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5420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文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XXX 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人工挖孔桩(墩)编制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XXXXXXX项目监理部目 录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专业工程的特点4 监理工作流程5 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7 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8 安全施工的监理一、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1#楼 建设单位: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建筑面积: 设计单位: 结构形式:框剪 勘测单位: 工程特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工 期:30 天二、监理工程依据: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2008 版)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2、B50011-20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8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2.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JGJ106-2003)2.10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2.1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2.13 工程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14 监理

3、合同、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三、专业工程的特点本工程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45.75 米。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础部分独立基础,局部采用人工挖孔墩。以 2 层微风化石灰岩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5500kpa 墩基砼: 3C30,墩护壁 C20,承台、独立基 C50。钢筋 HRB400,砼保护层厚度:墩身 50mm,承台外侧、筏板底、基础底 50mm。确保桩(墩)基底 5m 范围内为完整微风化石灰岩。按照勘察资料.本工程地质溶洞较多,墩基须根据祥勘报告,穿过溶洞层并入持力层高度大于 500mm。水文单位涌水量一般在 2030m 3/h 左右。对深基础施工有影响。须做好施工

4、降排水工作。测量定位坐标点(A:X=52943.235,Y=10940.200;B:X=53017.918,Y=11052.205,H=45.464)用全站仪进行布放。四、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5.1 认真复核人工挖孔桩的桩基定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2 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桩基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具有操作性;5.3 做好进场的原材料(包括商品砼)的验收和见证取样复试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试块的留置工作;5.4 检查人工挖孔桩的定位、桩护壁、桩径、垂直度、终孔时的孔底沉渣或虚土的厚度、孔深及入持力层土(岩)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扩大头的尺寸;施工及技术准备工

5、作审查轴线放定位检查水、电场地检查机具仪器状态检查 参与验灰线桩心定位中线检查首节桩护壁开孔装配就位检查基坑状态监测桩护壁及成孔(垂直度、直径)质量检查成孔后终孔质量检查(会同设计、地勘)钢筋笼安装检查桩位复测检查钢筋笼制作检查砼拌制旁站检查 浇筑砼旁站检查成桩位移检查会同检测部门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测桩基质量综评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5.5 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加工制作和安装的质量;5.6 严格控制桩身砼的浇注质量,做好监理旁站工作;5.7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桩基施工记录工作,为后期圈桩检测提供一手资料;5.8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做好人工挖孔桩桩基的检测工作,参与设计单位的圈桩检测工作;5.9 监理控制目标

6、值:无质量事故及安全事故,桩基检测及验收均一次性合格,严格按照合同工期控制工程进度、严格控制工程经济签证。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6.1 桩基分包单位进场后监理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等有关资料和质保体系、安保体系是否健全;6.1.1 审查分包单位企业资质等有关资料1)分包单位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职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的上岗证书;3)特殊工种(电焊工、电工等)的上岗证;4)检测仪器、工具的标定证书;5)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等。6.1.2 检查分包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是否健全

7、1)分包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组织机构落实情况;2)分包单位质保体系主要规章制度;3)分包单位安保体系主要规章制度。6.2 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严格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6.3 严格材料成品的审核报验手续,严禁任何不合格品用于本工程。机械设备所用电缆应完好,严防漏电、触电事件发生;6.4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巡视、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七、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人工挖孔桩质量控制可根据不同阶段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验收。7.1 事前控制7.1.1 技术准备对人工挖孔桩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1)检查建筑物和邻近的高压电缆、通讯线路和其

8、他地下管线,以及是否有地上、地下障碍物;2)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3)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4)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5)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6)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7.1.2 技术管理总包单位选择的施工单位是否满足上述 6.1.1、6.1.2 的要求。分包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

9、进场。7.1.3 材料准备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厂,还要求提供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查对原件;商品混凝土开始浇注前,应提供使用的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符合要求后方允许浇注。1)水泥: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一般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到商砼厂后应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2)粗

10、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碎石粒径宜用 1525mm,卵石不宜大于 50mm、碎石不宜大于 40mm,含泥量不大于 2%,无垃圾及杂物;不宜选用灰岩碎石;3)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4)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选用 68%的膨胀防渗剂。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5)拌合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

11、凝土拌合;6)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到达现场,分批分规格检查验收并随机抽样,每批重量不大于 60T,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7.1.4 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手中;3)在部分工程桩正式开工前,应有选择性的按设计图纸进行成孔检验,同一地质条件成孔数量不应少于二个。检验目的:核对地质资料、核对孔底持力层土(岩)性,检验护壁井圈等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如有问题,尚需选择补救措施或重新调整施工工

12、艺。成孔结束后应检验孔径、垂直度和孔壁稳定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设计要求时,所用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7.2 事中控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并认真做好施工监理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7.2.1 护壁井圈检查1)开孔前,检查桩位必须放样准确,首先检查施工单位在桩位外设置定位的龙门桩,安装护壁井圈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2)护壁顶面应比场地高出 150200mm,壁厚比场地标高面下的厚度大 100150mm,每节井圈高约 1m

13、 左右。3)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 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拉结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4)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mm;每节护壁应在当天完成,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如有渗水,应督促及时使用速凝剂修补。井圈模板拆除应在 24h 后进行;井圈混凝土有蜂窝、渗漏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发生事故。5)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 50mm。6)遇有局部或厚度小于 1.5m 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每节护壁井圈的高度可减小到 300500mm,并随挖随验收随浇注混凝土;采用钢护壁井圈(即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等方法进行处理。7.2.2 清底、沉放

14、钢筋笼检查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有积水,终孔后清理好护壁井圈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测量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沉放钢筋笼,再次清孔底沉渣,立即封底和浇注桩身混凝土。7.2.3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控制标准1)人工挖孔桩平面位置、桩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如表 2。人工挖孔桩平面位置、桩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表 2桩位允许偏差(mm)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13 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混凝土护壁 0.5 50 150钢套管护壁+501 100 200注: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 为设计桩径。

15、 灌注桩桩位偏差、检查时间:过程检验可量测护筒中心;最终检验(桩位竣工平面图)在开挖后把桩顶浮浆凿除,标出桩中心与设计轴线之间关系的偏差,用钢尺量测。检查数量:全数量测,并要求施工单位按量测结果绘制竣工桩位图。 桩垂直度允许偏差检查要求全数检测,检测方法采用吊垂球测量。 桩径检查用钢尺量测桩径,护壁内衬厚度不包括在桩径内,检测数量为全数检查。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如表 3。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 表 3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桩顶标高+30mm-50mm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孔深 +300mm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缺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底端取至 1/2 锅底处桩体质量检验(根据需要)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 50cm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砼强度 C30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砼坍落度 160220mm 坍落度仪7.2.4 合理确定终孔深度终孔深度确定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桩基承载力。因此,严格对待入岩岩样的判定将十分重要。监理人员要熟悉场地各土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