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89637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仇和九届六次会议讲话(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群策群力完成“十一五” 顺时应势谋划“ 十二五” 加快实现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2010 年 1 月 7 日)仇 和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立志争先进位,着力富民强市,全面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对昆明来说,加快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也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这次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

2、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 2009 年工作,研究部署 2010 年工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策群力完成“十一五”,顺时应势谋划“十二五”,加快实现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一、拼搏 2009 结硕果,跨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2009 年,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现代新昆明建设任务特别艰巨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挑战,着力化危为机,持续克难奋进,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扎实推进,跨

3、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00 亿元,增长 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01 亿元,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080 元,分别实际增长 13%和9.7%。立志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形成共识。通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汇聚全市上下智慧,在深化“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目标,并明确了构建城镇、产业、市场、园区、交通、生态、人才和民生保障八大支撑体系的具体要求。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跨越式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昆明现阶段实际,得到了社

4、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形成了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成为凝聚全市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强大动力。着力富民强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实施大投资方略,强化大项目支撑,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 亿元,增长 52%,创历史新高。积极启动和扩大消费,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4 亿元,增长 23%。全神贯注致力工业突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30亿元,增长 9%。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5.8%、10.4%、14.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6.2:45.4:48.

5、4。建设品质春城,城乡面貌日益改善。重视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作用,研究出台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二十不”规定。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城支次道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二环快速系统全线通车,三环闭合、绕城高速稳步推进,“四环十七射”骨干路网逐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首期工程1、2 号线开工建设。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昆明新国际机场、中缅油气管道和炼化基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实施“城中村五年改造工程”,启动改造“城中村”68 个,拆除建(构)筑物 398 万平方米。严格实行“十一个零申报”,整治违法加层和无序建房,拆除临违建筑 271 万平方米。全面开展建绿补绿透绿,主城和呈

6、贡新区新增绿地 1595 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 36.8%和 40.5%。昆明荣获“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宜居绿色生态城市”称号。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制度创新性文件 2407 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完成云变电气、昆明电机、昆明电缆等 68 户企业改革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资 7.28 亿美元,增长 21%;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706 亿元,增长 33.1%。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进出口总额 50 亿美元。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发展软环境持续优化。昆明荣

7、获“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等称号。狠抓滇池治理,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实施以滇池流域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滇池环湖干渠截污和环湖交通实现基础闭合。“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取得突破,退塘、退田 4.15 万亩,退房 49.6 万平方米,退人9476 人,完成环湖生态建设 5 万亩。坚持“河(段)长”负责制,36 条出入滇池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一湖两江”流域“四全”工作取得实效。加快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主城污水日处理能力达 110.5万吨,实现两年翻一番,再生水利用日处理能力达 7.

8、28万吨。植树造林 2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45.05%。重视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目标任务。昆明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分别达 37.1%和54.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突破 3万人,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达 22.9 万人。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参合率达 95.88%,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 90%。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两后双百”工程取得实效,新增就业 1

9、3 万人,再就业 3.4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 4%以内。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房 1.2万套、经济适用房 144 万平方米。扶贫开发、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富有成效。平安昆明、法治昆明、诚信昆明建设深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昆明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建设富有成效。注重常委会自身建设,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公推公选、连续公开差额推荐,公选 60 名年轻干部、40 名经济学博士挂职担任副县级领导。坚持“领导干

10、部培训日”和“每月四课”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开展普通话、计算机和外语“三普”教育,选派 27批 1649 名干部外出接受专题培训。宣传思想工作扎实开展,纪念建国 60 周年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深化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区、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人大、政协工作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统战、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不仅经受住了严峻形势的考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工作

11、的宝贵经验。实践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才能坚定信心、鼓舞士气,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握方向、明确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探索出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新路子;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化危为机、开拓进取,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共建和谐,才能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求真务实、大干苦干,才能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把昆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成绩来

12、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驻昆中央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昆明改革、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比如,经济总量小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三农”工作较为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

13、趋凸显,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滇池治理任重道远;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社会管理基层基础还需夯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和谐社会建设面临新课题;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仍需加强,干部作风有待改进,机关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超前谋划“十二五”,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主动权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今年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之年、承启之年。我们在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同时,必须超前谋划“十二五”,抢抓发展新机遇,实现发展新跨越。 (一)超前谋划“十

14、二五”,必须立志跨越发展。进入“十二五”,意味着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半。上世纪 90 年代,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近年来的综合实力排名却持续下降。一时的落后不可怕,阶段性的位次下滑也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准落后的症结、判明下滑的原因。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发展没有出路、发展慢了同样没有出路。发展之路漫漫,但紧要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本世纪第二个 10 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必将又是一个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竞合格局加速调整、综合实力重新排序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面临着双重压力,肩负着两

15、大任务,既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增强自身实力,又要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培育新的优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增强“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增强“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跨越发展不懈怠,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二)超前谋划“十二五”,必须抢抓历史机遇。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期间,昆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主要表现为“四个更加广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我国沿边开放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昆明对外开放的空间更加广阔。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冲击、发展模式的大调整、体

16、制机制的大变革,我国也将进入新一轮改革攻坚期,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作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昆明改革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受金融危机抑制的国际市场需求将迎来恢复性增长,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全面显现,作为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和社会集聚度“四度”加权最高的省会城市,昆明市场拓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全球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将实施积极的城市群发展战略,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滇中地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 18 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作为滇中区域的核心,昆明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空间更加广阔。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抢抓机遇不放松,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三)超前谋划“十二五”,必须明确目标定位。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必须加快建成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