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预习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6147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育学预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学]教育学预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学预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学预习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本质人类的“教育”是人类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一种具体、实在的活动。教育的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民族性、阶级性是在教育本质基础上对“什么是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的产生生物起源说,没有依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起源说,否定了教育的有意识、有目的性,也是错误的。劳动起源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的词源从教育的词源看,我国主要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定义教育,强调“以才为本” ,而欧美一些国家主要从个体的角度,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历史发展农业社会的教育1, 古代学校

2、的出现和发展(方面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政治、道德的教化,教学方法强调机械灌输、呆读死记,强调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体罚,教学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为主)2, 教育阶级性和等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工业社会的教育1,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3, 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4, 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社会的教育1,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3, 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 教育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发现教育学从古至今在任何国家都有很大的意义,它的改革与进步是适应社会需求与现状的。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我们都把教育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即使发展过程不同,理念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发展而培育人才或者是为了下一代能够更好的在世界上生存下去,为此不仅要学习祖先留下的技术更要开发自己的智慧。感悟教育的发展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来共同研究的。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研究中国国民幸福,建设教育精神家园是人类永恒的课题。问题如果我国也从个体的角度去理解定义教育,那么我国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将会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