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2187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安义县鼎湖镇农业服务中心目 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建设有利条件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四、项目建设概算及来源五、项目建设技术要求六、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七、项目实施及结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牛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项目实施单位:安义县鼎湖镇农业服务中心3、项目负责人:王洪4、项目建设地点:鼎湖镇榨下村蔬菜基地5、项目总投资:10 万元6、项目建设规模:牛蒡高产栽培示范 10 亩二、项目建设有利条件1、气候条件优越该蔬菜基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7.50C,年降水量平均 1600 毫米,无霜期 258 天,冬夏温差小,发展蔬菜业,

2、气候条件优越。2、土壤肥沃该基地处于平原地区,项目区属常年耕作的蔬菜基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多年来蔬菜效益较好,所种的大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蔬菜也颇有收成,如果实施高产栽培技术,土壤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大幅提高,土壤利用前景可观。3、项目建设优势该蔬菜基地位于南安一级公路南侧,随着南安一级公路全线贯通,安义即将融入南昌“半小 时经济圈” ,交通 畅达。四周为丛林环绕,空气清新,水质甘纯。而且发展牛蒡生产,可以在错开黄瓜和西红柿等蔬菜销售旺季,价格看好,具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市场优势。4、技术条件优势安义蔬菜开发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有南昌二线蔬菜基地5000 亩,有一支掌握蔬

3、菜生产和管理的技术队伍,尤其是县蔬菜协会的组建, 为全县蔬菜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的技术、市场和信息服务,协会“ 三部一队” 的组建, 为菜农熟练掌握技术夯实了基础。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改善基地道路之基础设施;2、打机井一口,解决灌溉水源;3、引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4、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5、聘请农艺师,引进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四、项目资金概算及来源1、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5 万元; 2、机井一口及配套设施投资 2.5 万元;3、购有机肥、生物农药投资 4 万元;4、聘请农艺师,引进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投资 1 万元;5、其他费用 1 万元。该项目建设共需投资 10

4、 万元,其中:自筹资金 3 万元,镇政府扶持 1 万元,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 6 万元。五、项目建设技术要求牛蒡别名东洋萝卜。菊科牛蒡属的二三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牛蒡以肥大的肉质根供食用,其营养价值丰富,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除作蔬菜外,牛蒡的果实和根均可入药。牛蒡种子含油率达 18.2%,可作工业用油。我国种植牛蒡除供药用外,主要用于出口,在日本牛蒡视为强生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需求量较大。其栽培技术如下:1、栽培季节牛蒡的生长适温为 20250C,在露地栽培,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生产以上春播为主,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播种,7 月上旬

5、开始收获,温暖地区可连续采收到翌年 4 月。秋季栽培可于 8 月上旬至 9 月初初播种,温暖地区 12 月即可收获;北方需覆盖越冬,翌年 5月收获,一般亩产 2000 千克左右。在北方寒冷地区,牛蒡也可利用大棚或日光温室进行提前或延后栽培。2、选地、整地和施基肥种植牛蒡宜选择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地块。牛蒡忌连作,应实行 35 年的轮作,前茬以谷类作物或叶菜类较适宜。地块选好后,应及时耕翻,耕深4050 厘米,待充分冻垡后,打碎土块耙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 2500 千克,混入 30 千克过磷酸钙和 20 千克氯化钾,翻入土中,耙平。做与 23 米宽(连沟)

6、的高哇,或宽 6570 厘米,高 15 厘米的高垡。3、播种牛蒡采用田间直播、冬播、点播均可。条播可按 30 厘米(20 厘米-25 厘米),每穴下种 45 粒,播后覆土 2 厘米,土壤过温,覆土可薄些。牛蒡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20)250C,3 月上中旬播种的,10 至 15 天出苗;4 月初播种的,7 天左右出苗。4、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幼苗 23 片真叶时间苗,条播的苗距 8 厘米左右,占播的每穴可留 2 苗。功苗 5 片真叶展开时,要及时定苗,条播的留苗距离为 2025 厘米。(2)中耕、除草和培土:从出苗至封行前,应中耕 23 次,前期中耕除消灭杂草外,还可松土、提温,促进根

7、系发良和幼苗生长;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应结合向根部培土,有利于直根的生长和膨大。对杂草偏重的地块,也可用除草剂除草,方法是:在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用酷素乳剂 80-100 亳升,兑水 10 千克搅拌均匀后喷洒地面,在雨后喷洒除草效果更好。(3)肥水管理:牛蒡需肥量较多,施肥应本着基肥与追肥并重的原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生育期一般要追 3 次肥。第一次在定苗后,每亩用尿素 1015 千克,促进根系和幼苗生长。第二次在植株旺长期,春播的约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下旬,秋播的温暖地区约在 9 月下旬,每亩用尿素 10 千克或人粪约 10000 千克,以促进茎叶生长。第三次追肥在肉质根开始膨大期,春

8、播的约在 7 月上中旬,秋播在封冻前,每亩追人粪尿 1500 千克或施尿素 15 千克,促使肉质根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追肥在距植株 10 厘米外开沟施入,切忌靠植株太近,以免肥料“烧根” 或形成歧根,影响品质。牛蒡需水多,但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多,以经常保持土壤温润为适度。雨天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秋播牛蒡在封冻时要灌一次封冻水,灌水时间宜在夜冻昼消时为最佳。随气温下降,要培土覆盖,保证安全越冬。5、病虫害防治牛蒡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菌核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及地下害虫的金针虫、蛴螬等。(1)黑斑病的防治:实行轮作,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种子消毒,用相当于种子重量 0.4%的福美双或

9、0.3%的瑞毒霜拌种剂拌种。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 70%的甲基托布津可温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喷洒,每隔 7 天一次,连喷 23 次。(2)菌核病的防治:不从病区引种,用 500C 温水浸种 10 分钟。土壤消霉,用 7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 250 克,混入 15 千克细土处理土壤。 药剂防治,用 50%的托布津可温性粉剂 500 倍液,25%的多菌灵可温性粉剂 500 倍液喷洒,7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6、采收和贮藏名鲜牛蒡播种后 100 至 130 天为采用收适期。方法是割除叶片,留 1520 厘米长的叶

10、柄,然后沿牛蒡垄的一侧挖 6070厘米深,2535 厘米宽的沟,散开土壤,握住植株基部,斜向成 75 度角向上用力将肉质根拔起。如贮藏,将洗净的肉质根晾干,装入塑料袋中密封,选高燥凉爽的场所,挖坑埋入沙中,上面覆盖纸板或塑料薄膜,盖土,可贮藏 2 至 3 个月。7、采种牛蒡直根横径在 1 厘米以上,所温在 50C 左右,经 1400 小时以上,12.5 小时能上能下的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分化并抽薹开花。在冬前选择根粗、叶少、颈短缩不露出地面、须根少的植株作种株,切去根端部 1/3,种植于采种男。株行距 为 50 厘米30 厘米。冬季注意保温,种植于采种田。株行距为 50 厘米30 厘米。冬季注意保温, 4 月中旬抽薹,5 月下旬开花,7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种了成熟。六、项目建设经济效益该牛蒡示范基地每年实施产值 24 万元(面积 10 亩,亩产 4000 斤,单价 3 元/斤,一年种两季)。除固定资产投入及蔬菜管理(施肥、农药、工资)投入外,每年纯收入 14 万元,每亩收益 1.4 万元。七、项目实施及结论该项目由鼎湖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实施。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落实,使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生产,使之成为我县蔬菜拳头产品,即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恳请市科技局对该项目予以大力支持,批准立项并给予 6 万元三项经费扶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