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95215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姓名 组别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 分) ( )A.衰草(shui) 诞生(dn) 遗骸(hi) B.殷红(yn) 哺乳(b) 潮汐(x)C.萌发(n) 繁衍(yn) 褶皱(zh) D.蟾蜍(ch) 物候(hu) 劫难(ji)2.找出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田字格内。 (4 分)风雪载途 草长鹰飞 变化多端 物竟天择五彩斑斓 周尔复始 束手无策 笑聚山林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及人为破坏,近年来江西修河渔业资源急剧萎缩,14

2、 个鱼种销声匿迹。B.在成都熊猫基地,有一片“鸟儿乐园” ,这里的鸟儿与人相安无事。C.他们出没于全国各大拍卖场,常无动于衷一砸上千万元,一口气买下数件艺术品。D.当年驰骋在春晚舞台的陈佩斯与朱时茂插科打诨配合得天衣无缝,两个人每每登临春晚总是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4.下面语段的两个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4 分)世界环境日是由联合国在 1972 年确立的,2012 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提高的需求。答:_5.综合性学习。 (6

3、分)班级开展了以“走上辩论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上网利弊谈】班级准备进行上网利弊的辩论。请你选择一种观点,至少列出两条理由证明观点。 (2 分)我选择(a.上网利大于弊 b.上网弊大于利)理由:_【我的克隆观】 “克隆人”的话题近几年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但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争议。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2 分)答:_【辩论总结台】生活中常常离不开辩论,那么要想在辩论中取胜,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请至少说出两点。 (2 分)答:_二、阅读品悟(40 分)(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完成 69 题。 (13 分)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

4、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

5、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2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

6、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6请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4 分)答:_7.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2 分)答:_8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 分)答:_9阅读下面两首诗,对其中的物候现象作简要概括,并联系上文指出这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4 分)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塞下曲(节选)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大林寺桃花:_塞下曲(节选) :_(二)阅读下

7、面文字,完成 1013 题。 (14 分)人脸识别,离我们并不遥远姜晨怡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走来走去,只要一眨眼的工夫已经被认出,随即被特工盯梢;迎面相逢的美女是致命杀手,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美女的姓名和信息是的,这就是人脸识别的神奇之处。在最新上映的电影碟中谍 4中,这些场景令人炫目。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这种科技什么时候才能用到我们身上?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技,人脸识别已经让科幻成为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影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

8、,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人脸识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人脸检测,即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便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其次是面部特征定位,即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最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人脸识别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乃至人头欺骗识别系统,无法仿冒。此外,人脸识别速度快,不易

9、被察觉。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一秒时间内可以识别好几次。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这一系列的计算与转换都是人脸识别的关键内容。据介绍,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称为实时面部特征匹配(RFFM) ,其识别特征数据紧凑,特征算法准确高效,是一种独创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比如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几何特征可以是眼、鼻、嘴等的形状和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如相互之间的距离) ,目前采用测量两眼之间距离的较多。这些算法识别速

10、度快、需要的内存小,但识别率较低。除此之外还有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方法等。人脸识别不需要使用者配合的生物识别方法,因而操作隐蔽性强,特别适合于安全防范、罪犯监控、罪犯抓捕。同时,它采用非接触式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接受。而指纹采集,掌纹识别通常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其中,人脸识别最大的优点在于,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有点类似人机互动。因而,人们对该技术寄予厚望,期望能够满足从国家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到金融安全以及人机交互等各类应用的需要。如今,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可用于公安、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

11、锁、考勤等民用市场。也许你仍然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最新的消息是,我们常常使用的邮箱也有可能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验证。(选自科技日报2012 年 2 月 2 日,有删节)10.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将人脸识别过程补充完整。 (3 分)- 3 -人脸检测 11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 分)(1)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答:_(2)人脸识别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比如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答:_1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分)(1)这些算法识别速度快、需要的内存小,但识别率较低。答:_(2)最新的消息是,我们

12、常常使用的邮箱也有可能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验证。答:_13本文在写法上颇有特色,试就文章开头引用电影碟中谍 4的场景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3 分)答:_(三) (2011威海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 (13 分)卫星云图在现代生活中,卫星云图已通过中央电视台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天气预报已成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但是,要您说说那五花八门的云图云状表示何等天气,能够说明白的恐怕不多。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发回地面的地表黑白照片,卫星上装有不同的感光仪器,地面工作站便可接收到不同的云图。目前我国接收的云图主要有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及水汽云图等。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图片。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在海洋、沙漠、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