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86160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江山市小学数学课题组二 00 七年十月江山市 2007年重点规划课题1目 录第一部分 结题主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 题 报 告 (略 )3第二部分 相关附件(获奖论文证书)1、对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思 考 (江 山 市 一 等 奖 )152、从 实 践 中 来 ,到 实 践 中 去 小 学 数 学 “知 用 结 合 ”教 学 策 略 探 索 (江山市二等奖)163、小 学 数 学 “研 究 性 学 习 ”策 略 初 探 (江山市三等奖)174、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模式初探(江山市三等奖)182第 一 部 分3小学数学课堂教

2、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 题 报 告江山市 小学数学 课题组组 长:略 主 执 笔 :略一、课题提出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的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很好的运用教学新策略,致使目前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 课堂教学中, 为了提问 而提问, 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

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 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 实现课堂教学策略最优化。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 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 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

4、,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 质疑的需要与可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 发挥其指导意义。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 需要教 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 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 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3、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

5、因和根本动力是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即儿童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技能,既依赖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依赖 于学生能否产生生动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4不是简单地“ 授予” 或“移植”,而应是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和形成个性。三、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 师自觉 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 质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 课堂提问、

6、合作学 习、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肯钻研、善思考、勤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 进而推 动我校教改的深入开展,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四、研究内容与方法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的变化:以往的教师“ 满堂灌 ”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探索” ,新的 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

7、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反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 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生 动具体的情景中学 习数学” 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进 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1、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情境的兴趣指向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 创设情境的过程中

8、,要充分考虑学习 者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年龄、心理 发展的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求知欲的情景。案例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入情景创设:1、出示图片:2、师:小狗和小兔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他 们绕上图中两个不同的场地同时出发,错误!未定义书签。5最后两人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线。小猪裁判也说不出谁最先冲过了终点,就判定两人并列第一名。可是小狗和小兔都认为虽然同时到达终点,但自己跑的路程要远些,自己才是第一名,于是他们就争吵了起来。这可让小猪裁判为难了。同学 们,你能帮帮小猪裁判吗? 案例 2圆的周 长导入情景创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 1:听过。生 2:都不知道听过

9、多少次了,还讲这个故事。 (悄悄地)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这一次比赛是在一个圆形的场地跑进行的(引出圆的周长)。 (虽 然教师讲的有声有色,学生却没有多大的兴趣,整堂 课效果不佳。 )分析:合理、适度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 1是三年级的教材,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动物赛跑的情景,富有童趣,比 较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高,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小狗和小兔吵架的原因正是本节课要探索的问题。可 案例 2中“ 童话情境 ”却为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幻想吗?我认为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

10、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 认识到: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 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之类的情境,而高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性,探究性的情境。思考:小学生由于 认知发展、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的确需要生动、有趣的情境。但“生动、有趣” 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符合他们的“胃口” ,能否激发学习的欲望,有效促进学生 “快乐、有效 ”的学习。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 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2、情境创设要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生活实际中选取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例或模拟情境,能使

11、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激发学习 的兴趣。案例 3在一次教研活 动中,有位教师在教完“圆、角、分的认识”之后,创设了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让 学生扮演售货员、 顾客, 进行小物品的买卖。分析:在教学中,该教师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我想,通过该活动,能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思考:有时,学生由于经历有限,缺少某些生活的经验,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6这时,教师就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及时进行补充,以亲历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以回归生活应用为着陆点,这样的数学情境才能有效

12、的促进学生学习、发展。3、情境创设要力求真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案例 4有位年 轻老师。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师:大家想去春游吗?生: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师: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只同意我们在江郎山、仙霞关、浮盖山、月亮湖四个景点作一选择。老 师考虑了一下,决定选择游客最少的一处 作为我们春游的景点。我想 请同学们帮忙完成这项工作。接着,老师出示了各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 让学生计算各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学 习积极性很高,也取得了较好的学校效果。但在下

13、课之后,当学生知道刚才老师说的都不是真的,大家都表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案例 5同样 也是“ 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某教师在本节课的前一周有意的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歌咏比赛。在教学中,他创设 了这样的情境:上周歌咏比赛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请同学们 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出示:组 别 评委 1 评委 2 评委 3 评委 4第一组 96 94 97 94第二组 95 96 96 92第三组 94 95 97 94第四组 96 94 96 93分析:情境4编造了学生比 较感兴趣的情境春游,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设计意图分析,是好的。但这

14、毕竟是一个“ 假情境” ,可以想象,以后学生面对这种人为编造的“假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是不可充满激情的。而在情境5中,教师创设的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过的生活情境,他 们一定急于知道比赛结果,这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思考: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 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 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 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7(二) 、

15、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 问代讲形成满 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索。1、问题要少而精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市一位教育局局长在随堂听课中,细心地记录了任课教师在一堂课中提问的数学,课后统计居然达到了 120 个之多!还有一本书上也有类是的介绍:一次随机课堂调查中,一位教师在课堂某一时间段短短 5 分钟时间里,居然随口问了 38

16、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作了 38 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何价值?答案不用多讲。案例 6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 2?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三角形的底、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又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 2?分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提问,所能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更能激 发学生的思维,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