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重力教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95654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重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重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重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重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重力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重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重力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 题】【教 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教材 【授课教师】徐泽心【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学情分析】1.认知特征:热爱物理,思维敏捷。2.背景知识:知道什么是力,对重力有感性的认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 通过实验探 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

2、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 题的思想;(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3) 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教法学法】1. 教学方法:老师引导,让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中途进行必要的实验论证。 2. 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努力思考理解内容慨念,进行交流学习,自主学习。2【教学资源

3、】人教版课本,重力 ppt 课件。【授课时间】 2012/11/2【教学流程】新课引入重力定义,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发展空间,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来看几个图画。在观看图画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展示图画:运动员高台跳水、踢飞的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飞流直下的瀑布、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发射出去的炮弹等。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找到它们运动的共同点了吗? )教师:不管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

4、长还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 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重力有关的现象,你们能举出这些现象吗?大家先不要讨论,自己好好想一想,可以在纸上写出来。 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思考和记录。 教师:同学们都想出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有些同学还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现象呢? 教师:由此可见,重力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着。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生听讲、仔细观察并思考学生的可能回答: 运动员跳进水里; 足球(炮弹)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了地面; 苹果掉到地上; 它们的共同点是

5、最后都回到了地面 ,并且静止了;等等。学生思考,在纸上写出所能想起的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踊跃发言: 向上跳起会落回地面; 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静止在地面; 篮球投进篮框后会落回地面;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后,落到地面。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的问题;3二、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大家说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教师:对的。苹果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重力也是一种力。我们学过力有三要素,同学们还记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教师:正确。重力

6、是一种力,所以重力也应该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师拿出一厚一薄两本书,一个大钩码(或砝码)和一个小钩码(或砝码)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 ,哪个更重呢? 教师:为什么呢?教师: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桌上不同质量的物体,比如厚度不同的 书、铅笔盒、书包等,想一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2. 进行实验 教师:我们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 教师:对。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7、,指导学生进学生回答:重力学生回答: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学生:大小、方向、作用点。学生:厚的书比薄的书重;大的钩码(砝码)比小的重。学生:质量大的,受重力大;质量小的,受重力小。 学生用手掂身边的物体,不同质量的物体,手上所感觉到压力不一样;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猜测重力和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进行实验,由实验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分为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知道重力的方向。4行实验;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学 生的疑难问题。3. 交流讨论 教师:你们的实验结果怎样?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

8、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给出 g 的含义,写出物理公式。 交流讨论: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提出各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关系;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常数。(4 人一组) 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设计表格;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或多个钩码的重力;把数据填入表中;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采用比值法处理数据: m 1 : m 2 = G 1 : G 2或 G : m = 常量 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得出本小组的结论。三、重力的方向(利用 直观的小实验,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教师:重力的方

9、向是怎样的呢?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我们上课时录像的现象猜想一下。教师演示实验:从空中释放粉笔,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教师:重力的 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大家利用桌上的铁架台做个小实验,看看 在铁架台抬起 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教师提问:各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呢?重力的方向是否与地面情况有关?是与当地地面垂直呢,还是与水平面垂直?学生回答: 向下的; 指向地面; 垂直于水平面。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和粉笔下落的方向一致。 学生进行实验: 把带细线的小球系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 把铁架台底座的一侧轻轻抬起(模拟在不平地面上的情况) ,在抬起的过程

10、中5教师 :我们观察到的细线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它垂直于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地面,我们称这个方向为“竖直向下” 。观察细线的方向。 学生回答: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细线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重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地面等等。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教师直接给出重心的概念,告诉学生如果有其他物体支持着重心,物体就能保持平衡。 带领学生一起做个小实验:用手指支在直尺的中心,直尺能够保持平衡。教师介绍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是否均匀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质地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并且向学生介绍重心位置在工程中的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手指支撑直尺的中心,发现

11、直 尺平衡。有兴趣的学生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寻找钢笔、圆珠笔、课本等的重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判断重心位置。五、发展空间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想 一想,如果地球对物体没有了重力作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思考、讨论,得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1 人会漂浮在空中;2 踢飞的足球不会回到地面;3 水不会往低处流,看不到美丽壮观的瀑布; 4 炮弹打击不到地面的目标;5 不能玩滑梯; 6 秋天的落叶不会飘落到地上;拓展学生思维,老师总结 学生倾听,学习。【板书设计】6板书设计: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3、重力大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g=9.8N/Kg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4、重心:重力作用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