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沸腾年代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5023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的沸腾年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的沸腾年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联网的沸腾年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联网的沸腾年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的沸腾年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的沸腾年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 来 观 察 家 第 二 集 : 互 联 网 的 沸 腾 年 代2014 年 11 月 11 日 21:34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王士豹349 人参与 25 评论未来观察家第二集:互联网的沸腾年代未来观察家是一档财经人物微纪录片,专注于财经领域重大历史事件,以资深观察者为主体,叙述还原个中事实。正在推出的第一季共分为四集分别是“现代民族品牌的元年”、“市场力量的觉醒” 、“地产催动的商业变革”、“互联网的沸腾年代”,以中国大陆“4 个十年”的商业人物史为线索,以内地改革开放至今的经济人文趋势做维度,以各时代标志性观察者的复盘点评为第一视角,为您精华呈现峥嵘起伏的内地商业过往与命运群像。【本集

2、编前语】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正如没人能清晰回答这个提问一样,也没有人不试图去解答这个问题。而当所有的商业大脑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去发散的时候,也意味着,属于这个关键词的时代来了。最为人类现代商业史的最年轻的成员,互联网公司似乎在与传统商业打着一场不对称战争,无论在衣食住行服务消费任何一个战场上,不给对手一丝短兵相接的机会。以一种新的思考逻辑、市场开发和资源调配手法,迅速颠覆传统商业的盈利模式。在当下中国,没有一个谋求长久的商业巨头不去探索数字化生存,没有一个有志突破的传统企业不去研究互联网转型,更没有一个追求伟大的创业公司不去思考互联网可能的创新空间。互联网带来的与其说是一种商业模式,更不如说

3、是一种社会文化,它利用草根之力,社交之力、共享之力、平等之力,基于现实世界搭建虚拟平台,释放网聚人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无论对于商业基因还是人类生存的改变,都才刚刚开始。本集观察家,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沸腾十五年一书的作者 林军【本集节目文字实录】95 年回国的张朝阳,心情很冷张朝阳应该是在 1995 年 10 月 30 号回到了中国,我当时讲过这个段子,他当时回忆说,当时回到北京的时候,北京飘雪,我当时认为这件事情我认为是他记忆错误,因为 1995年 10 月份的时候我在读大学,我没有查过北京 1995 年那个十月底是不是下雪。但是以我对哈尔滨生活经验来看,一般来说,10 月底哈尔滨都未必下雪

4、,所以我那个时候想,张朝阳可能那个时候真的天冷,也可能是心情很冷,但是他愿意回来。大家好,我是林军,旅居深圳,穿梭中美之间,过去 15 年来,一直观察中国互联网,作为中国互联网观察家,我认为,中国互联网是中国商业赶超美国的唯一机会。95 年的马化腾:极客中的土豪1995 年王志东去硅谷找钱去敲门,当时他看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在微软的影响下,四通利方软件行业可能的机会,所以他去美国去找到了冯波、冯涛兄弟,成为他一生的贵人,丁磊从电信辞职,丁磊家里是电信世家,所以他辞职对电信家里影响还是很大的, 1995年的马化腾应该在做 CFido,当时我记得很清楚,马化腾当时在四条线的 bbs,这个事情当时也很轰

5、动。因为当时 1995 年接一条电话线一万块,1995 年的时候,马云也开始进来,李彦宏稍微晚一点,在道琼斯指数做工程师,但是这些人跟 internet 都有关系,都开始有一些渊源.1995 年,也是整个全球互联网商业发韧之年。这一年网景上市,打开了人们关于互联网公司的种种商业想象;这一年微软发布了 Window95,提供了极客们利用和研究底层技术平台的可能。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第一次帮丁磊说话是在 1998 年的 4 月份,我们标题叫网易不易,丁磊当时在 1997 年开放了中国最早的个人主页服务,现在目前看来很难用,但是当时很多人自己学,因为自己做主页自己得瑟。1998 年的时候被一些反应比较

