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5423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细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理证书等级: 甲 级 质 量 体 系 认 证证 书 号: 注 册 号 : 湖北省 房县(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监理部2005xx 号 1二五年三月总工程师:审 查:校 核:编 制:参加监理人员:2目 录1、总则2、专业工程的特点3、监理工作流程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4.1.1、事前(开工条件)控制要点4.1.2、事中(开工条件)控制要点4.4.1.3、事后控制要点4.2、监理工作目标值5、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5.1、监理工作的方法5.2、监理工作的措施6、工程验收6.1、

2、单元工程验收6.2、分部工程验收7、其它8、附件31.总则1.1 为使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本监理实施细则。1.2 本细则依据 DL/5111-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8-200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 (碾压式土石坝和浆砌堆石坝工程)等有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1.3 本细则适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过滤层、堆石填筑区等大坝填筑工程。2.专业工程的特点2.1 本工程最大坝高 m,坝顶全长

3、 m, 顶宽 m,上、下游坝坡坡度 ,大坝最大底宽 m,总填筑方量 万 m3。2.2 本工程坝体填筑区从上游至下游分为:盖重区 、抛填粉土区、特殊垫层区、垫层区、过渡区、上游堆石区、中间堆石区、下游堆石区、抛石区。3.监理工作流程3.1 监理工作总体工作流程监理作好事前控制(开工条件控制) 事中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事后控制(质量检验和资料整编)3.2、质量控制工作流程3.2.1.筑坝材料质量控制工作流程料场开采规划筑坝材料的开采和加工筑坝材料的质量检验筑坝材料的运输。3.2.2 坝体填筑的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坝基和岸坡处理验收以及相应部位的趾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验收坝料碾压试验、确定堆石填筑施工参数

4、铺料 检测铺料三度(厚度、宽度、平整度) 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 进入下一层施工。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4.1.1 事前(开工条件)控制要点4.1.1.1 组织设计交底 监理在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后组织设计交底,使得监理、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和具体要求。4.1.1.2 开工前,要求承建单位在大坝填筑工程现场施工放样前,将放样实测计划报告报监理部批准。报告内容包括:(1) 施测项目概述(包括引用的控制点、坝轴线及主要构筑物轴线,业主单位提供的有关基准资料) 。(2) 测量技术说明书(包括平面与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置与校测、施测方案与技术要求、计算方法、操作规程等) 。(3)

5、 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检验和校正资料。(4) 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4(5) 施测进度计划。(6) 测点保护措施。(7) 数据记录及整理制度。在施测前,应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预先计算出各部位、各高程控制点的坐标参数,以便放样施测时控制和校正。4.1.1.3 大坝填筑开工前,承建单位应将大坝测量控制网及放样测量成果以及相关计算资料报送监理部审核。必要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将对报送成果进行校测和认证。4.1.1.4 大坝填筑开工前,承建单位应按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完成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模拟实际施工条件,通过碾压试验调整、优化和初步确定坝体主要填筑区(垫层、过渡层

6、及主、次堆石区)的碾压参数和坡面碾压施工工艺。实验结束后,承建单位应将碾压试验成果及碾压设备的详细资料报监理部审核。4.1.1.5 大坝填筑开工前,监理应审核承建单位报送的详细的施工措施计划。施工措施计划内容包括:(1) 、工程项目概况(包括申请开工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设计或合同工程量,填筑部位平面、剖面图等) ;(2) 、施工总布置(包括运输方式、场内道路规划等 );(3) 、分区填筑料及其堆放与供料平衡计划;(4) 、垫层料的加工生产工艺与生产计划;(5) 、施工程序(包括坝体填筑的区、段划分,反滤排水设施及护坡工程等施工作业程序) ;(6) 、通过碾压试验确定的分区碾压参数(包括压实机具、

7、振动频率、行走速度、铺筑厚度、洒水量、碾压方式与遍数等) ;(7) 、施工进度(包括工期安排、典型作业循环时间、分期填筑形象、填筑强度与分区累积填筑工程量等) 。(8) 、施工方法(包括卸料、铺料及碾压方式,岸坡和分区接头、接缝与接合面等特殊部位处理,边角部位的铺填、压实方法与机械设备,压实层间结合处理措施,垫层料上游坡面保护等施工方法,必要时还报送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9) 、超径块体和不合格填料的处理。(10) 、施工机械配置与劳动力组合。(11) 、分年导流 、渡汛与坝体保护措施。(12) 、质量控制措施。(13) 、施工安全、文明生产与环保措施。(14) 、监理部要求报送的其他资

8、料。4.1.1.6 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现场实验室,编制现场检验试验方案,检验试验方案内容包括:(1) 、检测试验项目;(2) 、检测试验方法与标准;(3) 、检测试验频率或数量;(4) 、检测试验仪器设备配置;(5) 、检测试验专业人员配置。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列出外委项目及拟委托单位,连同资格、资质证书一并呈报监理。监理应审核试验单位资格、资质、试验检测业务范围,委托现场或外委检测机构检测内容,应承担的委托责任,仪器设备的校验证明等。54.1.1.7、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检查和落实,主要检查:(1) 项目法人或法人代表及投标负责人和五大员按投标书或经批准的变更报告

