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5653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公元 1602 年,荷兰武装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截获了一艘装有大量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商船 “克拉克号”,船上有约合十万件的瓷器,随即被运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意外的是,这批瓷器在第二年的拍卖中,一举轰动了整个欧洲。但是当时由于拍卖方不知这批瓷器原本来自哪里,因此在拍卖时根据船号克拉克命名,称之为克拉克瓷。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系列克拉克瓷克拉克瓷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青花瓷,另外也有一些红绿彩瓷器。克拉克瓷主要特点是图案随心所欲,自然洒脱,且画有开光,在开光内绘画杂宝、花卉等图案。那么,克拉克瓷究竟是出自中国哪个窑口呢?在它们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具体视频解说:http:/ 四

2、百年后的今天,随着水车那吱吱的转动和一声声的敲打声,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向我们诉说着,诉说着那克拉克瓷的传奇故事。现在福建省漳州窑,正在用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复苏克拉克瓷。但是,克拉克瓷制作工艺是否真的能够浴火重生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们的摄像机去揭开那神秘的克拉克瓷制作工艺。1、精选高岭土当然,要想复苏克拉克瓷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烧制克拉克瓷的原料,也就是高岭土。只有这种高岭土才可以烧制克拉克瓷。这种土主要含有九种元素,二氧化硅 70%左右,三氧化二锂 22%左右,三氧化二铁 0.02%左右,以及微量的氧化铁、氧化磷、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钠等。由于这种瓷土最早发现于景德镇的高岭村,因此

3、这种土质的土统称为高岭土。好像上天眷恋克拉克瓷,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也同样拥有大量的高岭土。所以,利用本地的土就可以烧制瓷器了。但是高岭土要经过精选才可以使用,要求剔除块状的颜色发黄、发黑的土,以免烧制的瓷器不白。高岭土精选完了,可是,这是“生”土,几乎没有粘性,可塑性极差,而我们需要“熟”的高岭土才可以制作,那么,到底我们该怎样让生土变为熟土呢?2、撞打生土当我们走进现在的漳州市克拉克瓷研究基地时,那一声声的敲打声好像在告诉我们高岭土就是这样翻动打“熟”的!首先我们要向捶打的坑内倒入 150千克左右的高岭土,开始用水车进行撞打,水车撞打是古老的打土制瓷方法,它是利用水冲击水车,产生偏心力,水

4、车运转,再利用圆周运动,带动下面的杠杆来砸土。由于制作工艺古,所以需要撞打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 24 小时左右。在撞打土的时候每隔四五个小时检查一下坑内的土有没有随着敲打的惯性而翻动,此外检查有无溢出坑的土。经过撞打后的土,我们就称之为熟土。熟土可塑性与粘性都得到了大大提高。那么,熟的高岭土就可以制作了吗?土中的一些杂质该怎么办呢?我们的疑问接踵而来?3、过滤从水车的下方我们看到了几个放满水的大水泥池子,准备复苏克拉克瓷的老艺人告诉我们这几个池子是过滤“熟”的高岭土用的。过滤池共有四个,四个过滤池一个比一个偏低,这样利于水的流动。 通过四个水池的过滤,较大、较重的颗粒就会沉在水底,而这些是不

5、能用的,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最轻、最细的泥料就是我们要用来制作克拉克瓷的原料了。4、沉淀漂浮的这层泥料最终将流进沉淀池进行沉淀。一般沉淀大约需要 12 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之后还需要捞出来进行晾干。那么我们的克拉克瓷复苏计划是否就已经标志着第一步圆满成功了呢?老艺人耐心的告诉我们要想复苏克拉克瓷每一步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就比如这晾干吧,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5、泥土晾干所谓的晾干就是将沉淀好的泥浆倒进布袋里,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铁架把布袋支起来。倒好泥后,将口绑起来,扎紧。接下来把袋口压到袋子下面,再垫上木板,之后压上石头,这样有利于整袋泥土的受力均匀,水也能被挤压出来,有利于快速干燥。在晾干一个小时

6、左右后,需要将布袋翻过来压,这样也能受力均匀。之后同样晾置 1 小时左右,就可以将布袋堆放起来了,所有的布袋挤压在一起,可以提高泥土的干燥速度。这样放置 24 个小时左右,将布袋口打开,看到泥土表面有点湿润,泥土成块状,稍微有点硬度,但也能用手捏动,这时,就可以拿去陈腐了。6、陈腐在自然条件下,将晾干的泥土整块的堆放在避免雨淋的地方,然后用塑料膜包好。一般来说,泥土陈腐的时间越久越好。但最少要 2 个月以上才可以使用,这样才能增加泥土的可塑性,而且水份相比之前分布更均匀,有利于以后的工序。7、踩泥在老艺人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踩泥这个环节。因为这时的泥土还比较硬,里面存有大量的空气,我们需要通过踩

