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准同生与埋藏溶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7608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准同生与埋藏溶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准同生与埋藏溶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准同生与埋藏溶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准同生与埋藏溶蚀关于这两者的区别,在 Moore 的碳酸盐成岩作用的书中有所论述,一般情况下,由于准同生期碳酸盐矿物以准稳定或者不稳定的矿物为主,因此溶蚀作用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构选择性,比如倾向于颗粒的溶解;而埋藏条件下矿物已经稳定化,以方解石为主,所以溶蚀多表现为结构的非选择性。当然,现在对于这种标准可能存在新的质疑,比如在海底淡水作用不能达到的部位存在选择性的溶蚀作用。因此,判别两者的区别除了成岩结构上的区别外,其它辅助证据比如地化特征表现等很重要.对于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的区分需要结合岩心、薄片、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 关于溶蚀作用的类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由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溶蚀流体的性质

2、可以分为大气淡水溶蚀、有机酸溶蚀、深部热液溶蚀等;按照溶蚀发生的时间则可分为准同生期溶蚀、表生期溶蚀和埋藏期溶蚀;关于楼主所说的与成岩阶段挂钩,应该按照溶蚀发生的时间来研究比较合适。通常准同生阶段发生的溶蚀作用往往具有组构选择性,如铸模孔、粒内、粒间溶孔很可能是早期溶蚀作用造成的,这时的矿物还未完全新生变形为稳定的方解石,大多数为文石和高镁方解石,这两类矿物在大气水中不饱和,易发生溶蚀;表生期的溶蚀作用,通常称为 karst 作用或是岩溶作用,这个时期的溶蚀作用一般是非选择性的,通常会形成大型的洞穴或溶洞,如我国的桂林山水,就是典型的现代岩溶特征。我们石油勘探中更加重视古岩溶,因为这些岩溶作用

3、可形成很可观的储集空间,对于我国北方那些时代较老的碳酸盐岩勘探中尤为重要。这类溶蚀作用一定要和区域地质背景相结合,看看这些溶蚀顶面是否有大型不整合面;在薄片下常见一些非选择性的溶蚀孔洞,常伴随泥质或结晶方解石充填溶孔、溶洞或裂缝;岩心上观察更为直观;但是并不是说非选择性的溶蚀孔洞就一定是表生岩溶作用阶段形成的,还要配合相应的地化数据;关于埋藏阶段的溶蚀作用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关于埋藏阶段溶蚀的流体性质有较多争议,到底是有机酸还是热液或是其他流体一直没有一个定论,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也不一样,因此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目前我们看到的是溶蚀作用过后留下的现象,但是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构造背景还是可以大体推断出是否为埋藏期的溶蚀作用、是哪种流体造成的溶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