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活动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863321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基”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双基”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双基”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双基”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双基”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基”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基”活动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峰区交通局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强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双基” (基层 、基础)建设,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省、市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和应急“ 双基 ”建 设活动实 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 的方 针,围绕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目标,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抓手,构建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装备精良、监管有力、运转高效、反应快捷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运输保障。二、

2、活动目标从 2011 年开始,用 3 年时间开展“双基” 建设活动,实现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六化” 目标,即:法 规体系有效化,体制机制合理化,队伍素质专业化,安全生产责任“九个强化” ,科技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突出问题解决方案科学化,有效保障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为宁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安全发展环境。三、工作内容 (一)积极提升规范化水平和预案的质量加强法制和预案体系建设是“双基” 建设的基础内容,是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根本前提。为尽快完善和修订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及预案,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 2011 年上半年,编制工作计划,对已制定的安全

3、生产和应急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计划应列明废止原因或修订理由,并确定修订时间及责任人。争取 10月前全面实施修订工作。二是从 2011 年到 2013 年,重点清理各单位安全生产和监管过程中的技术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要求、岗位职责、奖惩考核等制度,并积极推动上述制度的电子化,实现应急指挥协调依据的智能化。三是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区公路局、区运管所、局工程股、局路政股要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严格落实标准规范,细化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要坚持源头治本的原则,重点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区公路局、局工程股、局路政股要重点配合上级加快制定与完善公路、桥梁等风险评估、安全

4、维护和检测技术规程。四是完善预案体系。交通主管部门要全面建立交通运输应急综合预案,以及公路、内河水上、道路运输、交通建设、城市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分预案,并汇编成册。区公路局、区运管所应在省、市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重点完善各领域内专业化预案的可行性,细化操作规程,明确量化标准,全面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积极指导所辖单位(企业)的专项分预案的制定工作。并积极组织健全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网络,增加应急设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二)加大力度理顺体制机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是“双基” 建设的关 键内容,是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网络系统。依托交通运输

5、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初步实现省、市、区三级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智能化、常态化管理。到 2013 年 1 月前,信息平台应具备下列数据资源:系统各单位安全生产和应急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及联系方式。数据资源中还应备注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奖惩情况,管理人员应附注专业特长、应急管理培训教育情况。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强化责任督查,继续强化“一岗双责 ”规定,落实“九个强化”工作,参照道路运输安全“六个严查 ”和“打非治违”的具体要求,加 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考核落实,并和安全生产达标单位考核相结合,加大奖惩力度。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二次全面督查活动。鼓励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和激励、约束

6、机制建设,对交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先进企业进行大力宣传和奖励。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及军队、武警等单位的协作,建立信息沟通协调和共享机制。四是建立智能化系统。在省厅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实现省、市、区三级安全与应急管理智能管理制度,实现信息报告和统计电子化,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涵盖组织架构、责任人联系方式、风险源、隐患排查与治理、重要安全生产和应急设施设备(含运输工具、装备、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及专兼队伍情况等,并实现上述数据的电子化更新及备案。实行应急预案电子化管理,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信息即时报告,处置方案电子化通知和提示功能。五是建立安

7、全生产和应急工作评估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评估,科学设定评估指标。区运管所应对从事客运(含旅游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运输)和一类危险品运输的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进行年度化全面评估;对从事一类以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其他企业各管理部门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并将评估情况作为强化监管和服务质量诚信、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要力争通过 3 年集中建设,使我区安全管理与应急队伍专业化水平实现新跨越。一是继续推进落实队伍培训计划。各个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领导以及业务骨干人员每年必须轮训一次,其他从事安全生产和应

8、急的工作人员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系统培训,每次轮训和系统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36 学时。各单位应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未经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不得上岗。二是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制定专业人员培养计划,加强公路养护、大型专业机械操作、抢通抢险、危险源检测分析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区运管所应在省运管局、市运管处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开展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城市公交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局工程股应重点抓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并督促项目各参建单位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的结构,重点培养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

