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8600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压轴练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压轴练习,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1 雨后池上刘攽(b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三闾祠2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 “沅湘流不尽”运用了诗歌写作的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2. 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的写作效果。,1.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江流不尽形象地引出屈子之怨十分深重。,2.用日暮秋风枫树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衬托了幽怨哀伤的情怀,3 望 江 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此词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请简要分析。,答:诗人采用以虚写实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步)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

3、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就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念越深。(第二步)通过这种梦境的虚幻形式,形象鲜明的表达了诗人在梦醒后无限凄凉的处境。(第三步),4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答:比喻、拟人 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4、(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运用

5、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7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题:“别来沧海事” 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言别”的?,【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运用典故的艺术。这里的“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表现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诗中作者没有使用

6、“离别”的字样,而是想想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在深秋时节奔波于重山阻隔的巴陵道上的情景,表现“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跟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8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9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7、案: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10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题:分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名句的语言特色,答:此名句表现出质朴无华而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特色。虽无华丽词藻,全是平淡无奇的语言,但一语“无计”足见愁之多之浓,用计策都无法消除; 用“才、却”两个副词写出愁来之快;一 “上”一“下”更见愁之动感。平实的语言中却极其自然深刻的表达出诗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哀愁。,11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8、,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明手法)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阐运用) 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析效果),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

9、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了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加强了诗人情感的宣泄力。,点明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该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效果,一、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答案要点一)二、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答案要点二)三、解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1、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答案要点三),总结一下答题步骤:,提醒一下,艺术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