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395399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培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化仪的结果问题,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 准确度问题:结果有重复性,但离质控或校准液的靶值相去甚远,也就是常说的偏低偏高做不准。2. 精密度问题:就是没有重复性,也就无所谓准确度了,每次测试的结果都差的很远,相互不挨着,CV%变异系数远远高出标准或厂家标称或能接受的范围。3. 线性问题:也就是高值不高,低值不低,中间值反而很好。有时做同标本比例稀释,结果不符合计算结果。4. 校准问题:校准失败是最令人恼火的,也是全部工作的第一步,这一步不过谈不上质控和标本测试。5. 质控问题:失控也是结果问题之一。6. 频繁偶发问题:偶发性的失控,有时会由于重新校准而暂时缓解。突发性的标本结果混乱,可能是

2、同日一批标本中的几个,也可能是某日的一批标本,但经过重测后都会等到另外一个结果。7. 病理原因:这个是最希望见到的,标本因为病理原因而不正常,但有时实验室反而会让人作出解释。大部分人都把结果问题简单的归结到应用方面,其实具体统计来看,绝大部分是维修问题,真正的应用非常少。大多数应用人员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大致如下:1. 重新校准,又是会因为校准失败而去掉一点或多点;2. 更换项目通道;3. 更换试剂位置;4. 更换检测位置,比如双圈反应盘的,由自动分配改为内圈或外圈;双套试剂针双圈试剂盘的,改为其中的一套。5. 更换新的批号试剂、校准、质控品,重新来过。这些措施中,无异 e 的方法最为合理,但也只

3、能排除试剂、校准和质控的问题。最近一年来,这 7 大类问题十分突出,根源就在于生化仪器本身的特殊性,应用和维修界限不明确,却非要人为的严格划分。一般结果问题的最终原因,分为参数原因、仪器原因和试剂原因三类,下面着重分别阐述。1. 参数原因:参数设置有误,将会直接导致准确度问题、线性问题、校准问题和质控问题,当然也会导致部分的病理原因和偶发型问题。 首先是测试方法的选择。例如终点法和速率法的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负值的出现,特别是速率法的项目选择成为终点法,负值的可能性很大。图 1 反应曲线示例在图 1 中,AB 线段是可能的 R1+S 的反应曲线,C 线段是可能的加入 R2 后的反应曲线。如果是

4、终点法反应,应该选择 End(或 End1,根据机型不同),可以是一点终点法(1-point ),也可以是两点终点法(2-point End)。大部分机型对此的选择并不是在测试方法上,而是在读点上,设置了空白点,那就是两点,仅设置了终点读点,那就是一点。如果是一点终点法(1-point ),那么读点应该是 Z,Z 的吸光度值减去杯空白或者水空白或者试剂空白抑或是 0,进行计算后就是用于浓度活性计算的吸光度。这种方法与 R1+S 的反应曲线无关,但由于没有扣除 R1+S 的空白,忽略了干扰物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假性偏差(校准和质控可能会体现不出来,但在线性问题上会表现的很明显)。这就是两点终

5、点法的优势所在。如果使用两点终点法(2-pointEnd),那么读点应该是 W 和 Z。图 1 是上升反应的例子,真正的反应吸光度应该是 Z-W,当然还应该减去相应点的试剂空白或者杯空白(水空白)。如果是 B 线和 C 线的结果,没有问题,肯定是正值,也是真正的反应差值。而 A 线和 C 线就出现麻烦了,会出现负值。对此的解释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可能是样本干扰物质的影响,比如 LIH 样本等;其次是试剂处理能力太差,干扰物质稍微多一点就无法处理;再者就是方法选择错误,根本不能用终点法来测试。如果方法正确,那么遇到这样的结果就要稀释重测,也可以设置一些 LIH 或前带监测之类的报警提示。但若是试

6、剂能力问题,很不好办,毕竟都要靠试剂吃饭,能用也得用,不得用也得想办法用。所以就修改读点,将 W 和 Z 的读点改为 X 和 Z 或者 Y 和 Z,这样就永远不出负值。这就引出来一个另类的测试方法:两点法(2-Point)或者叫固定点法(Fixed )。这类方法不论反应趋势是终点还是速率,只要给出两点,就利用差值进行计算浓度活性。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免疫比浊类的项目,特别是含有乳胶的,反应曲线的趋势不是那么特异,既不像终点也不靠速率。有些仪器是有两点法(2-Point)或者固定点法(Fixed )的方法选项, 有些仪器没有,只有终点和速率,那么就用终点法来进行读点的选择。这类的方法的读点应该选择