6、快的人利用,出现了擦边球的行为被电信局叫停了,管制是这样的,一刀切,我们就发了一个文章说这个事,讲清这个事的原委,两个礼拜以后重开了1998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跟王志东交流比较多,1998 年世界杯,我记得当时陈彤他们在搞世界杯直播,就是小窗口的直播,搞得很兴奋,反正直播一下,上去一看就挂了,反正老挂,五分钟就重启一下,因为那个带宽不能足够支持,看谁动作快,上去了就开始动,那个时候是没有商业的想法也没有人问你商业上的想法,大家在社区里面狂欢提供这种服务,这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玩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在 1999 年达到第一个高潮在 90 年代 1999 年的时候,就出现热钱和产业力量的进入,最早的

7、一个段子就是我们互联网是一个锅,然后一锅里煮了一锅水,一锅水啥也没有,然后就跟不同的人吆喝,说你看 internet 是未来,你们把萝卜放进来吧,放青菜放进来吧,把肉放进来吧,把各种料放进来吧。在 VC 和产业力量的推动下,就把这锅粥给煮开了,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在 1999 年的时候达到第一个高潮。2000 年,正当中国的互联网悄然爆发之时,灾难来临,纳斯达克股市崩盘和“网络泡沫”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如果没有北大青鸟偷袭,张朝阳多半会被董事会干掉那个时候整个行业的惊弓之鸟,整个行业的泡沫特别明显,所以在 1999 年前后崩盘之后,实际上整个全球科技也崩盘哀鸿遍野的时候,整个中国的高科

8、技行业是出现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出现了董事会跟创业者诸多的矛盾,王志东和张俊涛赶出去的时候,丁磊也被架空,成为首席架构师,请了 CEO 台湾人,帮着丁磊管公司。这个时候张朝阳的情况也出现了作为董事会的不信任,包括青鸟对他们所谓的攻击,他的运气好在,如果没有青鸟偷袭,我觉得张朝阳多半也会被董事会干掉,这个时候,实际上中国第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家基本上大权被剥夺,开始变成公司不受控制。我们发现在这一代企业家中,只要不被董事会赶出去,同时能够控制和管理董事会的,这一个企业后来在 2003 年到 2005 年这一浪中重新恢复,这里包括李彦宏拍桌子,重新控制董事会,包括这里面所谓的马化腾没有贱卖掉腾讯,重新引

9、来了 MIH 的投资。在我看来,所有低谷是产生新一浪机会的开始,2001 年这批企业家是环境逼着他们向用户收钱,这时候 ISP 开始了,游戏开始了,这样用户就到了千万级,用户开始有一些高端需求,所以,就不一样了。巨头们所描述的移动互联网未来都不一样我从 1995 年开始数起,数到 2009 年,数到 2010 年,整个互联网上升了,我认为第一浪已经上升到头了。第二浪的时候,在移动互联网的上升浪,但是我惊讶的发现,我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人聊天发现他们描述的移动互联网跟别人描述的不一样,华为描述的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跟小米的不一样,小米的跟新浪的不一样,新浪的跟腾讯不一样,腾讯的跟百度的不一样,他们都不

10、一样,包括今天阿里巴巴描述的移动商务的未来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中国有可能出现万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五年前马化腾在跟 Facebook 充满了足够多的敬畏,甚至有恐惧,十年前他对微软、MSN 充满足够的恐惧,今天甚至有人已经超越了全球最顶级的对手的时候,他们内心中一定有为什么我不能领导一家全球领先的不二公司呢?我觉得这是这一代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商业上通过十几年互联网的这种成长,用户的成长,这种教育,以及过亿用户产品中国市场的支撑,让他们开始有奢望了,奢望在有生之年能带领他们所在的企业成为全球第一的企业,成为万亿美金公司,我觉得可以有奢望了,这不是坏事。 【财经原创大片 唯看“V 观财经”】微信公众号:V 观财经 ID:vguancaijing简介:凤凰财经出品,每天精选一条有趣、有料、有逼格的视频短片,让财经不再高大上,总裁在线 创业记 经济学家耸耸肩 未来观察家等原创内容点睛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