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5741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1998 年底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水利部的领导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的精神,组织有关单位,紧紧围绕黄河流域面临的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和黄河的实际情况,先后向国务院上报了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和关于加快黄河治理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根据国务院第 116 次总理办公会议精神,编制提出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2002 年 7 月,国务院以国函200261 号批复,原则同意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黄河近期

2、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域概况及特点、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开发目标、近期治理开发重点、保障措施等。一、流域概况及特点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 4500 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9.5 万平方公里。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7。流域西部地区属青藏高原,海拔在 3000 米以上;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海拔在 10002000 米之间;东部属黄淮海平原,河道高悬于两岸

3、地面之上,洪水威胁十分严重。黄河有着不同于其他江河的显著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 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8.3,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 2。流域内人均水量 527 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22;耕地亩均水量 294 立方米,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6。再加上流域外的供水需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更少。多年平均输沙量 16 亿吨, 多年平均含沙量 35 公斤每立方米,均为世界大江大河之最。56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90的沙量来自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2、河道形态独特黄河下游河道为著名的“地上悬河”,是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现行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 4

4、6米,比新乡市高出 20 米,比开封市高出 13 米。河道上宽下窄,最宽达 24 公里,最窄处仅 275 米,排洪能力上大下小。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河道内滩区为行洪区,居住人口 179 万人。防洪任务十分艰巨。3、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侵蚀强度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 ,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 71。年侵蚀模数大于 8000 吨每平方公里的极强度水蚀面积 8.5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面积的 64;年侵蚀模数大于 15000 吨每平方公里的剧烈水蚀面积 3.6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面积的 89。4、洪水灾害频繁据记载,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

5、间的 2540 多年中,黄河共决溢 1590 多次,改道 26 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 。每次决口,水沙俱下,淤塞河渠,良田沙化,生态环境长期难以恢复。5、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 2000 年资料统计,黄河流域人口 11008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8.7;城市化率 2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 6365 亿元,占全国的 6.8,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牧业也比较落后,人均占有粮食和畜产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上中游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和比较贫困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建设,发挥土地和

6、光热资源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尽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6、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 11.9 亿亩,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8.3。总耕地 1.97 亿亩,人均 1.79 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 1.5 倍。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已探明的 45 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 37 种。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水能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总装机容量 3344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1136 亿千瓦时,

7、在我国七大江河中居第二位。已探明煤炭储量 4492 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 46.5。流域内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胜利、中原、长庆和延长 4 个油区,其中胜利油田是我国的第二大油田。流域内其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具有全国性优势的矿藏有:稀土、硫、铌、石膏、铝土矿、钼、耐火黏土等。钴、锌、铅、碱、硫铁矿、铜、钨、金等矿藏量在全国也有重要地位。黄河上游及邻近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黄河流域 21 世纪初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将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一起,形成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形生产力布局。黄河流域各省(区)将依托欧亚大陆桥和资源

8、优势,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有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按照 21 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黄河流域重点建设的地区,一是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水电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包括龙羊峡至青铜峡的沿黄地带,加快开发水力资源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适当发展相关加工工业;二是以西安为中心的综合经济高科技开发区,集中力量将该地区建成以加工工业为主,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综合经济开发区,成为西北地区实现工业化的技术装备基地;三是黄河中游能源基地,是我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包括山西南部、陕北、内蒙古西部、河南西部等,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电力建设,结合上游水电开

9、发,加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规模,建成以煤、电、铝、化工等工业为重点的综合性工业开发区;四是以黄河下游干流为主轴的黄淮海平原经济区,今后将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和海洋开发、石油化工基地,以及以外向型产业为特色的经济开发区。预计到 2010 年,黄河流域人口将达 12100 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12100 亿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将加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黄河治理开发是我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快黄河治理开发的进程。二、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治理开发现状1946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10、后,党和国家对黄河治理开发十分重视,随着我国大江大河的第一部综合治理规划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实施,全面开展了黄河的治理开发,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生态环境。下游防洪取得了连续 53 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安澜局面。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先后 4 次加高培厚了黄河下游 1400 公里的临黄大堤,初步开展了放淤固堤,开展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等滞洪区,对河口进行了初步治理,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了黄河下游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