7、在 X 和 Z 上,注意 Z 点的明显下沉,这样才是真正的反应差值,而 W 和 Z 并不是真正的反应差值,Y 和Z 就更不是了。但很多项目并没有 X 点的下沉趋势,直接就是 Y 点到 Z 点,这就不应该选择两点法(2-Point)或者固定点法(Fixed)了,而坚持应该用两点终点法( 2-point End)。因为那样做的话,不同的标本 Y 点和 Z 点的差值不同,几乎是浓度活性越高差值越小,导致假性结果,甚至影响到校准失败,质控不好,线性很差,甚至会影响到精密度。如果是速率法(Rate)或者两点速率法(2-PointRate), 读点应该在 X 和 Y 之间选择,速率法(Rate)是要验证线

8、性的,两点速率法(2-Point Rate)对线性不那么严格。当然还有Rate1 这些方法的选择,区别仅仅是扣除的是杯空白还是试剂空白还是某一段反应曲线的吸光度值。但读点如果选择 W 和 Y 或者 W 和 Z,不仅可能出现负值甚至线性报警,校准和质控可能都会存在问题。1.2 而校准参数的设置,往往是导致校准失败或准确度差的主要原因,甚至也会影响到线性。图 2 校准曲线示例校准方法分为两类,线性和非线性。图 2 中 A 和 B 线属于线性校准,一般是两点线性,也就是两点决定一线,当然还有多点线性,这个很少用到,不做说明。线性校准最少要给出两个点的浓度值,A 线是过原点 O 的,在很多机器的设置中

9、单列了一种校准方法,比如奥林巴斯的 AB 校准方法,就是假设校准曲线经过原点 O,所以给出一个Z 点就可以画出这条直线。而在其它机器,或者奥林巴斯的 AA 方法中,就要给出两个浓度点,才能画出 B 线。当然第一个浓度点可以用去离子水替代,浓度是 0,也就是水点,再给一个浓度点 Z,就可以描绘出 B 线。还可以给出一个 Z 点和 WXY 中的任意一点,两点也能决定一线,然后直线两端无限延伸,最终会交于纵轴。A 线和 B 线会有一个截距和斜率上的差异,都能通过校准和质控,也会在精密度和准确度上保持良好的线性,但在大尺度的比较中,会有些许差异。所以在是否过原点的选择上,没有太明显的差异。线性校准引发

10、的结果问题,大多是因为校准液的选择和放置出错,浓度不对导致校准曲线斜率偏差太大,线性很差。非线性校准常用的是对数曲线和样条曲线,对数曲线有很多种,例如 Log3,Log4,Log5 等。当然还有其他的非线性校准曲线,例如折线曲线,指数曲线等等,很少用到。非线性校准需要 2 个以上的校准液才能实现,一般都是 5 个以上。由于非线性校准的特殊性,在最高和最低浓度点之间的结果可以得出准确的数值,超过这个范围就无法进行计算,它不能像直线那样延伸。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仪器会提示,操作人员也会进行自动或人工稀释重测。在很多机型中,多点非线性校准被看做是多段直线的组合,所以会在校准结果上出现每两个点之间的斜率

11、,这只是拟合方法的问题。在非线性校准中,一般给出一个零浓度点,也叫水点,但这一点不一定在原点 O 上,可能在纵轴上形成一个截距。理论上讲,多点校准的校准液浓度最好是梯度倍比关系,这样会充分的保证各段线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无论是校准品的制作,还是试剂厂家为了拟合预设的校准曲线,还是为了尽可能的扩大最大检测范围,各点校准品往往不是这个关系。图 2 中的 C 是样条曲线, D 是对数曲线,可以看出在中间段二者的背离是相当明显的,而在两端的背离不是那么显著。厂家给出的多点校准液一般是 4-5 种,加上自制的水点,那就是 5-6 点,根据厂家预设的校准曲线,比如是 Log4 测试,会得到很好的 Log

