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92401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前边讲的 LED 小灯、数码管、点阵都是输出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按键。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穿插介绍一点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8.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解析8.1.1 电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指标都是直接用的概念指标,比如我们说+5V 代表 1,GND 代表 0 等等这些。但在实际电路中是没有这么精准的,那这些指标允许范围是什么呢?随着我们所学的内容不断增多,大家要慢慢培养一种阅读手册的能力。比如我们使用 STC89C52RC 单片机的时候,我们找到他的手册的 11 页,第二个选项,工作电压:5.5V

2、-3.4V(5V 单片机),这个地方就说明我们这个单片机正常的工作电压是个范围值,只要电源 VCC 在 5.5V 到 3.4V 之间都可以正常工作,电压超过 5.5V 是绝对不允许的,会烧坏单片机,电压如果低于 3.4V,单片机不会损坏,但是也不能正常工作。而在这个范围内,最典型、最常用的电压值就是 5V,这就是后面括号里“5V 单片机” 这个名称的由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工作电压范围是 2.7V-3.6V、典型值是 3.3V 的单片机,也就是所谓的“3.3V 单片机” 了。日后随着大家接触的东西慢慢增多,对这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们再顺便多了解一点,大家打开 74HC138 的数据

3、手册,会发现74HC138 手册的第二页也有一个表格,上边写了 74HC138 的工作电压范围,最小值是 4.75V,额定值是 5V,最大值是 5.25V,可以得知它的工作电压范围是4.75V-5.25V。这个地方讲这些目的是让大家清楚的了解,我们获取器件工作参数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权威的途径,就是通过器件的数据手册。8.1.2 晶振晶振通常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一般称之为 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 oscillator(振荡器)。有源晶振是一个完整的谐振振荡器,他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来起振,所以有源晶振需要供电,当我们把有源晶振电路做好后,不需要外接电路

4、,它就可以主动产生振荡频率,并且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基准,信号质量比无源信号好。而无源晶振自身无法振荡起来,它需要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一起工作才能振荡,它允许不同的电压,但是信号质量和精度较有源晶振差一些。相对价格来说,无源晶振要比有源晶振价格便宜很多。无源晶振两侧通常都会有两个电容,一般其容值都选在 10pF40pF 之间,如果手册中有具体电容大小的要求则要根据要求来选电容,如果手册没有要求,我们用 20pF 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经验值,具有极其普遍的适用性。我们来认识下比较常用的两种晶振的样貌,如图 8-1 和图 8-2 所示。 图 8-1 27Mhz有源晶振 图 8-2 1

5、1.0592M 无源晶振有源晶振通常有 4 个引脚, VCC,GND,晶振输出引脚和一个没有用到的悬空引脚。无源晶振有 2 个或 3 个引脚,如果是 3 个引脚的话,中间引脚是晶振的外壳,使用时要接到 GND,两侧的引脚就是晶体的 2 个引出脚了,这两个引脚作用是等同的,就像是电阻的 2 个引脚一样,没有正负之分。对于无源晶振,就是用我们的单片机上的两个晶振引脚接上去即可,而有源晶振,只接到单片机的晶振的输入引脚上,输出引脚上不需要接,如图 8-3 和图 8-4 所示。关于晶振的更多资料可参考:http:/ 上面有更深层的原理剖析与详细的分类. 图 8-3 无源晶振接法图 8-4 有源晶振接法

6、8.1.3 复位电路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的复位电路,如图 8-5 所示。图 8-5 单片机复位电路当这个电路处于稳态时,电容起到隔离直流的作用,隔离了+5V,而左侧的复位按键是弹起状态,下边部分电路就没有电压差的产生,所以按键和电容C11 以下部分的电位都是和 GND 相等的,也就是 0V 电压。我们这个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低电平正常工作,所以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0V 电压,完全 OK,没有问题。我们再来分析从没有电到上电的瞬间,电容 C11 上方是 5V 电压,下方是0V 电压,根据我们初中所学的知识,这个时候电容 C11 要进行充电,正离子从上往下充电,负电子从 GND 往上充电,这个时候电

7、容对电路来说相当于一根导线,全部电压都加在了 R31 这个电阻上,那么 RST 端口位置是+5V 电压,随着电容充电越来越多,即将充满的时候,电流会越来越小,那 RST 端口上的电压值等于电流乘以 R31 的阻值,也就会越来越小,一直到电容完全充满后,线路上不再有电流,这个时候 RST 和 GND 的电位就相等了也就是 0V 了。从这个过程上来看,我们加上这个电路,单片机系统上电后,RST 引脚会先保持一小段时间的高电平而后变成低电平,这个过程就是上电复位的过程。那这个“一小段时间”到底是多少才合适呢?每种单片机不完全一样,51 单片机手册里写的是持续时间不少于 2 个机器周期的时间。复位电压

