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95417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期初中六班学习简报2013 年 8 月 20日主编:yzfdjs4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了,自然温度的增长高不过教师们学习热情的增长,一周内记录教师们学习的时钟正时时刻刻超负荷的运转着,18 小时、19 小时、20 小时就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在继续教育的平台上,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教师专业提升方面的专业知识。许多学员的学习时长超过了 19 小时,几乎是天天都有成果展示,晒出了他们的成绩也晒出了他们的经验。他们谈理想实实在在,讲奉献以身作则。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和管理的故事久久映射在我们的脑海。感谢继续教育平台给我们建立的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感谢省市及县区的教育局的领导为

2、我们创设的这个学习机会。让我们真正感到了学习、研修的快乐。 “把孩子培养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北京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刘飞“爱一朵花就要陪她开放” 。 全国优秀班主任 郑丹娜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子 课 题 名 称:实施“少教多学”策略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申 请 人 姓 名 : 吴 有 为 冯 爱 东 子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请按 3 部分分项填写,总字数限 1500 字以内)一、子课题的意义。布鲁

3、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教多学”,主动让位于学生,主动引导、促进、组织、协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基于“少教多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提炼及推广;2. 编写“少教多学”的抓手“导学案”;3.建设“少教多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学习小组;4.“少教多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关键问题是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计划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2.05-2012.09)设计课题方案,完成课题论证;组建课题队伍,明确分工,组织培训。2.实施研究阶段(2012.09-2015.07)按方案组织实施,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并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向总课题组汇报研究成果。3.总结阶段 2015.09-2015.12)梳理研究

5、成果、完成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所谓有效性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需时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师生。师生

6、应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性存在,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和平等的,这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2)关注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激发兴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探索、增强意志的过程,是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发展,各种优良品质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3)关注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是一种师生共同、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本课题“初中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界定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发

7、展的教学活动研究。一、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目教学标:(1) 、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服务教学。(2) 、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3) 、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内容:(一)活动教学的策略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2、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

8、数学问题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1、备教材要“懂、透、化” 2、备学生要 “实”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四) 激励评价的策略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数学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二、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将采用“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侧重抓好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1)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2)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数

9、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3)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4)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进行策略和理念内涵的研究,梳理有关理论,调查分析总结已有的有效性教学经验。第二阶段(实验阶段):上课以及实践活动。进行微型研究,实验总结具体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才略的研究,收集整理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出版展示成果的专集,进行课题总结、验收。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只是各有侧重。每一个学期都有阶段研究目标、任务和

10、推进计划。四、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1、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研究、论证、修改、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调控研究措施,进行阶段检查,总结研究成果,对研究的全过程负责。2、培训教师。组织参与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方案、各地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研究操作,增强实施方案的自觉性。3、作好个案跟踪分析。为了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求实验教师在每个班上选取 56 个典型,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有效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4、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上课是实验思想的一种具体化,每个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两节展示课,汇报一学期来的探索

11、的成果。5、开展教师教学例会、教科研沙龙交流会。研究需要集思广益,需要资源共享,需要交汇,一方面互相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发展。6 及时收集与课题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与鉴定好想好想把诸位教师们认真研修的画面和所有的同行们分享,在这里恳请我们六班的教师们如有可能请在 QQ 群或通过其他渠道发一些你们认真学习的工作图片给我,帮助我办好我们的班级简报。谢谢! 六班已经熟悉和将要熟悉的教师们你们好!由于篇幅有限,加上是本人能力不够,凑合完成了本期的研修班级简报,我知道还有许多教师的优秀成果没能展示出来,不到之处敬请谅解!希望在以后的简报中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我把我们班的门面办好,谢谢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