7、泥将里面的空气挤出。从而使陈腐好的泥土更加柔软,更加细腻。踩泥时要求由上往下,由四周到中心,全部踩下去后,叠起来重复刚才的动作。通常反反复复大概要十次左右才能踩均匀。踩好泥后,我们要根据制作器物的大小选取适量的泥土。在老艺人和我们探讨后,决定今天就来复苏克拉克瓷最具代表性的折沿开光大盘。所以,师傅用钢丝割下泥土大约一个盘子的用量。8、揉泥取好泥土后,我们看到泥土中还有一些气泡,所以需要再次揉泥,使泥土变得更加柔软,同时把泥中的气泡再次挤出来。如果泥内有空气,在接下来的拉坯操作时器物会有孔洞,不利于成型。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深深的感觉到制作出克拉克瓷真的是要求严格啊!用手揉泥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泥土

8、揉成一个长条,再从两边折到中间继续揉,以此类推,反复揉七八遍。基本上揉到泥土完全没有气泡就可以了。但是注意案板要保持湿润,避免揉泥时产生粘连。揉好后的泥土更加均匀、细腻,手感也比较柔和。9、手拉坯 下面可以进行手拉坯了。通过手拉坯把盘子的基本形状做出来。拉坯时手要时不时的沾水,使双手和坯体始终保持湿滑状态,更加便于操作。注意沾水不要过多,否则会使泥土过软下塌,不利于出型。这里,艺人们使用的器具已经比较先进了,利用电动拉坯机来操作。随着泥盘的快速转动,双手合力的密切配合,将泥土的雏形呈现出一个碗状造型。接着从底部的中心位置向外均匀赶压,底部的厚度要凭手感来掌握,大约在 1 厘米左右。随着泥坯的转

9、动,将盘壁逐渐向上拉,在拉移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盘壁的坡度一致和厚度的均匀。盘壁的厚度大约在 5 毫米左右。10、坯体晾干拉坯好后坯体含水量还比较多,所以要通过晾干,去掉一部分的水份,这样泥土就会稍有硬度,在下一步骤利坯时容易操作。在夏季,我们通常要进行阴干,也就是放到阴凉下自然晾干,大约需要晾半天时间就可以了。夏季以外,则可以将坯体直接放到阳光下晾晒,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晾干后的坯体水份基本在 35%左右。这个同样是靠师傅们的经验,通过观察颜色来测定,晾干好的泥比初晾时略微发白,用手轻轻转动检查盘子,泥土较硬,受力较大,不容易变形,这样的坯体就可以拿去利坯了。11、利坯利坯就是将器物的造型

10、修整到所需的标准尺寸。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手拉坯车进行操作。利坯时先把盘子扣在底座中间,盘子中心一定要对准转盘的主轴中心,做圆周运动。使用利坯刀,先从圈足利起,修整盘子的底部。由外向内一层层的利坯,决不能跳步。要求手内外力量和压紧的力量一致。修整到所需要的尺寸后将盘子翻过来,同样先调整底盘的中心位置,然后将盘子放到中心点,开始修整直径与高度,达到要求的规格就可以了。这里,要求所制作的折沿开光大盘,圈足厚度为 8 毫米,盘底直径为 21 厘米,盘子口径为 37.3 厘米(从外边缘算),高度 8.5 厘米。最后还需要测量一下盘子的尺寸。如果利坯还不到位,则需要稍稍修整一下。利坯后,我们可以看到师傅在盘

11、底上利出的像明代后期克拉克瓷圈足内的跳刀痕,就像太阳光芒散射的痕迹。古老的克拉克瓷都是纯手工制作,都有这种跳刀痕。而现在我们复苏克拉克瓷同样采用手工技法,所以也出现了这种跳刀痕。可见咱们漳州市民间古瓷工艺研究所的师傅们精湛的工艺已经与失传的克拉克瓷传统工艺十分接近了。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克拉克瓷真的快要复活了。12、再次晾干利坯好后,大盘还需要再次晾干,以降低泥土的含水量。在晴天常温下大约需要晾置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当盘子晾干到颜色发白时就可以了。师傅告诉我们,这时的水份大概在 28%左右。13、擦煤油晾干好后需要先在盘子上擦一些煤油,以便检查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细小裂缝。如果发现有

