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5391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些失望的“无敌兔+爱死百微”更新: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 105VR各档光圈测试在 F16之后的小光圈测试中,无敌兔+爱死百微完败 D700+105VR,照片随后放出,摇光先推测推测到底是镜头的问题还是相机的问题?或者换 50D之类的相机效果更好也说不定?12月 13日更新:5D2+红圈百微和 D700+105VR的使用感受对比(非画质对比)先谈谈使用感受吧,不牵扯画质,单纯谈谈使用感受,毕竟优良的操控和机身、镜头设计才能更好的“人机合一”。一、红圈百微和 105VR1、外型红圈百微直径控制更好,托住镜头前端时手掌可以握住约 2/3的部分,使用感觉非常舒适。105VR 无论是直径(78mm:83

2、mm)还是重量(625g:790g)都明显超越红圈百微,所以如果不搭配 D300s或以上的尼康单反都是头重脚轻的感觉,外型上来说,红圈百微有优势。转图:105VR 搭配 D80的“头重脚轻”2、镜身设计(1)红圈百微镜身侧面的按钮很多,比如对焦距离可以选择 FULL、0.5m-无穷、03m-0.5m,尤其是 03m-0.5m这个设计,完全是为 1:1 的放大比专门设置的,非常人性化。反观 105VR,只有 FULL和 0.5mFULL两个选择,这对 1:1 时的近摄很不利。其他的按钮二者都大同小异,比如防抖开关、手自对焦和手动对焦选择等。(2)值得一提的是,红圈百微继承上代的优点依旧保留了三角

3、架接环的位置,这对需要上三角架的静物及花卉摄影益处颇多,105VR 镜身自重更大,上三角架时如果只依靠机身同三脚架相连的确不够稳定。3、对焦性能红圈百微的对焦性能相当出色,在 1:1 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抓拍”(对焦距离选择为 03m-0.5m时),自动对焦平滑安静,确实称的上是一种享受。105VR的对焦更“迅猛”,超音波马达启动和停止时有明显的“哒哒”声,不过对焦速度还算不错,但是不够平滑。4、防抖性能微距镜头发展到现在虽然在成像表现上主副厂的产品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镜头本身的设计上已经体现出了明显的等级之分,在 90-105mm焦距上能达到 1:1放大比的镜头就有大名鼎鼎

4、的佳能百微、红圈百微、105VR、腾龙 90、适马 105、图丽百微、宾得百微、宾得三防百微、索尼百微(美能达百微)、徕卡 45微(等效90mm焦距)。但是谈到超音(声)波(对焦)马达、镜头防抖、内对焦设计(镜头前端不伸出)、防尘防滴设计、全数码优化、特殊设计(佳能的 UD镜片、尼康的NANO镀膜等)这些集于一身的话,那只剩下了红圈百微和 105VR两支(徕卡新出的 45微可以做地位稳固的第一替补)。说回防抖性能,我没有认真测试,但是在 1/60-1/80左右,两支镜头都可以保证防抖效果,红圈百微的官方资料称在 1:1 放大比时可达到 2档防抖效果,而尼康 105VR则是 1-2档,综合红圈百

5、微更易握持的镜身和比 105VR更轻的自重,最终效果会好一点。二、5D2 和 D700首先要说,这两部机器绝对是最近 1年来最炙手可热的“平民全画幅”单反,从无忌到蜂鸟,从佳友到 4/3,几乎都有二者争论的战场。1、高像素和随之而来的代价(1)高像素与高画质纯净度:2100W 像素对微距摄影的益处不言自明,下面几张跳蛛的照片我都是经过大幅裁剪的,然而所剩的部分依然保有 840W-1360W像素之多,对比 D700曾经主流的 1210W像素,优势太明显了。不过随之而来的代价就是比 D700高出 70%以上的像素密度造成了像素纯净度的下降,这种纯净度是对比如 D700这样像素密度非常低(8.45