12、4 曲线。而用最高浓度点进行梯度倍比稀释的话,可能会是样条或者 Log3 甚至是 Log5 这样的曲线。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校准能通过,质控也可能很好,结果大部分不错,但在线性验证时会出现某一段范围的背离,与计算值差别太大。特别是与其他设备进行对比时,甚至是参加室间质控时尤为明显。所以校准方法的选择,不能照搬教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校准参数不会影响到精密度,也就是说不会重复性不好。至于其他的参数,比如吸光度范围设置,线性范围设置,前带或者 LIH 样本设置,读点前移探测等等,因为这些参数设置导致的校准失败或者结果旗标甚至屏蔽,根据不同的机型旗标提示说明,作出相应

13、的应对就行了,大不了全部放到最大,不监测试试就知道了。但生化结果不好有个判断原则,就是单一项目不好检查该项目的参数设置校准等;同类项目不好就要检查仪器,偶发性的无固定项目结果不好,也要找仪器原因。1. 仪器原因: 水质原因去离子水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果,除了水机的过滤器和防渗膜需要检查更换外,消毒装置的好坏也抑菌杀菌的关键,大多数水机都会进行定期的各种过滤器更换,但很少注意消毒器的检查和更换,比如臭氧发生器或紫外消毒器,很多早已失效,根本没有杀菌消毒功能。如果过滤不好或者有细菌存在的水进入生化仪,会直接影响清洗效果,反应杯洗不干净的后果相必都知道,引发随机性的结果问题,因为 R1+S 的空白就不对

14、了。水浴的仪器会造成孵育槽细菌沉积,影响光路本底甚至是检测随机问题。而且对离子类项目或某些项目的影响是致命性的。2.2 光路问题光源性能下降会导致某些波长的项目出现问题,有时因为光源不稳导致随机无规律的结果问题和怪异曲线。而光度计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特别是某一波长的电路问题。光窗的污染也是原因之一。 机械定位问题各针(样品针、试剂针、搅拌针棒、冲洗站各针)在反应盘、样品吸样位置和试剂位置的偏差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结果问题,引发精密度差。有时定位误差是随机的,导致结果的偶发性问题。 压力问题纯水供水压力、脱气水压力、清洗剂提供压力、各种负压、废液抽取压力的不足或者过大,都会导致项目间的污染,而且是

15、随机的无规律的。压力过大会导致飞溅,压力过小会导致清洗不足,甚至会产生漫盘。而各种压力的不足或过高,并不是所有仪器都会报警的,比如冲洗水的压力很多仪器都没有监测,只提供了验证方法,一般是检查反应杯的吐水量和各针的吐水量。而抽取负压的不足不一定是在总负压罐上形成的,而是在末端的某个环节上产生的,导致抽取废液不干净,从而影响结果,这一点上,没有哪个机器能彻底杜绝。只是通过设计的冗余来预防。这也是仪器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冲洗站的抽水吐水不足,会导致结果问题。而样品针、试剂针和搅拌棒的冲洗水流不足,也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图 3 各针冲洗水压示例图 3 中, A 和 D 是标准水压,B 和 E 都

16、是压力过大,造成飞溅;C 和 F 是水压过低导致清洗不足。因此造成的结果问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长期的清洗不足,在针尖处能看到与针后端颜色不一致的变色,明显针尖处的颜色发暗、粗糙。很多人都注意针内壁的冲洗,而对外壁往往忽视。少数的机器可以调整外壁冲洗水压,大部分则不能。奥林巴斯那种漫灌式的清洗真的问题很多,而且束手无策。2.4 污染问题这是生化仪的性质决定的,就这么几个部件(反应杯、样品针、试剂针、搅拌针、冲洗站 ),还都不是一次性的,无论事前事后怎么清洗,无论是加热清洗,清洗剂清洗然后再纯水冲洗,无论是镜面处理还是镀膜处理都无法保证绝对清洁干净,只是最大限度的预防污染。污染问题一般是有压力、试剂、清洗和位置这几个原因导致的。而杜绝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日常保养和检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等发现问题所在再去处理,一切纠纷早已出现,什么都晚了。这里只列举几个例子:图 4 针棒的污染示例图 4 是样品针和试剂针以及搅拌棒上的污染,特别是后者,简直触目惊心,这些污染物进入正常的反应过程,对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