12、裂缝,就只能作废了。14、做花边 检查好,确认没有裂缝后,就将盘子边缘进行划分,准备做花边。先用长线分成六等分,用以标记雕刻凹进去的花边,再用短线将两条长线之间等分成三份,标记的是凸出来的花边。画好后以短线为中心,向两边雕刻边缘。雕出来的花边形状为莲花瓣型。15、砂光雕刻好后,将盘子放正,调一下中心,就可以进行砂光了。砂光就是用细砂纸打磨盘子,把拉坯和利坯时留下的修刀纹打磨下去,使盘子看起来更加细腻、光滑。一般打磨一遍就可以了。砂光后还要蘸点水擦拭一下,以确保盘子上没有任何灰尘,边擦边注意检查。最后擦拭干净就可以了。之后,将盘子表面上的水份晾干,大约晾置 20 分钟左右就行。16、彩绘接下来就

13、该进行彩绘了,也就是绘制器物上的花纹图案。这里画的是青花福禄寿折沿大盘的图案。使用青花钴料与水调和得颜料进行绘画,这种颜料一般呈黑色。首先要画出盘子内的三个圆圈,使盘子在视觉上有初步的层次。然后在最内层的圆圈内印花,铺上带有花形的塑料膜。塑料膜是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很多小孔。用海棉蘸着红墨水涂抹塑料膜,红墨水就通过塑料膜印到盘子上,这样基本的图案就清晰的展现出来了。下面就可以绘画了。可以先对盘子的主体图案进行勾边,画出图案的大致形状,基本上按照印花来绘画。绘画时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手就好。勾好边,就可以染色了。先用调制的深点的颜料染重色的地方,比如这个青花福禄寿折沿大盘的树叶部分。再用

14、浅颜色颜料染云彩和石头等颜色较浅的地方。染好后,就需要画开光了。根据花边将盘子画成六开光。这里的开光是指一种装饰手法,常见于景泰蓝、雕漆、瓷器器皿上的装饰。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的空间(如:花形、方形、扇形等),然后在这片空间里装饰花纹。画好开光后,就在开光内绘画图案了。比如梅花、兰花等。之后再刻上叶子的纹路,增加盘子图案的美感。画好正面后,接下来画盘子的底部。根据提前设计好的图案画好就可以了。最后印好落款。因为是复苏克拉克瓷,所以效仿古人将落款印在盘底的中间。好了,现在整个绘画过程已经完成了。这时盘子的图案颜色比较黑,浓淡还分不清,但烧制后

15、就很分明了。17、上釉为了使盘子表面看起来更有光泽,还需要上釉。使用的釉是提前准备好的。简单的说,釉是用谷壳、纯净的釉石和钾长石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烧制的。具体制作方法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由于在上釉时难免会有细泥掉进盛釉的容器中,为保证上釉的质量,所以每次上釉前需要把釉料进行过滤。上釉要先上正面,之后晾干半小时左右,同样的方法再给盘子背面上釉。但是需要注意,要先用垫脚板垫住底部圈足内的部分 cyone.C 0.51毫米之间。最后,用海绵把圈足上的釉擦干净,这样在烧制时底部才不会被粘住。上完釉图案就被覆盖了。但是烧制好后,图案就会显现出来。18、烧窑下面就是烧制了,但是怎样放置器物,也是很

16、有讲究的。放窑时要求一层层的放置匣钵,每放一层以沙子垫底,之后放上制作的盘子。但是为什么要在匣钵内放沙子呢?采访:在盘子的圈足底下放了一层这个沙,在烧成,在收缩的过程当中,它能自由的收缩,提高它的成品率,降低它的成本。然后,在最上面一层匣钵上盖好盖子就可以了。放好后,将窑口用砖头垒好,中间的缝隙用泥巴糊好,防止它漏气、漏火。下面,开始点火烧窑了。先用 600 摄氏度之内的小火烧制,小火烧 1015 个小时。之后用 6001000 摄氏度的中火烧制 6 个小时左右。最后用 1000 摄氏度左右的大火烧制,大火时,我们还需要在窑的侧面加木柴烧火,这样才会达到大火要求的温度。大火烧制 68 小时左右就可以了。看到这些跳跃的火苗,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四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