8、值,每种单片机不完全一样,我们按照通常值 0.7Vcc 作为复位电压值,复位时间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我这里只给大家一个结论,时间 t=1.2RC,我们用的 R 是 4700,C是 0.0000001,那计算得知 t 是 564us,远远大于 2 个机器周期(2us),在电路设计的时候一般留够余量就行。按键复位(即手动复位)有 2 个过程,按下按键之前,RST 的电压值是0V,当按下按键后电路导通,同时电容也会在瞬间进行放电, RST 电压值变化为 4700Vcc/(4700+18),会处于高电平复位状态。当松开按键后就和上电复位类似了,先是电容充电,后电流逐渐减小直到 RST 电压变 0V 的

9、过程。我们按下按键的时间通常都会有上百毫秒,这个时间足够复位了。按下按键的瞬间,电容两端的 5V 电压(注意不是电源的 5V 和 GND 之间)会被直接接通,此刻会有一个瞬间的大电流冲击,会在局部范围内产生电磁干扰,为了抑制这个大电流所引起的干扰,我们这里在电容放电回路中串入一个 18 欧的电阻来限流。如果有的同学已经开始 DIY 设计自己的电路板的时候,那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理论依据了,可以考虑尝试了。如在制作过程有有问题可到:单片机论坛 http:/ 求助作者会不定期回复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先不要着急,继续跟着往下学,把课程都学完了再动手操作也不迟,磨刀不误砍柴工。8.

10、2 函数的调用随着我们编程的程序量的增多,如果把所有的语句都写到 main 函数中,一方面程序会写的比较乱,另外一个方面,当我们一个功能需要多次执行的时候,我们就得不断重复写语句,这个时候,就引入了函数调用的概念。一个程序一般由若干个子程序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在 C语言中,这个模块就用函数来表示。一个 C 程序一般由一个主函数和若干个其他函数构成。主函数可以调用其他函数,其他函数也可以相互调用,但其它函数不能调用主函数。在我们的 51 单片机程序中,还有中断服务函数,是当相应的中断到来后自动调用执行的,不需要也不能由其他函数调用。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是:函数名(实参列表)函数名

11、就是需要调用的函数的名称,实参列表就是根据实际调用函数要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参数列表,不需要传递参数的只加括号就可以,传递多个参数时要用逗号隔开。在这里我以上节课的点阵 IU 的纵向移动的程序改动一下,大家先了解一下基本的函数调用。另外,大家不要偷懒,一定把这个程序抄下来做一下实验加深一下自己的印象。#include sbit ADDR0 = P10;sbit ADDR1 = P11;sbit ADDR2 = P12;sbit ADDR3 = P13;sbit ENLED = P14;unsigned char code graph = 0xFF,0xFF,0xFF,0xFF,0xFF,0xFF

12、,0xFF,0xFF,0xC3,0xE7,0xE7,0xE7,0xE7,0xE7,0xC3,0xFF,0x99,0x00,0x00,0x00,0x81,0xC3,0xE7,0xFF,0x99,0x99,0x99,0x99,0x99,0x81,0xC3,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unsigned char index = 0; /图片刷新索引void refresh(); /函数声明void main()P0 = 0xFF; /P0 口初始化ADDR3 = 0; /选择 LED 点阵ENLED = 0; /LED 显示总使能TMOD

13、 = 0x01; /设置定时器 0 为模式 1TH0 = 0xFC; /定时器初值,定时 1msTL0 = 0x67;TR0 = 1; /打开定时器 0ET0 = 1; /使能定时器 0 中断EA = 1; /打开总中断开关while(1);void refresh()static unsigned char j = 0;P0 = 0xFF; /LED 点阵动态刷新switch (j)case 0: ADDR0=0; ADDR1=0; ADDR2=0; break;case 1: ADDR0=1; ADDR1=0; ADDR2=0; break; case 2: ADDR0=0; ADDR1=

14、1; ADDR2=0; break;case 3: ADDR0=1; ADDR1=1; ADDR2=0; break;case 4: ADDR0=0; ADDR1=0; ADDR2=1; break;case 5: ADDR0=1; ADDR1=0; ADDR2=1; break;case 6: ADDR0=0; ADDR1=1; ADDR2=1; break;case 7: ADDR0=1; ADDR1=1; ADDR2=1; break;default: break;P0 = graphindex+j;j+;if (j = 8)j = 0;void InterruptTimer0() in

15、terrupt 1static unsigned char tmr = 0;TH0 = 0xFC; /溢出后进入中断重新赋值TL0 = 0x67;refresh(); /函数调用tmr+; /图片刷新频率控制if (tmr = 250) /每隔 250ms 刷新一帧tmr = 0;index+;if (index = 32)index = 0;这个程序是对函数的简单调用,但是有以下三个细节需要大家注意一下:1、函数调用的时候,不需要加函数类型。在中断函数内调用刷新函数的时候我们只写了 refresh(); 而没有加 void。2、调用函数与被调用函数的位置关系,C 语言规定:函数在被调用之前,必须先被定时或声明。意思就是说:在一个文件中,一个函数应该先定义,然后才能被调用,也就是调用函数应位于被调用函数的下方。但是作为一种通常的编程规范,我们推荐 main 函数写在最前面(因为它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后再定义各个子函数,而中断函数则写在文件的最后。这时候,我们就在文件开头,所有函数定义之前,开辟一块区域,叫做函数声明区,用来把被调用的子函数声明一下,如此,该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