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2058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云南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应用 耿文诚(云南省种羊场 云南 寻甸 655204)摘要:本文扼要总结牧草品种区划、混播组合及地面处理 3 个在云南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它相关技术作简要概述,举例说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技术运用方法与技巧,提出建立技术贮备咨询系统、草地建植与管理利用相结合、在重点示范区长期开展草地现状及管理利用调查的技术推广应用建议。关键词: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技术运用人工草地是高效畜牧业的基础,草地产草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云南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人工草地建设及研究,在近 30 年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产生

2、了许多科技成果与经验。从理论上讲,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不外乎就是 7 点:(1)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草种, (2)选择能保持长期利用及营养平衡的混播组合, (3)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确定施肥量及肥料种类, (4)计算出各种牧草的实际播种量,(5)选择最佳播种期, (6)对地面进行有效处理, (7)选择恰当的播种方法;但要真正做好这几件事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大量翔实的资料是不可能办到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及资料,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不可预料因素(如灾害性气候)作出较近似的估计,才可能成功地建立人工草地。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涉及面比较广,若要全面叙述,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足可以出一部数十万字的书,然

3、而我们在实际生产中能真正用上的也不见得有多少,本文从我省近 30 年来的研究成果中精简出部分内容,结合本人近 20 年的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经验,对我省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应用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供草业科学工作者及相关人士参考。1 人工草地建植关键技术1.1 牧草品种区划草种选择的原则有 2 点,一是在该气候带种植应有较高的产量,二是要求所饲养的家畜喜食并且营养丰富。我省近 30 年来从国内外引进大量优良牧草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并筛选出许多适宜各种气候带种植的品种,但是许多试验证明非常优秀的牧草品种往往是作为种质资源引进栽培试验而无商品种子销售,而一些有种子销售的品种又无在我省引种栽培的试验数据,种子

4、经销商多根据种子生产商提供的资料来引导购买。简明扼要的牧草品种区划图表是草地建植中草种选购的指南,也是种子经销商组织进货的依据。现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制作一个云南省主要栽培牧草品种区划简表(表 1)供参考 1-4。表 1 云南省主要栽培牧草品种区划简表适宜草种气候带10积温()年均温() 豆科 禾本科 作者简介:耿文诚(1969-),男,云南东川人,高级畜牧师,学士,主要从事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牧草种子生产及草地畜牧业科研及推广工作,发表论文 40 余篇。E-mail: ;电话:0871-26191992热带 6000-9000 18-24落花生 Arachis pintoi cv. Amar

5、illo三裂叶葛藤 Pueraria phaseoloides cv. IAC Brazil毛蔓豆 Calopogonium mucunoides cv. Calop田皂角 Aeschynomene falcate cv. Bargoo大结豆 Macrotyloma axillare cv. Archer大翼豆 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cv. Siratro圭亚那柱花草 S. guianenist cv. Graham, Cook糙柱花草 S. scabra cv. Fitzroy加勒比柱花草 S. hamata cv. Verano圆叶决明 Cassia rot

6、undifolia cv. Wynn大叶千斤拔 Flemingia macrophylla银合欢 Leucaena leucocephala cv. Cunningham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王草 P. purpureumP. typhoideum cv. Reyan No.4大黍 Panicum maximum cv. Hamil俯仰臂形草 Brachiaria decumbens cv. Basilisk无芒臂形草 B. mutica湿生臂形草 B. humidicola cv. Tully糖蜜草 Melinis minutiflora绸纹孔颖草 Bothrioch

7、loa insculpta cv. Hatch非洲狗尾草 Setaria spbacelata cv. Narok, Solander青绿黍 Panicum maximum cv. Petrie棕籽雀稗 Paspalum plicatulum cv. Bryan亚热带 4200-6000 13-18银叶山蚂蟥 Desmodium uncinatum cv. Silverleaf绿叶山蚂蟥 D. intotum cv. Greenleaf落花生 cv. Amarillo罗顿豆 Lotonois baines cv. Miles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 cv. Haifa, Lan

8、dino红三叶 T. pratense cv. Redquin肯尼亚白三叶 T. semipilosum cv. Safari大百脉根 Lotus uliginosus cv. Grasslands Maku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cv. Siriver, Wakefield, Hunterfield非洲狗尾草 cv. Narok, Kazungula东非狼尾草 Pennisetum clandestium cv. Whittet无芒臂形草青绿黍 Panicum maximum cv. Petrie鸭茅 Dactylis glomerata cv. Porto球茎草芦 Pha

9、laris aguatica cv. Sirosa苇状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cv. Demeter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cv. Grasslands Nui, Victorian多花黑麦草 L. multiflorum cv. Tetragold盖氏虎尾草 Chloris gayana cv. Pioneer温带 1600-4200 6-13白三叶 cv. Haifa、Landino、Grasslands Huia红三叶 cv. Redquin肯尼亚白三叶 cv. Safari大百脉根 cv. Grasslands Maku紫花苜蓿 cv. Sir

10、iver, Wakefield, Hunterfield杂三叶 T. hybrdum cv. Dawn地三叶 T. Subterranean毛苕子 Vicia villosa鸭茅 cv. Porto, Grasslands Wana, Currie多年生黑麦草 cv. Grasslands Nui, Victorian, Kangaroo valley early多花黑麦草 cv. Tetragold球茎草芦 cv. Sirosa苇状羊茅 cv. Demeter猫尾草 Phleum prtense cv. Timfor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1.2 草地混播组合 混播是建植人工草