9、落实;(2) 施工单位质检制度是否建立,其检查内容、方法、检测手段、程序是否可靠、完善;(3) 工地实验室的功能与试验设备的规格、品种、数量、质量能否满足正常施工质检的需要;(4) 自检计量系统是否准确、可靠。4.1.1.8 上述工作完成,施工单位可办理开工申请,施工单位填写开工/复工报审表,经项目经理签字加盖章并附前期准备工作所形成的有关文件后,一式四份,报监理部审核。监理部批准后返回一份给施工单位归档。4.1.2、事中(施工过程)控制要点4.1.2.1、坝体填筑质量以工序控制为主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检查以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1) 各填筑部位的填料质量。(2) 铺料厚度、碾压遍数、洒

10、水量和表面平整度。(3) 碾压机具规格、重量、振动频率和压力等。(4) 有无漏碾、碾压欠碾或过碾。(5) 坝体各部位及纵横向接缝的处理与结合部位质量。(6) 坝体填筑断面控制情况。(7) 坝体及坡面平整度。4.1.2.2、坝体填筑施工各工序应按技术规范、碾压试验的要求和报经监理部批准的作业措施计划进行。铺料应分层平行摊铺,层面如出现明显的凸凹不平现象时,必须进行整平,才允许进行碾压。靠岸坡或其他边角部位碾压不到的地方通过碾压试验确定采用其他有效压实机具压实。4.1.2.3 堆石坝各区之间的结合部位应遵循先填粗骨料后填细料的原则。对结合部位分离出来的超径石,承建单位应采取措施清除。坝体与岸坡相结

11、合处,应先填一部分细料,避免大石集中,造成不易碾压的状况。4.1.2.4 坝体填筑材料的级配、含泥量 、风化石等软弱岩体含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超过设计标准者,禁止上坝。对于已运至填筑地点的不合格料,承建单位的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可以拒绝其卸料,已填筑的不合格料必须挖除并运出至坝外的指定弃料场。填筑料中的超径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4.1.2.5 坝体内修筑的临时施工道路,其材料应按所经过填筑区的填筑料质量要求填筑并碾压密实。通过这些临时道路的车辆不能污染坝体内地任何永久填筑料。在大坝填筑期间或填筑以后,如果已填的坝体受到表土或其他不合格材料的污染,承建单位应将受污染范围内的坝

12、体填料全部予以清除。4.1.2.6 铺料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填筑料发生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不得发生块石或细料集中,力求做到粗细石料铺料均匀,防止发生架空现象。4.1.2.7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卸料处应有层厚标尺,以控制铺料。每一填筑层碾压后,应按 20m20m 方格布网进行高程测量,据此检查填筑层厚。4.1.2.8 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或天气情况对填筑料洒水,供水量应满足高峰填筑强度的要求。填筑中的洒水必须均匀,并随碾压作业保持连续不断作业。 4.1.2.9 碾压宜采用进退错距法,在进退方向上一次延伸至整个单元,错距不应大于碾轮6宽度除以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分段

13、碾压时,相邻的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0.3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 11.5m。4.1.2.10 振动碾的工作量、频率、振幅应定时核定,一般每 3 个月一次,以保证振动碾工作参数的稳定。4.1.2.11 面板下游 30m 以内的填筑区(包括垫层、过渡层及主堆石区)应保证连续平起,均衡上升。 垫层、过渡层及主堆石区之间不允许紧后层面侵入前一层面。相邻各层的填筑高差不宜超过一个堆石填筑层的厚度,以保证各分区之间的良好结合,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4.1.2.12 施工中宜采用跳堆法铺料、平料,以避免颗粒分离。分离严重部位应掺混或作挖除处理。4.1.2.13

14、 垫层料的铺筑,按 DL/T5128-2001 规定应向上游坡面法线方向超填 2030cm。进行水平碾压时,振动碾距上游坝面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40cm。垫层填筑每升高 1015m 应进行一次坡面削坡修整和碾压。如采用反铲削坡时宜每填高3.0m4.5m 进行一次。斜坡碾压前,应以已超填的坡面为基础进行修整,修整后的坡面,在法线方向宜高出设计线 58cm。有条件时宜用激光控制削坡坡度。坡面碾压应按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机具、方法和碾压参数进行。垫层坡面压实合格后,应尽快进行坡面保护。常用的保护形式为碾压水泥砂浆、喷乳化沥青、喷砼或喷水泥砂浆。垫层坡面防护应做到喷射均匀密实,无空白、无鼓包,表面平整干

15、净。当用碾压水泥砂浆对坡面进行防护时,其砂浆表面在 5m 范围内不应高于设计线 5cm 和低于设计线 8cm,并作好养护。当用喷护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厚度均匀、密实、与设计线的允许偏差为5CM。喷射混凝土应在终凝后洒水养护。4.1.2.14 下游坡面应随同相应部位坝体填筑进行,边填边护,同步上升。坡面砌石应从相邻的坝后区内的大块石中拣选。完成后的坡面应有均匀的颜色和平整的外观。4.1.3 事后控制要点4.1.3.1 质量检查检测(1) 每道工序完成,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将自检成果填入相应的检测纪录表中,并报监理审查。在审查过程中,监理人员可视需要采用旁站或见证或参与检测工作等方式进行。坝料压实

16、检测项目和取样次数见表 4.1.3.1(1) (按 DL/T5128-200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 。(2) 检查、检测方法垫层料过渡料和堆石料压实干密度检测方法,宜采用挖坑灌水法,或辅以表面波压实密度仪法。施工过程中可用压实计实施控制。垫层料可用核子密度计法。垫层料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 4 倍,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过渡料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 3倍,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7堆石料试坑直径为坝料最大粒径的倍,试坑直径最大不超过m,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3) 质量控制标准:按表 4.1.3.1(1)规定取样测定的干密度,其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标准差别大于 0.1g/cm3。当样本数小于 20 组时应按合格率不小于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