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95750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代阿拉伯国家婚姻观其习俗摘要: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毫无疑问,对拉伯国家的婚姻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阿拉伯国家的婚俗,也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而打上了独特的烙印。关键词:婚姻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婚姻 班级:11 级阿语一班姓名:祖白娣 学号:P111111855人们提到阿拉伯国家时,便会想到蒙面的阿拉伯美女,与她门盖头下的纳闷神秘,那她的婚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低调朴素还是隆重华丽。只能通过一些有限的资料来研究,婚姻是人类繁衍和社会关系维系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民族和任何一种文化都非常重视婚姻的缔结,更何况被宗教的光环笼罩着的阿拉伯国家呢,在西亚,北美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祖先是游牧民

2、族的阿拉伯人,他们在无限的沙漠中养育了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一级以古兰经为根本景点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毫无疑问,阿拉伯国家的婚姻,也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而打上了独特的烙印。伊斯兰认为婚姻是一种神圣的社会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是男女彼此尊重,相互爱戴的必然过程,是两性关系的一种体现,因为妻子需要扮演未来母亲的角色,所以女人的婚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要仅仅为了生理需要而结婚,因为贪恋女色,可能导致道德水准下降,不要为了图财而结婚,那样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在共同信仰基本基础上结合格完美的” , 铁尔密济圣训集 。 “家庭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有一个好妻子,她承悦丈夫,顺从丈夫,掌管家事,银次,善待妻子的丈夫

3、是优秀的男人” (艾卜达吾德圣训集 ) 。男婚女嫁是一个家庭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不可敷衍了事,应把它视为法律的主命和义务,在阿拉伯的许多国家都遵循着这些古老的宗教观点和一些婚姻习俗。一阿拉伯国家的婚姻制度关于婚姻,古兰经指出:“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4 :1 )因此古兰经将婚姻视为真主赐予人类的一种恩典,主张人们理当结婚,享受真主的恩典。1.婚姻制度的特点千百年来,阿拉伯国家的婚姻制度基本保持不变,它是在严格的伊斯兰教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夫权至上”和“男尊女卑”的特点,与此同时,也主张男女平等。

4、 2.择偶范围的选定A 宗教限定古兰经在强调穆斯林内婚的同时,也针对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通婚做了灵活的规定,即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穆斯林可以与非穆斯林通婚,所谓有条件,就是指缔结婚姻的一方虽非穆斯林,但只要本人在结婚前或婚后自愿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则婚姻可以成立,真主是允许的。关于这点,古兰经指出:“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妇女,直到她们信道”,“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2:221) 此外,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古兰经允许穆斯林同信仰犹太教或基督教的女子结婚。指出:“信道的自由女和曾受天经的自由女(指犹太人和基督教徒),对于你们都是合法的”。(5:5)B 血亲限

5、定古兰经明文规定禁止血亲、近亲结婚。同时根据伊斯兰教“哈乃斐学派” 的教法规定,近亲通婚属于 7 种无效婚姻的情况之首。但事实上,阿拉伯人并没有严格遵守教规,近亲结婚现象比较普遍。C.娶妻数量的限定很多人一提到阿拉伯人,就会联想到“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的说法。但是,古兰经原则上却主张一夫一妻制,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实行有限的一夫多妻制,这些特殊情况指:恐怕孤儿不能得到公平对待,能确保公平地对待众妻。如果两个条件都能满足,“那么,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反之,“ 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更近于公平的。”(4:3 )。基于此,叙利亚于 19

6、53 年颁布私人身份法,该法根据 古兰经,规定未经法院批准已婚男子不得纳二房妻子,除非法院确信该男子能公正无私地对待所有妻子,有能力赡养妻子,并履行其它应尽的义务。对于娶妻数量的限定,古兰经规定了男人对于每一个妻子的赡养都必须合乎她的地位并符合公平的原则,它虽然允许特殊条件下的一夫多妻,但是,这必须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尚的道德原则之上,因此,大部分穆斯林还是服从于一夫一妻制的,这对婚姻生活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1956年突尼斯颁布法律,命令禁止一夫多妻,它是迄今为止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阿拉伯国家。而一夫多妻的现象在海湾国家较为普遍。二:阿拉伯人的婚姻观伊斯兰教认为婚姻是“瓦直卜” (