11、地的主要方式,尤其在放牧人工草地中,我省绝大部分均采用混播模式。混播在草地杂草控制、植物群落稳定性、家畜营养平衡、植物对土壤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及互补、草地的耐牧性及持久性等方面均取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已筛选出了一些基本的混播组合 1,4。1.2.1 热带 热带混播草地豆科牧草竞争力比禾本科弱,草地中豆科难与禾本科持久共存,经多年的品种组合试验现初步认为用落花生+俯仰臂形草(+大结豆或大叶千斤拔)进行带状间作效果较好,具体的方法为:落花生和俯仰臂形草相间带状种植,落花生带宽1.0-2.0m ,俯仰臂形草带宽0.5-1.0m,也可在落花生和俯仰臂形草间种植一行大结豆,或在俯仰臂形草带上每间隔2

12、-4m种植一株大叶千斤拔,这一组合种植后 2-3年表现较好,如放牧管理得当,可利用7-10 年或更长。1.2.2 亚热带 适宜在亚热带地区使用的混播组合比较多,主要有:(1)肯尼亚白三叶+东非狼尾草,(2)白三叶+非洲狗尾草,(3)白三叶+大百脉根+ 非洲狗尾草,(4)白三叶+大百脉根+非洲狗尾草 +肯尼亚白三叶,( 5)罗顿豆+ 肯尼亚白三叶+大百脉根+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6)白三叶+非洲狗尾草+ 东非狼尾草+ 绿叶山蚂蝗。1.2.3 温带 国内外最典型的温带混播人工草地就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除此之外,我省在近 30 年的研究中还筛选出了许多适宜的混播组合,主要有:(1)白三叶+鸭

13、茅,(2)白三叶+红三叶 +鸭茅+多年生黑麦草,(3)白三叶 +红三叶+鸭茅+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4)白三叶+紫花苜蓿+ 鸭茅 +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 5)大百脉根+鸭茅+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6)肯尼亚白三叶+鸭茅+ 苇状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7)白三叶+草地早熟禾。31.3 地面处理方法 以往建植人工草地时地面处理基本上借鉴农作物栽培整地方法,即犁、耙、压,但在我国,由于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小,作为草地的土地多为难以用于作物生产的条件恶劣的土地,用传统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主张采用少耕或免耕法来建立人工草地,许多方法在我省草地改良

14、中也得到应用。1.3.1 重耙法 是我省目前草地改良中的主流整地模式,一般用履带式拖拉机或大功率胶轮拖拉机牵引圆盘耙作业,根据土壤紧实度及含水量耙1-5次。1.3.2 打塘法 为我省山区不宜耕作地带传统草地建植方法,一般8-12塘/m 2。1.3.3 带状耕作法 通常采用25%耕作,即1m土地中耕作 25cm。1.3.4 火耕法 在播种前进行烧荒清除地表植被。由于森林防火的需要,目前在我省基本上是禁止的。1.3.5 全免耕法 一般采用刈割或重牧后播种,原生植被基本上未被改变,通常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区域用于建立半人工草地,使水土保持与畜牧业得到共同发展;在人工草地补播中也通常采用此种方式。1.

15、3.6 蹄耕法 通过家畜对草地的过度践踏使生草土裸露,以便牧草种子能较好地与土壤结合发芽出苗。“九五”期间在我省一些地方推广应用的“绵羊宿营法”即属蹄耕法。“绵羊宿营法”是指绵羊放牧归来,晚上在人为规定的宿营地过夜,以此来清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草地或维护草地持续发展;其主要优点是产草量高,高产持续期长;主要缺陷是效率低,改良速度慢,绵羊腐蹄病发病率高等 5。上述全免耕法中的“重牧”也可归类于蹄耕法。1.3.7 化学耕作法 指用化学除草剂清除地表植被后免耕定植牧草来建立或改良人工草地。1.3.8 综合法 单一的地面处理方法建植草地往往效果不佳,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 2 种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常见

16、的有:(1)化学耕作法与耕耙法结合:有些地段杂草特别严重,普通耕作不宜操作,而且往往草地建植后杂草丛生,所以经常先用化学除草剂除杂后再进行耕耙整地;优点是草地质量高,杂草少,缺点是建植成本高,耗时长。 (2)化学耕作法与蹄耕法结合:化学除杂后地表通常存在一层枯草,播种后牧草种子大多不能与土壤很好的接触,致使定植成功率较低,因此云南省种羊场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播种后用家畜践踏或拖刺,将此草地改良方案称为“化除免耕法” 6,后又将“化除免耕法”与“绵羊宿营法”结合,建立“化除宿营法”草地改良技术方案,成为化学耕作法与蹄耕法结合的典范。“化除免耕法”在云南省种羊场曾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应用,其适用于小片草地改良、机耕不易进行的地块和用耕作方法不易清除的恶性杂草地带。应用化除免耕法建立或改良人工草地,可降低成本,提高效果,操作简单,灵活方便,可对优良草地中出现的小块杂草侵占地进行改良,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改良,且不会象机械作业那样留下一些边角地等。在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