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90226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立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良性互动机制的相关问题探讨宁海县司法局力洋司法所 杨晓战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作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纠纷解决方式,是我国解决纠纷、缓解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的主要途径。人民调解制度被誉为“ 东方之花” ,以其便捷快速,成本低廉,一度成为我国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形式。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健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调解必须依据双方自愿、调解协议无强制执行效力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多的依靠诉讼来解决纠纷。但民事诉讼的最主要问题:高昂的诉讼费用和较长的审理期间,以及过度依赖诉讼给法院带来的超负荷,也影响着民事诉讼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方面的效果。因此

2、,如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各自的优势,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显然能够有效化解种类越来越繁杂、数量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那么如何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一、建立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机制的合法性基础。建立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机制,目的是通过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之间更多的相互参与和借力,使人民法院在保证公正与效率前提下减少诉讼成本,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参与民事诉讼调解,强化业务素质,保证人民调解的合法性,最终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由于民事诉讼有严2格的法定程序,因此要实现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的互动,应当有其合

3、法性基础。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人民调解协议确定为具有民事合同性质,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则进一步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置和运行机制,调解民间纠纷的范围和程序。这两个规定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为人民调解借力民事诉讼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 23 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意见(2003 年月)第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衔接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注意引导群众重视人民调解的作用,积极以简捷经济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要积极配合当地司法行政部门,采取多种

4、方式、多种途径,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纠纷的技巧。”这表明人民法院依法有权,也有义务指 导人民调解,引导群众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纠纷并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为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最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号)中第三条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3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

5、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根据该规定, 乡镇或者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人民法院邀请协助进行调解工作,而且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人民法院还可以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人民法院也应予以确认。这就为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法院诉讼调解工作,以及人民法院委托调解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二、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机制内容探讨根据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 23 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人民调解与民事

6、诉讼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二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委托人民调解组织对简易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三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民事诉讼调解;四是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机制也应当据此确定内容。(一)建立人民调解指导工作长效机制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民事诉讼审判人员对法律知识4的掌握和理解显然不是基层人民调解员所能比的,由法官对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业务方面的指导,是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具体形式上,笔者认为可以由乡镇法庭按照管辖划分,指导各自管辖乡镇的人民调解工作,以我县为例,我县设有

7、深圳、桥头胡、力洋、岔路四个乡镇法庭,人民法院可以施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点联系的方式,选派法庭中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到所辖各乡镇担任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通过定期培训、适时联系、现场开庭等多种形式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与工作能力。在指导的内容上除了司法实践、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加强对人民调解程序的监督。担任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的法官在指导人民调解业务时,应当定期到各调解委员会了解人民调解中出现的问题,对纠纷进行跟踪了解,掌握纠纷调解进程,及时给予人民调解组织帮助、指导和建议,促进纠纷妥善化解,同时避免调解过程中出现强制调解、限制诉权等程序性违法,保证人民调解协

8、议的效力。(二)建立简易民事纠纷委托调解机制人民调解相较于民事诉讼的优点在于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建立简易民事纠纷委托调解机制,人民法院可以在保证公正与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审判资源,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1、诉讼前委托调解。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对发生在5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的简易民事纠纷,征得起诉人的同意后,可先行委托所在地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未依法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持调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若调解协议的内容为单纯给付金钱的,当事人可持调解协议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或一方当事人拒绝调解的,另一方当事人可

9、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函申请法院立案受理。2、诉讼中委托调解。人民法院对已立案但未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且有可能调解解决的涉及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的民事案件,在庭审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委托相关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已开庭的上述案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庭可暂缓判决,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委托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要求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也可以申请撤诉后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三)建立人民调解员陪审机制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们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司法

10、公正,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保证公正和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四条的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年满二十三周岁;3、品行良好、公6道正派;4、身体健康。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调解员可以参与民事诉讼调解,那么当人员调解员符合人民陪审员条件时,当然也可以作为人民陪审员参加民事诉讼。建立人民调解员陪审机制,可以由司法行政机关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基层人民调解员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由人民法院院长根据实际,

11、 优先将人民调解员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吸收法律知识较高、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调解和案件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熟悉村情民意,群众威信高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司法亲民、便民、为民的服务理念。应当说吸收人民调解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可以成为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当然由于人民陪审员的特殊性,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曾经参与调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员,应当遵循回避原则,不得担任该案的人民陪审员。(四)建立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确认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确认机制的目的,在于维护人民调解协议的权威性、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12、是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互动的必要机制。对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事后又反悔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7处理。具体来讲,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可以以以下几种方式确认:1、诉讼内委托调解由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撤诉而要求人民调解组织出具的调解协议,经法院审查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应当视为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当事人依据已经生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经审查,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申请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3、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

13、行效力的具有债权内容的人民调解协议,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经审查,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申请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强制执行。4、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撤销调解协议,或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严格按照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进行审查,除人民调解协议有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之外,不应轻易判决变更、撤销人民调解协议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人民调解长期以来,以简便的手段,承担了家庭、邻里纠纷等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工作,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而民事 诉讼是解决社会矛盾 纠纷的最后一道保障和救 济手段,且法律效力最高。因此,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建立人民调解8与民事诉讼的互动机制,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功能优势,实现功能互补,这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