9、人员、监理工程师等,特别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技能。三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贯彻落实部关于加强基层交通运输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应急发2011 165 号)的精神,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统筹规 划、规模适度、平急结合、专兼结合、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 则,加 强专业应急队伍与兼职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交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区公路局、区运管所、局机关应建立应急队伍数据库,到 2012 年底前,全面实现专兼职队伍实名制、动态更新管理。(四)重视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是“双基” 建 设的内

10、在需求,是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必要手段。一是配合省厅建设省级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双基” 建设活动阶 段初步建成由省中心、公路、水路等分中心平台组成的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省市区三级联网的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开展各级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全面部署移动应急通信指挥车等装备,实现应急现场与指挥中心实时通讯、灾害、路况、重点区域监控视频等资源整合和展示,提供监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协同调度等功能,为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安全监管、突发事件的分级处置和全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交通应急反应和防灾减灾能力。积极与省系统对接。二是配合省厅建设三大专业化及重点监测监控系统。1、公路交通

11、量信息平台及自动观测站建设。配合省厅完成境内省道交通情况调查自动观测站点及配套系统的建设,实现省道采集的动态基本交通数据分级集中管理。2、桥隧健康检测。建立桥梁隧道监测和维修数据库,应用现代传感、通信技术,开发包含结构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监测、设备监测和桥梁隧道养护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监测系统,实现桥梁隧道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测,桥梁隧道设计、管理部门提供维修方案和限行措施辅助制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延长桥梁隧道的使用寿命,为后期桥梁隧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3、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积极配合全面推广全省交通安全视频系统的推广应用,建设监控子平台,实现一、二级道路客运站、货运枢纽站重

12、点区域、重点桥梁、隧道、路段、施工工地等重点目标实时监控。继续完善客车、危货维修车间安全监控系统,发挥汽车综合技术性能检测中心和“二保 ”竣工检测系统的技 术检测设备的作用,发挥客运站安全危检仪的作用,全面提升交通安全科技监管水平。(五)大力推进设施设备现代化建设。设施设备建设是“双基 ”建设的基础内容,是做好安全生 产和应急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在省厅、市级指导下,建立区级应急指导机构;二是继续加大公路、站场等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快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加强站场的安全和保安设施建设,完善事故频发危险路段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必要的隔离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充分利用公路养护施工企业的装备设

13、施资源,结合交通战备物资储备系统,积极配合省厅推进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和水上应急中心建设。四是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器材的配置,为专门从事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部门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监督检测设备、事故调查取证与分析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区公路局要在省市指导下制定2011-2014 年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管理重点设备配置计划,重点加强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事故生命探测、救援设备、个体防护等关键技术装备、专用抢险装备器材配置。(六)细化措施促进主体责任落实各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和应急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安全生

14、产事故隐患,保障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员工教育培训。要筑牢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解决好安全与发展、生产和利益的关系,严禁“三违” 现象发生,切 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重点加强对客运企业、货运企业、汽车客运站、货运站(场)和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六个 严查” (即:严查运输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严查驾驶员聘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严查车辆技术状况是否良好、严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严查卫星定位系统使用管理情况、严查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理情况)。要积极谋划加大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力度,重点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夯实安全保障基础,提高安全服务能力,全面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

15、深化“一岗双责”规定,落实“九个强 化” 工作。一是强化交通运 输行业安全生产“一把手”责任的落实,每年至少 2 次亲自部署安全工作;明确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分工,支持分管领导抓好安全工作;细化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岗、落实到责任人;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切实要负起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二是强化交通运输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顿机制;跟踪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指

16、导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督促企业开展创建“平安企业 ”和“平安工地”活动;了解本 辖区交通运输企业基本生产状况和企业内部基本情况。三是强化交通运输行业“一个规范二个规定”的执行。四是强化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的落实。五是强化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装备的落实。不断扩大运输企业安装使用 GPS 卫星定位安全服 务系统车载终端的覆盖面。六是强化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要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列入本单位财务预算,确保宣传培训教育以及奖励经费落实;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公路“安保工程 ”实施、危桥改造和危 险路段整治资金投入。七是要强化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的落实,兑现奖励和处罚;追究事故责任人责任。八是强化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机制的落实,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一种以上(含)的应急预案演练。九是强化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实,重点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训和重点岗位人才培训。(七)强化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一是强化危险品运输治理。依托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