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8013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预案编号:SBD CZ/RS3索 引 号:WDJZ5版 本 号:201006A发布日期 :2010.10.20天津市送变电工程公司建筑第五项目部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批准页实施要求:批准人:批准日期:一、危险性分析(1)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 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预防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2)存在的危险因素有:A、工 具 零 件 、砖 瓦 、木 块 等 物 从 高 处 掉 落 伤 人 B、人 为 乱 扔 废 物 、杂 物

2、 伤 人C、起 重 吊 装 物 品 掉 落 伤 人 D、设 备 带 病 运 转 伤 人 E、设 备 运 转 中 违 章 操 作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1)组织机构:组 长: 赵承琪 15900362871副组长: 李卫东 13821675236负责人: 马云飞 13702182974王 宁 13920611085李学军 13011374763邓树安 13002253903李宝忠 13821608909左庆才 13821881126张士权 13820139363于 浩 13702031175吴建立 13001353396 唐晓华 13312133159(2)应急小组职责:A、组长 ,副组长职责:

3、全面 负责应急小组领导 工作;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成员进行救援;向公司领导、工程部、公司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B、组员职责:积极协助 组长,副 组长工作,服从安排,并做好本职工作。三、应急处置(1)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后,事故单位在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时,立即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方案。(2)情况严重,需要地方人民政府救助的,必须请求应急救援。(3)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规定向公司通报事件情况。(4)第一时间拨打 120,向救助中心阐述事故发生地点及伤员状况。四、注意事项(1)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器具前,应先

4、检查器具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过期、失效情况。使用 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佩戴。(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时,应了解器材上的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安全教育培训时所规定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操作。(3)事故发生后,应服从领导小组的指挥,在事故现场布置警戒线,无关人 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4)现场自救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教育培训时所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救。在不确定救助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不得向伤员实施救助,在确保受伤人员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情况下,等待救援人员到来。(5)在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6)救援结束后,应清理事故现场并立即进行排查,确保再无事故隐患

5、。(7)救援过程中,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在遇到火灾,有毒气体的情况下,救援人员要站在上风口。五、培训和演练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及紧急救护方法的培训。加强员工“安规 ”的学习,提高执行“二中作业票”工作的 认识,从思想种 认识到伤亡事故 带来的危害。每年 组织进行一次事故应急培训,并进行一次应急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培训。项目部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伤亡事故的应急演练,员工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 对 演练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演练报告。对演练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六、过程信息(1)编制人员名单:邓树安 唐晓华 马云飞 左庆才(2)本预案于 2010 年 10 月 12 日在建筑第五项目部经理办公室由赵承琪进行审批。(3)评审结论:本预案结合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的指导现场人员实施救援,内容充实,符合公司要求。七、其它现场处置方案应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并认真阅读学习,事故发生时,要 严格按照预案实施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