建的淮安三线船闸位于一线船闸西侧,两闸轴线平行相距 66.5m。跨闸公路桥中心线距上闸首下游面 3.9m,为使该桥与一线船闸闸桥对齐,三线船闸上闸首下游面较一线船闸上闸首下游面向上游方向平移 28m。三线船闸为级船闸,其主体工程上下闸首、闸室及兼具防洪功能的上游导

4、航墙、驳岸段按二级水工建筑物设计,下游导航墙、驳岸、上下游运调站码头按三级水工建筑物设计。船闸尺度为 232305m。上下游导航段各长 70m(船闸轴线方向投影) ,上下游靠船建筑物各长 400m(上下游靠船墩各 20 个)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4,上下游远方调度码头各 200m 长。上下游引航道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520m 和 960m。平面弯道半径均为 600m。上下闸首为钢筋砼坞式结构,采用头部短廊道输水。闸室墙身采用钢板桩结构,标准段钢板桩由二层土锚支护,与上下闸首衔接段钢板桩由三层土锚支护。底板结构除首段(衔接段)为不透水式外,其余为灌砌块石透水式,钢筋砼纵、横隔梁作为

5、板桩墙底支撑。上游引航道:主导航墙采用重力式结构,辅导航墙采用沉井结构;上游驳岸具备大开挖施工条件的部分采用重力式结构,其余部分采用地连墙和沉井结构。下游引航道:主导航墙与驳岸采用重力式沉井结构以及地连墙结构;辅导航墙采用沉井结构。3.2.2.2 公路桥工程为连接淮安市至洪泽县间的公路桥跨上闸首,桥梁中心线距上闸首下游面 3.9m,桥面净宽 7.0+21.0m,全桥长71.75m。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中跨采用 25m 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两边跨采用 20m 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三线闸桥与一线闸桥、沙庄引河桥挡土墙之间以 3.375m 预制钢筋砼空心板过渡连接。下部结构采用

6、双柱式墩台,柱径 14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 150cm。三线闸公路桥与沙庄引河桥原挡土墙之间新建 u 型桥台,长为 10.7m。一、三线闸桥间以平坡连接;三线闸桥与沙庄引河桥间的纵坡比为 3%。3.2.2.3 闸区人行电缆桥工程跨闸室人行电缆桥,桥面净宽 2.68m,设计荷载 3.0KN/ m2。 主跨 28.2m 为钢结构系杆拱。边跨为 8m 钢筋砼空心板梁,踏步为钢旋转楼梯,并预留与一线船闸闸区人行桥的连接接口。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53.2.3 主要工程数量: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 注一1234土方工程水上方水下方回填方填围堰方m3m3m3m3641950

7、2750001779205062二1234船闸主体工程钢筋砼钢材基坑围护钢材浆(灌)砌块石m3ttm315629264216703527 含垫层三1234导航墙、靠船墩及护坦钢筋砼砼浆(灌)砌块石钢材m3m3m3t29777084849169含垫层四12345驳岸工程钢筋砼混凝土浆砌块石钢材道路m3m3m3tm2202471222336818557454 沥青表处碎石路五12附属工程公路桥闸区人行桥mm71.7544.2桥面宽净 7+21m桥面总宽 3m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63 远调站码头 m 400 上下游各 200m3.3 自然条件概述3.3.1 气象本船闸所在地区淮安市

8、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4.1,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20.4,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无霜期平均为 205 天,年均降雨量 946.9mm,历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历史最大风速 22m/s,夏季多雷暴,秋冬之交有雾,冬季有冰冻现象,但基本上均不影响通航。3.3.2 地形地貌淮安船闸地处淮安市境内,属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又是江淮平原与黄淮平原的交界处。境内河渠、湖泊、滩荡较多,流域性河道主要有里运河、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湖泊主要有白马湖、三湖、马家荡和绿草荡,总面积约 85 平方公里。本闸闸址处地面平坦,平均高程 12.0m。但由于所建船闸处于水工

9、建筑物繁多的水利枢纽中,对船闸的布置和结构选型带来较大的影响。3.3.3 工程地质3.3.3.1 构造本区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和淮阳山字形东翼反射弧外带相复合部位,下卧基岩以碎屑岩为主,上覆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厚度受早期华夏系构造体系控制。该区地质构造主要方向以 NE 向及 NEE 向为主,并被较新的 NW 向平移的断层切割。3.3.3.2 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 1990 年公布的中国烈度区划图,闸址区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7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因此淮安三线船闸按地震烈度 6 度设防。3.3.3.3 地质根据勘探钻孔揭露,拟建闸址区地表以下 40m

10、 深度范围内土层分布与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a 层:路基填土,堆积物为灰黄色亚粘土混粉砂,局部夹粘土层,可塑硬塑,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该层主要分布在上闸首附近。层底面标高为13.0m(废黄河零点起点,以下同) 。1b 层:挖河时填积,主要为灰色、灰黄色淤泥、淤泥质土和软粘土。流塑软塑状态,具高压缩性。分布在下闸首低洼处及下游引航道 ZK25 孔处,层厚度约为 03m。1 层:建闸、挖河时填积,以灰黄色粘土为主,局部为亚粘土混粉砂,可塑硬塑状态,土质不均匀,该层分布稳定,层厚度约为 25m。2 层:灰、灰黄色亚粘土混粉砂,局部为粉砂层,可塑软塑,该层为历史时期黄河泛滥沉积物,性质不均匀,分布较稳

