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85589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 1 -听游褒禅山记有感学会反思“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这话我信。 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读大学时,老师讲过;当校长后,先后听过几个老师在示范课上讲这篇课文,每次学习、听讲都有收获。听课后,我思考的是文中的哲理。有人说, “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这话我更信。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这篇课文,作者借游山告诫后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深思慎取,严谨的学风,古人为我们树立榜样。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

2、态度,也就是“归因”方法。王安石说,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王安石把

3、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 。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 。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归因方法,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和失败,怎样的归因才有意义?一般归因可以是任务的难度,可以是客观的条件,可以是个人的能力,可以是努力的情况(四归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归因到任务的难度,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电影里“国军”打了败仗,将领对蒋介石说, “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他们的错误是把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失去自信。归因到客观条件,不是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改变客观较难,产生“等靠要”的心理,而改变自己容易做到。归因到个人能力,往往产生悲观情绪,觉得自己不行,因为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提高的。只有归因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是积极的。因为努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努力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