11、,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和稳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河干流已建、在建 15 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总库容 566 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 1038 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 401 亿千瓦时。兴建了众多的支流水库及大量的灌溉、供水工程,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灌溉面积由 1950 年的 1200 万亩发展到目前的 1.1 亿亩(其中流域外 0.37 亿亩),在约占全流域耕地面积 4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 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解决了农村 2727 万人的饮水困难;为流域内外 50 多座大中城市和中原、胜利油田提供了水源保障。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工作,已建成

12、水质监测站点 216 个,对干支流水质进行了监测,初步掌握了重要河段的水质状况。水土保持改善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减少了入黄泥沙。水土流失初步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 18 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治沟骨干工程 1390 座,淤地坝 11.2 万座,塘坝、涝池、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 多万处,兴修基本农田 9700 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草 11.5 万平方公里。现有治理措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50 多亿公斤,解决了 1000 多万人的温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 3 亿吨左右。(二)治黄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半

13、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黄河河情特殊,治理难度大,加之流域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流域管理乏力,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洪水威胁依然是心腹之患,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来越严重。1、洪水威胁依然是心腹之患黄河下游河段、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和三门峡库区、上游的宁蒙河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和凌汛危害。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洪水危害最为严重,一直是黄河防洪的重点。黄河安危,事关大局。黄河下游大堤一旦失事,南决乱淮(河)、北决乱海(河),在目前地形地物条件下,黄河洪泛可能影响范围涉及豫、鲁、皖、苏、冀 5 省的

14、24 个地(市)所属的 110 个县(市),总面积 12 万平方公里,耕地1.1 亿亩,人口 8755 万人。洪水决溢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京广、陇海、京九、津浦、新菏等重要铁路干线和 107、310 等国道及开封、新乡等重要城市可能被冲毁,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兖济煤田、淮北煤田等重要能源基地将严重受损,多年建设起来的灌溉排水系统及治淮、治海工程体系将毁于一旦。洪水决溢不仅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破坏,而且水退沙存、河渠淤塞、良田沙化,对生态环境将造成长期的难以恢复的不良影响。目前,小浪底水库已基本建成投入运用,下游稀遇洪水得到有效控制,河床淤积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缓解,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长时期内难

15、以根本解决,下游堤防质量差,河势变化大,中常洪水也可能“冲决”和“溃决”大堤,防洪形势仍很严峻。突出问题是:(1)泥沙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历史上形成的“地上悬河”局面将长期存在。目前黄河河床与 20 世纪 50 年代相比,普遍抬高 24 米,河床高出背河地面 46 米,局部河段高出 10 米以上。1996 年 8月,花园口站洪峰流量 7600 立方米每秒,其水位比 1958 年的 22300 立方米每秒大洪水还高 0.91 米。要控制下游河道不淤积抬高,在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拦调洪水泥沙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才能解决。(2)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洪水尚未得到控制,下游仍

16、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在现状工程条件下,花园口百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达 15700 立方米每秒和 22600 立方米每秒,发生这样的洪水均超过了艾山以下堤防设防标准,且预见期只有 8 小时,对下游防洪安全威胁很大,特别是滩区和东平湖滞洪区群众迁安救护十分困难。(3)堤防质量差,隐患多,断面不足,险工防护能力低,仍有溃决的可能。黄河下游大堤堤身多为沙质土,抗冲能力差,历史决口口门多,基础条件复杂。现有险工标准低,坝顶高程不足,根石坡度陡,深度浅,稳定性差。虽经多年的加固处理,仍存在许多隐患及薄弱环节。(4)控导工程不完善,已建工程标准低,主流游荡变化剧烈,严重危及堤防安全。高村以上宽河段长 299公里,控导工程不完善,河势游荡还很剧烈,常形成“横河”、“斜河”,严重危及堤防安全。现有控导工程标准低,根石稳定性差。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泄相对清水期间,下游河床将冲刷下切,河势变化加剧,工程出现险情的可能性将增加。(5)东平湖滞洪区围坝质量差,退水困难,安全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