6、微米,仅相当于 APS-C画幅的 510W像素密度)的全画幅单反得到的结论,如果去对比像素密度更高的 A900,那么 5D2还是有优势的。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假如你追求更高的像素那么坚决选择 5D2;但假如你希望在放大到 100%的时候依然拥有纯净的画质,那么 D700令人梦寐以求的画质纯净度不会令你失望(甚至是 ISO800、1600 的时候)。(2)高像素对微距摄影的影响:使用超过 2000W像素的单反相机拍摄时,我们需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由于些许偏差所带来的焦点偏移或对焦不实(即所谓的跑焦)的概率要比 1200W-1500W像素的单反相机高得多。这因此给拍摄者及拍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

7、求,所以如果长期是在野外进行微距摄影,又不想错过任何机会保证出片率,D700 显然更适合。2、机身性能的影响感光度在尼康 D3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款数码单反可以保证在 ISO1600甚至是 3200的时候拍摄出噪点很少色彩还原和细节表现近乎完美的照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D3的出现是革命性的。优异的高感性能大幅拓展了拍摄的自由度,5D2 和 D700直到 ISO800都可以拍摄出画质比较纯净的照片,这在以往的数码单反中是绝对无法见到的,他们的感光度表现至少比之前的数码单反提升了 2档可用范围。3、机身性能的影响对焦D700的对焦系统直接下方自 D3,对焦点总数对比 5D2有绝对优势,就是其中的十

8、字对焦点数量都比 5D2的对焦点总数还多(15:9),不过 5D2的中央对焦点为 F2.8精度的十字对焦点,对焦速度和精度都值得称赞。在微距摄影中,为确保对焦精度,更多的时候是选择中央对焦点对焦,因此 D700的对焦总数虽多,但是在微距摄影中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5D2 的中央对焦点搭配红圈百微的对焦速度和精度都很优秀,D700 略逊。但假如是换成拍摄飞禽走兽之类的对象,那么结果却要相反了。4、机身性能的影响操控这点上佳能显的比较保守,在使用 5D2的时候,基本的操作感觉和 500D没什么区别这绝对不是好事,太多的按钮拥有 1个以上的功能,这给操作带来了困惑;转轮+波轮+万向摇杆的配合远不如双转

9、轮+十字键的搭配有效率,在 D700上一个手完成的工作,在 5D2上就需要双手。如果你想体验专业的操控和机身做工,那么 D700优势明显。5、机身性能的影响其他(1)测光:理论上尼康的 1005分区测光系统更为先进,但是在微距摄影时,D700 和 5D2的测光系统都表现的足够好。(2)光学取景器:5D2 的光学取景器视野覆盖率更大(98%:95%),但是 D700的圆形取景器的取景感受更好,二者水平相当。(3)D700 的内置闪光灯偶尔可以派上用场,比如用来补光。(4)5D2 的电池比 D700的更耐用,但价格也更高。(5)D700 的快门声音比 5D2的更好听,快门时滞也明显更短。三、微距摄

10、影的整个系统在微距摄影的整个系统中,闪光灯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微距摄影专用的闪光灯,如环闪、双头闪等。在胶片机时代,奥林巴斯的 OM系统的微距摄影拥有非常“豪华”的闪光灯阵容(奥林巴斯是早期闪光灯的发明者和领先者),光是微距专用的闪光灯就有好几款超专业级的。转图:奥林巴斯 OM系统的微距专用闪光灯在微距闪光灯方面,尼康的 R1C1无线微距闪光系统走在了前面,这得益于尼康在闪光灯系统上持续的领先地位。转图:尼康的 R1C1无线微距闪光系统+近摄接圈到了现在,能拥有完备微距系统的厂家只剩下了佳能和尼康,除了微距专用闪光灯以外,专用皮腔、近摄接圈、增倍镜等可以突破 1:1 放大比的微距摄影附件都必

11、不可少,二者在这些方面互有领先,比如尼康的皮腔微距更好,佳能则有超微距专用的 MPE-65镜头,二者即竞争又互补,这种关系已经保持了数十年,绝非朝夕可变。如果一位爱好者想通过各种优良的设备来提升自己的微距摄影水平而不是 DIY,佳能和尼康,我只有这么两个选择。如果非要让我再推荐两个替补,那么则是松下、奥巴和徕卡的 M4/3联盟及索尼。佳能红圈百微各档光圈测试佳能这支升级为红圈 L镜的新一代百微一公布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除了继承上一代百微的优良特性以外,更是加入了佳能新一代的混合防抖功能,令手持微距摄影的成功率大增。新的红圈百微在缩小一档光圈后(F4)即接近了最佳光圈,但是相对的,在小光圈的测