7、义务),是圣行,因此,阿拉伯人主张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极力反对独身主义。在阿拉伯穆斯林中,不嫁不娶者极为罕见,父母一般都将自己儿女的婚事,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阿拉伯民间谚语说:“结婚是柱子,顶天立地;不嫁是椅子,任人蔑视”,表达出阿拉伯人对婚配的赞赏。在实际操作中,阿拉伯人的择偶讲求“门当户对”,追求家庭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匹配。三:阿拉伯人结婚全过程1. 订婚订婚是正式结婚前的预备期,是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彼此了解和考验对方的重要阶段。订婚一般在女方家举行,当男方与家人正式拜见女方家属时,女方要亲自为他们上茶。订婚分简、繁两种:简单的只有双方男家长参加;繁杂的则由双方的全体家庭成员参加,并邀请教

8、长、名人或邻居作为证婚人出席。讲究的订婚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其热闹程度不亚于随后的正式结婚仪式。其内容一是签署婚约,二是确定婚期,商定聘礼。在埃及的订婚仪式上,小伙子在亲友的陪伴下来到女方家中,那里早已被主人用鲜花和毛毯装饰一新。他的未婚妻穿着艳丽的“ 订婚服” ,打扮得光彩照人。小伙子当着双方亲友的面,把一颗象征永不变心的戒指戴在姑娘手上,并且把珠宝和礼物送给未来的岳父和岳母。年轻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唱,以表达对新人的庆贺和祝福。订婚后的一段时间,是物质和精神的准备阶段(通常为 23 年)。男方除了购置住房外,还要为女方购买衣服和首饰,女方家人负责购买家具和布置新房。2.彩礼和

9、嫁妆阿拉伯国家盛行送彩礼和陪嫁装的风气。现在的流行趋势是彩礼越来越奢华,开价越来越高,埃及也不例外。女儿出嫁,父母的陪嫁很少,一切都得男方准备。彩礼主要包括金银首饰、贵重的衣料、家用电器和住房等,这些用品开销很大,对于普通的埃及男青年来说根本承受不了,尤其是住房,现如今,结婚无房住已经成了开罗青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四.婚俗花絮1. 嫁妆展示阿拉伯人的婚俗中,嫁妆展示常常必不可少,新娘利用这个机会,向女宾们展示新郎家送的金银首饰、各色衣服、香料等嫁妆,以此向女伴们炫耀新郎对自己的重视和对爱情的忠贞。2.共食一勺,白头偕老阿拉伯人在订婚或结婚的那天,新娘和新郎必须用同一个盘子或同一个勺子吃一餐饭,

10、也可以同吃一块大饼,这意味着小两口以后会互敬互让,相亲相爱。3.童子坐洞房洞房在新婚夫妇进入前,要先让一个小男孩坐一坐,并让男孩向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身上撒谷子和枣子,据说,这样做能多子多福。亲临阿拉伯朋友婚礼的冲动呢?中国有句俗话:“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四喜之一”。的确,全世界的人都特别重视“结婚”的话题。愿你有机会去阿拉伯世界,亲自感受异国婚礼的氛围。结论:有没有想亲临一下阿拉伯朋友婚礼的冲动呢:中国有四大喜事,其中就有这“洞房花烛夜”的确,全世界的人都特别重视结婚,这话题,愿你有机会可去亲临阿拉伯国家婚礼氛围。参考文献:1.古兰经(4 :1) (2:221 ) (5:5) (4 :3)2.铁尔密济圣训集3艾卜 达吾德圣训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