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0139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心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中心学校校园跌碰撞意外伤害事故项目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xx 中心学校xx 中心学校校园跌碰撞意外伤害事故项目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一、项目背景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死亡的,平均每天有 40 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校园意外伤害毫不留情地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 。二、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 10 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微机室、电化多功能室、食堂等地。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1 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

2、性杀手”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4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5校园交通事故。6社会滋扰产生的事故等等。 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7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8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由各类灾害、人为暴力等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伤害人数急剧上升,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学校、社会

3、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重复的情节和重复的事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三、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严重,往往忽略未成年人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教师未能将未成年人生存保护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这是造成他们生存保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并且

4、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此外,家长在安全教育上出现盲区。由于家长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生存需求,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孩子娇气重,生存依赖性大,心理素质差,面对困难坚持性不够、主动求助少,多是被动依赖成人解决问题;面对危险勇敢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积极生存能力差,使人类深切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悄然退化。2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深入落实,管理上还有明显漏洞。存在着漏管现象,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以至不能及时排除隐患,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不健全,有脱节现象。3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严谨

5、作风。4安全防范上还存在漏洞。有的学校安全防范设施不齐备,个别学校还不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条件,技防不足、人防不严。5对间接的、隐性的安全隐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个别学校消防器材还不符合配置要求,师生尚不能正确使用;活动器械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食堂、小店一包了之,校方监督不力;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师生缺乏必备的安全常识等等。四、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一 )创 造安全的外部 环境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担其所有的监护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每个细节做起。1建立“三位一体 ”的联控

6、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2建立社会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是解决当前学校事故损害赔偿的一剂良方。(二) 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安全教育1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领导对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均要加强安全教育。掌握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求生的方法。2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1)加强风险 教育。根

7、据学生年 龄小、 认识水平低、风险意识差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教育,使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般危险有基本的认识,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如闯红灯的危险后果、实验室不遵守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受骗遭抢的危险等,避免因缺少对危险后果的认识而酿成意外事故。(2)加强 防范救护 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救 护教育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能够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救护手段。这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3)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

8、,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突发事故。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信赖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4)加强对 教职工的安全教育。要 进 一步严明教职工的职业纪律,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意识,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三 )明确任 务,强 化措施,建立安全制度, 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校园伤害事故有时是防不胜防,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校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意外伤害。1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校舍,一旦发现危房,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

9、全。定期检查教学设备,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换,一时不能更换的,明令不准使用。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过期的起不到消防作用的,要尽量更换。第二、安全值班制度。课前、课后、午间、晚间,凡是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看着。值班要有规定、有记录、有检查。第三、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明确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各自的安全责任。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教师体罚学生要接受教育或行政处罚。当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 制,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认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层层落实责任制

10、和责任追究制。第四、切实完善信息上报制、事故报告制、大型活动校外活动审批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以电话、网络或纸质文字方式逐级上报真实情况。组织的校外活动,活动前必须进行周密安排,并按管理权限将详细的请示报告上交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第五、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优化管理,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要制订处置事故工作预案,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应急工作小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2采取安全措施。对一些可能造成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工作

11、和活动要采取安全措施。禁止学生登高擦窗子,以保学生的安全。禁止学生带危险物品到校。治安管制的刀具、弹弓、喷射枪等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玩具不准带到学校来。组织学生参加学生人身意外保险 、学生医 疗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可以让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同时,做好安全隐患的经常性排查和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不仅要看到外显的、直接的,更要善于发现内隐的、间接的。3消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要以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情绪,切实解决“标 准不高、工作不 实” 的问题。着力抓好以工作:(1)加强 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设施,及时更换、维修老化设施。严禁学生点蜡烛照明。要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并保证畅通,特别要注意学生自行车停放,不得堵塞正常通道。(2)加强 学校门卫 的管理。学校门卫 要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更不得擅自进入餐厅、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防止盗窃、投毒等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中小学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