11、定,层厚度 27m。2C 层:灰、灰黄色粉砂,稍密状态,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2a 层:灰、灰黄色粘土软塑状,高压缩性。据静探孔资料,该层常分布 2 层底部,比较稳定。层厚度薄,仅为 0.5m,机钻孔施工时因为不是连续取样,故不易发现此层。3 层:灰黄色粘土夹铁锰结核,可塑硬塑状态,该层分布稳定,层厚度为 45m。4-1 层:灰黄色亚粘土混粉砂或亚粘土夹薄层粉砂,局部为粉砂层,间夹砂礓,可塑状态。该层分布稳定,层厚度一般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8为 24m,在下游引航道处层厚度增至 8m。从土样分析结果看,该层随含砂量变化,其物理力学指标变动较大。4-2 层:灰黄色粘土、亚粘土夹砂

12、礓、混贝壳、可塑、局部软塑。分布稳定,上游引航道处厚度较薄,向下游引航道方向逐步增厚,厚度一般为 04m,最厚达 8m,该层成分不均匀,物量力学指标波动较大。4-3 层:灰黄色亚粘土混粉砂、可塑状态。分布稳定、层厚度约为 710m。在下游引航道处,层厚可超过 10m。5 层:灰黄色粉砂,局部混粘性土。上部中密状态,往深部趋于密实。该层分布稳定,厚度大(钻孔未穿透此层) ,层顶面起伏较多。在闸室区 5 层粉砂层顶面标高一般为-6.0-8.0m。据颗粒分析,粉砂层不均匀系数约为1.982.02。5a 层:灰黄色亚粘土、可塑状态、呈透镜体状分布不均匀,仅见于引河二桥 ZK27 孔内。层厚 0.67.

13、5m。5-1 层:灰黄色粉砂、中砂混铄石,密实状态,仅见于引河二桥 ZK27 孔内。层厚度大于 7m,钻孔未穿透。3.3.4 水文地质据淮安三线船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分析,闸址区可划分为两个含水层:a.潜水含水层自地表 07m 深度内,由粘土、亚粘土混粉砂组成。该层多为人工填土,成分不均匀。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潜水静止水位埋深约为 4.07.2m,标高约为8.34.5m。主要由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渗入补给。b.承压含水层据 1999 年“淮安三线船闸水文地质补充勘察报告”查明,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39第 3 层粘土为弱透水层。4-3 层水位标高与 5 层相近,4-1 层水位标高较 5

14、 层高 0.47m,据抽水试验资料,4-1 层渗透系数k=3.4m/d。根据钻探取芯验证结果和水位资料,可以说明 4-3 层为弱透水层,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均差,但因其和 5 层直接相联通,水位相近。4-1 层岩性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虽然k=3.4m/d,但层位不稳定,厚度较小,其富水性较差,由 4-1层和 5 层水位差可以认为,在试验部位,两层不直接相通。根据船闸施工图阶段工程勘察资料,闸区隔水层(4 层)不均质,隔水性能较好的 4-2 层不连续分布,局部缺失,4-1层通过 4-3 层与 5 层(含水层)相通;另船闸 1 线、2 线基坑开挖施工时曾出现少量涌水现象,简述如下:a.基坑降水过程

15、中布置专门观测井测量水位,以便进一步查明 4-1 层和 5 层的水力联系。b.基坑开挖过程中做好监察工作,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涌水、冒砂等现象作详细记录,以便对不良现象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并对 4-1 层静水压力对基坑影响作初步判别。第 3 层粘土为弱透水层,该层以下的第 4-1 层、第 4-3 层为亚粘土混粉砂。3.3.5 工程水文特征水位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为人工调控梯级航道。根据经江苏省建委批复的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1997 年 7 月编制的淮安三线船闸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确定淮安三线船闸上下游特征水位及水位组合分别见表 3.3.5-1 和表 3.3.5-2。特征水位表(废黄河零

16、点基面) ,表 3.3.5-1内河项目江苏淮安船闸土建工程投标文件40特征水位 上 游 下 游防洪水位 11.2 9.0(施工期)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10.8 9.0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8.5 5.23最低校核水位 8.0 /规划最低通航水位 / 6.8水位组合一览表(表中数为标高) 表 3.3.5-2墙后地下水位序号使用情况上游水位下游水位上下游水位差 上闸首 闸室 下闸首备 注1 运用期 108 75 3.3 8.5 8.0 7.5运用期 9.5 6.8 2.7 7.8 7.3 6.8运用期 9.5 5.23 4.27 7.8 6.5 6.0闸室为平均墙后地下水位3 检修期 10.0 8.0 2.0 7.8 6.5 6.0 闸室无水4 完建期 6.0 5.5 5.0 闸室无水5 校 核 11.2 7.5 3.7 8.5 8.0 7.53.3.6 交通与通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