12、试中分辨率下降明显。红圈百微在 1:1 放大比时的光圈范围是 F2.8-F32,镜头分辨率基本可分为 F2.8、F4-F13、F16、F20-F22、F25-F32 这 5档。测试原图,取中间部分 100%放大截图。F2.8时分辨率较差F2.8F4时分辨率提升明显,已接近最佳光圈,这种表现一直维持到了 F13,F13 时作为全幅单反来说景深稍有欠缺。F4F13F16时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扔保持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对实际拍摄效果影响很小。F16F20-F22这档分辨率较之 F16时又有所下降,已经对实际拍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F20F25-F32时分辨率下降明显,如无不得已不推荐缩到此档使用。F

13、25F29F32总评:红圈百微的镜头设计及操作实用性在相似焦段的微距镜头中无出其右,在对焦、操控及防抖效果几方面都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许红圈百微过于重视大光圈的成像效果,导致在 F16之后的小光圈测试中分辨率下降惊人。在 F4-F13这一光圈范围内可以拍摄出近乎完美的微距作品,在需要更大景深时可以扩展至 F22,在此之后的光圈范围则不再推荐使用。尼康 105VR各档光圈测试尼康这支 105VR的光学素质相当优秀,尤其是在小光圈时这正是微距最需要的。在 1:1 放大比时,最大光圈因为通光量的原因降低为 F4.8,最小光圈缩小至 F57,镜头分辨率基本可分为 F4.8-F8,F

14、11-F25,F29-F32,F36-F45,F51-F57 这 5档。测试原图,取中间部分 100%放大截图。F4.8和 F5.6时分辨率较差,F8 时有所提升,这里只放上 F8时的 100%截图。F8F11-F25是镜头的黄金光圈,镜头的分辨率直到 F25都几乎没有什么下降,而 F22-F25时即可以确保景深也可以维持最佳光圈这点可说是此镜头最出彩的地方。F11F13F16F20F22F25F29-F32时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扔保持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对实际拍摄效果影响很小。F29F32F36-F45时分辨率下降明显,如无不得已不推荐缩到此档使用。F36F40F45F51-F57时细节丧失严

15、重,实用价值已变得很低,可以不用考虑用这档光圈去拍摄。F51F57总评:尼康 105VR虽然在镜头的外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和改进余地,并且微距时最大光圈效果较差,但是对于微距摄影最重要的小光圈分辨率测试的结果相当优秀。使用者可以在 F8-F32的宽广光圈范围内皆可拍摄出画质优秀的照片,当然,如果想要追求最佳效果,请使用 F11-F25这一光圈范围内进行创作。一个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在进入微距行程后,红圈百微显示的依然是 F值,而 105VR则显示的是经过修正后的 T值(虽然依然显示的是 F),这导致二者在实际的景深和显示的光圈值间有较大出入。在之前的测试中笔者发现一个问题:使用 5D

16、2+红圈百微在F13时拍摄的 1:1 放大比照片的景深和 D700+105VR在 F22时拍摄的 1:1 放大比照片的景深极为近似。另一个测试是:在 M档使用第三方环闪(全手动设置,非 TTL测光)分别用 5D2+红圈百微在 F13和 D700+105VR在 F22时以相同的1/80秒快门曝光,得到的曝光直方图几乎一模一样,在景深和曝光上出现的问题是否说明 5D2+红圈百微的 F13基本等于D700+105VR的 F22?测试还将继续,请拭目以待。两个组合在 ISO200时的实拍样片5D2+红圈百微 ISO200 F13(5D2 在 ISO200时的画质比在 ISO320时好的多)D700+105VR ISO200 F25 我推测是镜头问题,新百微有可能太注重大光圈成像了,说不定正因此,小光圈成像难以顾及。热烈期待侧视图中试机片,而且我怀疑爱死百微的光圈值并不是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