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87528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三篇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三篇下面是我们 114 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三篇,请大家参阅!(篇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防都是无比重要的。如果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生命就没有了保障。这些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忠告。是无数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忠告。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无能的清政府被外国列强们打败后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从我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我国就开始了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移民地社会。从那时开始,我国的土地就开始减少,184

2、0 年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中的一条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 年中俄两国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以北外向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共割占领土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千米;1860 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再内的领土。共割占领土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千米。1860 年、1864 年,中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 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割占领土面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四十四万多平方千米。19 世纪 80 年代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西北部,共割占领土面积七万多平方千米。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的一段时期,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以前的事情我们已经改变不了了,我们现在做的只是保护好我国的 960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我们的祖国又重新站立起来了!看,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幸福!上课时,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缠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散步。你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的美丽!一幢幢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小树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现在的一切都于先辈们抛头额、洒热血,于先辈们的汗水和鲜血。作为学生,

4、我们应该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做为中国人,要记住三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空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篇二)唐宋时期的辉煌历程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那个时代用开明,自信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国度,中华民族享誉海外,多少人慕名朝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安逸的日子吞噬警觉,当人们懈怠之时,灾祸也悄然而至。清朝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利用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知清醒,使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方。到了清末,情况愈加严重,两

5、次鸦片战争,使我国成为英国的鸦片倾销地,我国也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人被西方国家一次次地冠以“东亚病夫”之称。在人心溃散之际,出现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武术家,他武艺出众,执仗正义,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的强烈愿望,用自己的坚强和意志,给了西方国家一记重拳,挫败英洋力士,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无限荣光。令国人扬眉吐气,不再被永远地扣上“东亚病夫”这屈辱的称号。他用自己的青春,用他短暂的一生来书抒写出他的中国梦,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国家的未来,他霍元甲。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真汉子。1979 年是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第一年,全国都在为改革开放而高速运转,世界在发展,中国在腾飞,在飞跃的这一年,我

6、们幸运得拥有了他,时年 22 岁的他用手握住的不是笔,而是他的一个中国梦,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他对准靶心,将每一次射击都落到实处。在第 23 届奥运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上,27 岁的他射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金牌,也彻彻底底地射掉了压弯了中华民族脊梁的“东亚病夫”这座大山。许海峰,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永不言败的豪情,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用他的豪情壮志为后人展现出一生的中国梦。有许多人如他们一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但也许在他们人生的最初,他们没有豪情壮志,没有侠肝义胆,有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他们为了梦想而不断坚持、努力,

7、最终将自己推上人生的制高点,并成就国家大爱。曾将,我不明白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梦想,得过且过是我的人生信条,我一度肆意地挥霍着我的青春,我不懂青春有多么珍贵。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虽成长,但却发现与青春却渐行渐远看着周边的朋友用青春为梦想而奋斗,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长大,为了心中的目标燃烧青春的那一刻我惊醒了,我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些年到底错失了什么!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中国梦,但却不知我的梦在哪里直到那一天,在翻阅少年中国说时,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8、国雄于地球。那一刻,我的青春开始沸腾,我的生命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始燃烧,我找到了要为之而奋斗的那个梦!我想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做些什么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 “少年”对于有一个国家来说是中坚基石,他们是承载了国家希望的力量,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发展严重不平衡,有许多地区的孩子因经济落后,看不到未来,看不见希望,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渴望着阳光,他们对生活仍充满着无限美好的期许,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看着这样的他们,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想用我的一生为他们的期许而努力,我无法许他们一个未来,但我想守住他们心中的那抹阳光。

9、我是一个普通人,我的力量微薄,我能做的只有转发一张张他们饱含泪花期盼的容颜,为他们募捐一些微薄的钱财,我还不够强大,但我会以我最诚挚的心,尽我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未来,我会努力让自己更加强大,守住他们最后的希望。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诗,青春是一篇朴素自然的词,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抒写出一个个华彩绚丽的中国梦,有多少人用自己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搭台,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用青春铸就中国梦,用小梦成就国家的未来。我的青春,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

10、的中国梦。(篇三)中国,那么大,那么美,作为炎黄子孙,提起中国,我们的心里总能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中国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百姓逐渐踏上了小康社会。这一切的一切,作为 90 后,我们都有幸看到。可是,在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东西,在不自觉的发生变化。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大人们就告诉自己,记得好好学习,以后找一个好工作,你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从小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学习就是为了好工作。但是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我慢慢在质疑自己。为什么这些知识会成为金钱的化身。我曾看了一条新闻,北美的孩子们假期基本没有作业,老师更注重的是孩子们业余生活,作业大多是家务或者打工,让学生体验到学

11、习之外的生活。可是这种学习理念在中国却难以实现,我想,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这种假期。中国现在的教育被易中天这样评论:目标是“望子成龙” ,标准是“成王败寇” ,方法是“死记硬背” ,手段是“不断施压” ,还美曰其名:“压力即是动力” 。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也许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种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是不够成功的,尤其是现代的教育。想上学的没学上,想混日子的确虚度光阴,连幼儿园这样天真的时期都有了升小考试。每个人都从小在被“教育” 。我看着身边的同学机械的学着,听着

12、老师对自己的教诲,每一次考试完了之后的班会,总是为了下一次考试,我开始问自己,我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每一场考试么?是为了每一次升学么?那么,为什么还要学这么多,只告诉我,怎么考试不来得更快?有时会想,是不是我们的老师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也曾愤愤不平,想来肯定会有,愤懑中国的教育,长大却从事曾经憎恨的教育,这又是为何?每个人都要生存,有的是热爱,有的是无奈,我们不能归罪与谁,可是谁又是罪魁祸首?大家都是想奋斗这些年,考上好大学,进入人生的快车道。可是最重要的,人自身的道德教育和对知识本身的追求逐渐被遗忘。我在想,多年以后的中国,是否能改变这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我只想,多年以后的中国学子,不再是学习的机器,忘了学习的意义。我的美丽中国梦,我在等待,它的实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