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5423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 验标承保主要内容1、 什么是验标承保2、 现场验标查勘要点3、 案例分析验标承保即在投保人提出承保申请时.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事先检查,然后再决定是否承保、以什么条件承保的一项制度。除一些简易险种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外.绝大多数的产寿险业务的承保都需要事先对保险标的进行严格的查验和核实。在实践中严格执行验标承保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空标承保、事(故)后承保、带“病”投保等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起到正确评估风险,合理确定承保费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等目的。保险公司对一些大单位、老客户往往显得很“宽容,和“豁达”,不去查验,据单予以承保。过一段时间,投保人再编造所谓

2、保险事故,取得保险公司赔付。验标查勘要点一、生产经营现场有否“三违”现象“三违” ,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重点查员工现场操作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同行业员工劳保用品配备和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如建筑工人要配备和使用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工要重点配备和使用防尘毒口罩,钳工、机床工重点配备和使用防护皮鞋、防护眼镜等。二、车间、仓库环境是否整洁,物 资堆放是否有序如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曝晒、倒立,两种气瓶不能同库存放(通风较好的宽敞场所,可相距5米以外堆放)。三、危险物品管理是否规范如剧毒品、爆炸品的管理是否做到“五双”,危险化学品是否专库存放,危险

3、化学品是否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四、重点项目、重点 设备设施是否安装安全和安全警示标志。五、使用动火是否经过审批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动火是否遵守“ 六大禁令”、“五不动火”、“十不烧”等。六、高空悬挂和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有无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等。七、车间、仓库、员工宿舍的 设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八、车间、员工宿舍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器材设施是否规定设置1、厂房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2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

4、设1个(在这里就不列举了)。2、厂房疏散通道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疏散楼梯宽度不少于1.1米,走道的宽度不少于1.4米,疏散门的宽度不少于0.9米且门要向外开(当人数少于50人时,可以适当减少,但门的宽度不少于0.8米)。楼梯、走道应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3、消防器材:主要是查灭火器要按照企业场所危险等级配置。在配置灭火器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性质选配,如石油化工场所应配置泡沫或ABC干粉灭火器,精密仪器应选配气体(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其它场所配置ABC干粉 灭火器为 宜,灭火器配置标准如下:九、通风除尘是否达到要求生产过程中有产生微量热量、蒸汽、烟雾、粉尘的车间,有否利用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换

5、气,比较严重的车间,有否采用机械通风排除有害物。十、电气设备及安装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条件,电气设备包括发电、变电 、输电或用 电的器件1、输配电线路:甲类厂房、库房,甲乙 类液体、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2倍。厂房内电线不能乱接乱拉,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2、配电房的长度大于7米和建筑面积大于60米时,应设2个出口;配电房的门要向外开;配电房的窗户,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3、电气设备要接地。4、危险物品生产、存 储场所的开关、照明等电器设备应采用防爆装置,电线应 穿非燃管保护,仓库白炽灯要在60W 以下(严禁使用普通日光灯)等。十一、特种设备是否有有效的安全使用证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 设备使用,必须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登记、检测检验,并取得使用证。十二、重大危险源有否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十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落实到位。2、高危企业有否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指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单位,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价。高危企业是否安装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5、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 业人员有否持证上岗,员工有否经过“三级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