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3弦振动实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864230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2.3弦振动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2.3弦振动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2.3弦振动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2.3弦振动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2.3弦振动实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基础实验 25实验 2.3 弦振动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均匀弦振动的传播规律,观察行波与反射波互相干涉形成的驻波。2测量弦上横波的传播速度。3通过驻波测量,求出弦线的线密度。【实验仪器】固定弦振动实验仪、磁钢、砝码、弦线(细铜丝) 、滑轮及托架和滑块劈尖。【实验原理及仪器】设 有 一 均 匀 弦 线 , 一 端 由 劈 尖 A 支 撑 , 另 一 端 由 劈 尖 B 支 撑 。 轻 轻 扰 动 均 匀 弦 线 , 引 起弦 线 上 质 点 的 振 动 , 于 是 振 动 就 由 A 端 沿 弦 线 向 B 端 传 播 , 形 成 的 波 称 为 入 射 波 ; 传 到 支 点B 后

2、 发 生 反 射 , 弦 线 中 产 生 由 B 端 沿 弦 线 向 A 端 传 播 的 波 , 称 为 反 射 波 。 入 射 波 与 反 射 波 在同 一 条 弦 线 上 沿 相 反 方 向 传 播 时 将 互 相 干 涉 , 移 动 劈 尖 B 到 适 当 位 置 , 弦 线 上 的 波 就 形 成 驻波 。 这 时 , 弦 线 上 的 波 就 被 分 成 几 段 且 每 段 波 两 端 的 点 始 终 静 止 不 动 , 而 中 间 的 点 振 幅 最 大 。我 们 把 这 些 始 终 静 止 的 点 就 称 为 波 节 , 振 幅 最 大的 点 就 称 为 波 腹 。 驻 波 的 形

3、 成 如 图 2-9 所 示 。设图 2-9 中的两列波是沿 X 轴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相等、频率相同的简谐波。向右传播的用细实线表示,向左传播的用细虚线表示,它们的合成驻波用粗实线表示。由图 2-9 可见,两个波腹间的距离都是等于半个波长,这可从波动方程推导出来。下面用简谐振动的表达式对驻波进行定量描述。设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为入射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为反射波,取它们振动相位始终相同的点作坐标原点,且在 X=0 处,振动质点向上达最大位移时开始计时,则它们的波动方程为 12cosYAftX式中,A 为简谐波的振幅,f 为频率, 为波长,X 为弦线上质点的坐标位置。两波叠加后的合成波

4、为驻波,其方程为(2-16)12coss2YAft由此可见,入射波与反射波合成后,弦上各点都在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图 2-9 驻波的形成大学物理实验 926为 ,即驻波的振幅与时间 t 无关,只与质点的位置 X 有关。2cosXA由于波节处振幅为零,即 cos20X1(,123)KL可得波节的位置为(2-17)2(0,)4X而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为(2-18)12KX又因为波腹处的质点振幅为最大,即 cos12(0,3)L可得其位置为(2-19)(,12)42XKK这样相邻的波腹间的距离也是半个波长。因此,在驻波实验中,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节或相邻两波腹间的距离,就能确定该波的波长。在

5、实验中,由于固定弦的两端是由劈尖支撑的,故两端点一定是波节,所以,只有当弦线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 L(弦长)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才能形成驻波,这就是均匀弦振动产生驻波的条件,其数学表达式为 (123)nL,由此可得沿弦线传播的横波波长为(2-20)(),式中,n 为弦线上驻波的段数,即半波数。根据波动理论,弦线中横波的传播速度为(2-21)TV式 中 , T 为 弦 线 中 的 张 力 ( T=mg, m 为 砝 码 质 量 , g 为 重 力 加 速 度 值 ) , 为 弦 线 的 线 密度 。根据波速、频率及波长的关系式 ,将式(2-20)代入可得:f(2-22)2LVn再由式(2-2

6、1)和式(2-22)可得:第 2 章 基础实验 27(2-23)(123)TnfL, ,由式(2-23)可知,当给定 T、 、L 时,频率 f 只有满足该式才能在弦线上形成驻波。同理,当用外力(如通过金属弦线上的交变电流在磁场中受到交变安培力的作用)去驱动弦线振动时,外力的频率必须与这个频率一致,才会促使弦振动的传播形成驻波。【实验内容及步骤】测定弦的线密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选 取 一 个 固 定 的 弦 长 L, 张 力 T 由 砝 码 的 质 量 可 以 求 得 , 调 节 激 振 频 率 f, 使弦 上 依 次 出 现 段 驻 波 波 腹 , 并 记 录 AB 间 距 离

7、L, 由 式 ( 2-23) 算 出 , 并 求123n, 的 平 均 值 。(2)在频率一定的条件下,取一固定弦长,改变张力的大小,测量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Vf。由式(2-21)求得 。(3)在张力 T 和频率 f 一定的条件下,改变 L,使弦上出现 个驻波波腹。记123nL,录相应的 f、 n、L ,由式(2-22 )计算出弦上的横波速度的测量值 VT,从而求得 值。【注意事项】1改变挂在弦线一端的砝码后,要使砝码稳定后再测量。2在移动劈尖调整驻波时,磁铁应在两劈尖之间,且不能处于波节位置,要等波形稳定后,再记录数据。【数据处理】根据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自行设计表格,求出波速和弦线的线密度。【思考题】1弦振动的固有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2为什么要测 n 个波形的长度而不测一个波形的长度?3波节处质点振幅为零,是否是静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